"大尧登宝位":大尧登上天子宝位,
"麟凤焕宸居":麒麟凤凰在宫廷焕发光彩。
"海曲沾恩泽":海角僻远之地也沾得恩泽,
"还生比目鱼":还生出了比目鱼。
"生值揖逊历":我生在推崇禅让制的时代,
"长歌东南春":在东南的春光里放声高歌。
"钓鳌年三十":我三十岁时以钓鳌自比,
"未见天子巡":却未见到天子巡游的盛世景象。
"轩辕承化日":轩辕黄帝承继教化之时,
"群凤戏池台":群凤在池台间嬉戏。
"大朴衰丧后":质朴淳厚之风衰微后,
"仲尼生不来":孔子这样的圣贤不再降生。
"大道归孟门":大道归向险隘的孟门山,
"萧兰日争长":香草与恶草日日竞相生长。
"想得巢居时":遥想上古时期人们巢居在树上的时代,
"碧江应无浪":碧绿江面上应无波涛纷争。
"矻矻蓬舍下":在简陋的草舍下勤苦劳作,
"慕君麒麟阁":心中羡慕他人登上麒麟阁建功立业。
"笑杀王子乔":可笑那王子乔,
"寥天乘白鹤":空自乘着白鹤遨游于辽阔天际。
"杳杳巫峡云":巫峡的云影杳远缥缈,
"悠悠汉江水":汉江的水流悠长不息。
"愁杀几少年":这地方让多少少年愁断肠啊,
"春风相忆地":这里曾是春风中彼此相忆的地方。
"吴洲采芳客":吴洲采花的旅人,
"桂棹木兰船":乘坐的是用桂木做桨、木兰做船的华美船只。
"日晚欲有寄":天色将晚想要寄托情思,
"裴回春风前":却在春风前徘徊不定。
"仙家风景晏":仙家的岁月安宁长久,
"浮世年华速":尘世年华却如闪电般飞逝。
"邂逅汉武时":假设我能与汉武帝相遇,
"蟠桃海东熟":东海的蟠桃恰好成熟。
"南国珊瑚树":南国的珊瑚树挺拔美观,
"好裁天马鞭":适合裁作天马的马鞭。
"鱼龙不解语":鱼龙不能言语,
"海曲空蝉娟":珊瑚树徒然在海滨美丽动人。
"周穆恣游幸":周穆王肆意巡游天下,
"横天驱八龙":驱策八龙横越天际。
"宁知泰山下":岂知泰山之下,
"日日望登封":百姓日日盼望着帝王登封。
"秦国饶罗网":秦国布满罗网般的严刑峻法,
# 饶:多。
"中原绝麟凤":中原见不到麒麟凤凰般的贤才。
# 麟凤:人才。
"万乘巡海回":秦始皇巡游四海归来,
# 万乘:皇帝的车架,亦指皇帝。
"鲍鱼空相送":唯有鲍鱼的腐臭相伴。
"秦家无庙略":秦朝缺乏安邦定国的谋略,
# 庙略:朝廷对国家大事的谋略。
"遮虏续长城":靠修筑长城来阻挡胡虏。
"万姓陇头死":万千百姓死于边塞陇头,
"中原荆棘生":中原大地荆棘丛生。
"秦作东海桥":秦始皇为了求仙在东海造桥,
"中州鬼辛苦":中州百姓如鬼般辛苦服役。
# 州:一作原。
"纵得跨蓬莱":纵然能够跨越蓬莱仙岛,
"群仙亦飞去":群仙也将纷纷逃离。
"隋炀弃中国":隋炀帝舍弃中原,
"龙舟巡海涯":乘龙舟巡游天涯。
"春风广陵苑":春风吹拂着广陵宫苑,
"不见秦宫花":再不见秦宫的繁花。
"范子相句践":范蠡辅佐勾践,
"灭吴成大勋":灭掉吴国成就大功。
"虽然五湖去":虽功成身退泛游五湖,
"终愧磻溪云":但终究还是比不上在磻溪隐居的姜子牙。
"麟凤识翔蛰":麒麟凤凰知晓何时飞翔蛰伏,
"圣贤明卷舒":圣贤能明察进退之道。
"哀哉嵇叔夜":可悲啊嵇叔夜,
"智不及鶢鶋":智慧竟不及水鸟鶢鶋。
"战地三尺骨":战场上积骨三尺,
"将军一身贵":而将军却一身显贵。
"自古若吊冤":自古以来若要凭吊冤魂,
"落花少于泪":飘落的花瓣还不及泪水繁多。
"楚国千里旱":楚国千里大旱,
"土龙日已多":求雨的土龙日益增多。
"九谷竟枯死":各种谷物都枯死了,
"好云闲嵯峨":吉祥的云朵却悠闲地高耸着。
"汉家三殿色":汉家宫殿色彩辉煌,
"恩泽若飘风":皇恩却如飘风般易逝。
"今日黄金屋":今日住在黄金屋中受宠,
"明朝长信宫":明日便可能幽居长信冷宫。
"南园杏花发":南园的杏花绽放,
"北渚梅花落":北渚的梅花飘落。
"吴女妒西施":吴地女子嫉妒西施,
"容华日消铄":青春容貌日渐消损。
"山鸡理毛羽":山鸡梳理羽毛,
"自言胜乌鸢":自认为比乌鸦和老鹰还要漂亮。
"一朝逢鸑鷟":一朝遇见神鸟鸑鷟,
"羞死南海边":羞愧而死在南海边。
"秦家卷衣贵":秦朝有个人因为给帝王卷衣服而得宠显贵,
"本是倡家子":他原本不过是倡家子弟。
"金殿一承恩":一旦在金殿蒙受恩宠,
"貂蝉满乡里":家族乡里的人都获得了高官厚禄。
"魏宫薛家女":魏宫的薛家女,
"秀色倾三殿":美貌让三殿的人都为之倾倒。
"武帝鼎湖归":魏武帝去世后,
"一身似秋扇":她如秋扇般被弃置。
"婵娟越机里":越地女子在织机旁,
"织得双栖凤":织出双栖凤凰的纹样。
"慰此殊世花":为慰藉这绝世的孤花,
"金梭忽停弄":金梭忽然停住。
"学古三十载":研习古学三十载,
"犹依白云居":仍栖居在白云深处。
"每览班超传":每当读起班超传,
"令人慵读书":就让人厌倦了读书。
"雄剑久濩落":雄剑长久以来都被埋没,
"夜吟秋风起":夜吟时秋风骤起。
"不是懒为龙":并非懒得化为神龙,
"此非延平水":只是此处非延平津。
"朝为杨柳色":早晨还是杨柳的翠绿之色,
"暮作芙蓉好":傍晚就变成了芙蓉的娇艳之美。
"春风若有情":春风若有真情,
"江山相逐老":愿与江山一同老去。
"景龙临太极":景龙年间临御太极殿,
"五凤当庭舞":五只凤凰在庭院中飞舞。
"谁信壁间梭":谁能相信壁间木梭,
"升天作云雨":竟能升天化作云雨。
"曾梦诸侯笑":曾梦见诸侯哄笑,
"康囚议脱枷":又好像看到箕子被囚禁时商议着脱去枷锁。
"千根池底藕":池底有上千根莲藕,
"一朵火中花":一朵花却在火中绽放。
晚唐诗人
陈陶(803?~879?),唐代诗人。字嵩伯,自称“三教布衣”,长江以北人。文宗大和间游江南、岭南,曾作诗投献桂仲武、罗让、周墀、韦廑等州镇官员,然均未能引其入仕。大中三年,隐居于洪州西山。陈陶的乐府诗,意境诡异,色彩浓郁,酷似李贺。亦有《塞下曲》《胡无人行》等边塞题材之作,其中《陇西行四首》的“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二句,尤为人所传诵。代表作品有《游子吟》《答莲花妓》。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组五言古诗,也是一组咏史诗。借尧舜禅让、秦筑长城等历史典故与“麟凤”“钓鳌”等意象,影射晚唐社会弊端,抒发诗人的忧患意识与批判精神。
2. 分段赏析
其一:“大尧登宝位,麟凤焕宸居”两句写尧登上帝位,麒麟凤凰在帝王居所光彩焕发,以祥瑞象征圣主治世的太平景象。“海曲沾恩泽,还生比目鱼”写偏远海滨蒙受恩泽,生出比目鱼,通过灵异生物的出现,侧面烘托尧之德政广被天下,表达对上古圣王治世的向往。其二:“生值揖逊历,长歌东南春”点明生逢禅让的时代,在东南春景中长歌,暗含对上古禅让美德的推崇。“钓鳌年三十,未见天子巡”写三十岁以钓鳌自喻,却未得见天子巡狩,借个人期待与现实的反差,委婉表达对圣君主动体察民情的渴望,隐含对现实政治的某种期待。其三:“轩辕承化日,群凤戏池台”描绘黄帝承继教化之日,群凤在池台嬉戏,以凤凰翔集象征黄帝时代的德政昌明。“大朴衰丧后,仲尼生不来”感叹质朴大道衰微后,孔子也不再诞生,通过古今对比,抒发对世道衰落、圣贤难觅的慨叹,寄寓对复归淳朴治世的向往。其四:“大道归孟门,萧兰日争长”以“孟门”喻指险隘之地,言大道壅塞,恶草(萧)与香草(兰)日日争长,暗喻世道混乱,正邪相争。“想得巢居时,碧江应无浪”遥想上古巢居时代,碧绿江水应无波澜,通过对原始清平之世的想象,对比现实的纷扰,表达对淳朴无争社会的追慕。其五:“矻矻蓬舍下,慕君麒麟阁”写在简陋草舍中辛勤劳作,羡慕他人能登上麒麟阁(汉代表彰功臣之所),直白表达对功业的向往。“笑杀王子乔,寥天乘白鹤”以王子乔乘鹤升仙为可笑,暗讽超脱避世的态度,凸显诗人更推崇建功立业的现实情怀,对比中见人生价值取向。其六:“杳杳巫峡云,悠悠汉江水”以巫峡云之缥缈、汉江水之悠长,勾勒出辽阔而略带迷蒙的图景,奠定愁绪基调。“愁杀几少年,春风相忆地”直言春风中此地成为少年相忆的愁绪之地,以景寓情,借山水之悠远写相思之绵长,简洁而含蓄地表达了离别的哀愁与怀念。其七:“吴洲采芳客,桂棹木兰船”写吴洲采芳之人乘华美舟船,营造出风雅浪漫的氛围。“日晚欲有寄,裴回春风前”言天色将晚想寄物传情,却在春风前徘徊迟疑,通过动作细节刻画人物内心的犹豫与怅惘,将怀人之情的细腻与含蓄展现得恰到好处。其八:“仙家风景晏,浮世年华速”对比仙界岁月悠长、尘世年华短暂,突显人生易逝的感慨。“邂逅汉武时,蟠桃海东熟”假设与汉武帝邂逅,恰逢海东蟠桃成熟,以神话典故暗讽帝王追求长生的虚妄,在奇幻想象中隐含对世俗功利的超脱审视。其九:“南国珊瑚树,好裁天马鞭”言南国珊瑚树可裁为天马之鞭,看似写宝物的妙用,实则隐含对人才或美物被浪费的惋惜。“鱼龙不解语,海曲空蝉娟”写鱼龙不能言语,珊瑚空自美丽于海滨,以物喻人,暗叹美才不得赏识、空老江湖的遗憾,寄寓怀才不遇之情。其十:“周穆恣游幸,横天驱八龙”写周穆王放纵巡游,驱八龙横越天际,直言其贪图享乐、不恤政事。“宁知泰山下,日日望登封”反问其可知泰山下百姓日日盼望帝王封禅(暗含对仁政的期待),以百姓的期待与帝王的荒游对比,批判统治者不察民情、肆意妄为。其十一:“秦国饶罗网,中原绝麟凤”以“罗网”喻秦国暴政,言中原因之绝迹麒麟凤凰(象征贤才),揭露秦政对贤良的迫害。“万乘巡海回,鲍鱼空相送”写秦始皇巡海归来,唯有鲍鱼相伴(暗指其暴毙),讽刺帝王追求长生的荒诞,暗示暴政必然覆灭的结局。其十二:“秦家无庙略,遮虏续长城”批评秦朝缺乏安邦谋略,只知修筑长城抵御匈奴,直指其治国策略的短视。“万姓陇头死,中原荆棘生”直言百姓死于边塞,中原荒芜长满荆棘,以触目惊心的景象控诉秦政苛暴、穷兵黩武,导致民生凋敝、国家残破。其十三:“秦作东海桥,中州鬼辛苦”写秦始皇为求仙作东海桥,使中原百姓(“鬼”代指劳苦之人)受尽辛苦,揭露其劳民伤财的荒唐行径。“纵得跨蓬莱,群仙亦飞去”假设即便能跨越到蓬莱仙岛,群仙也会飞走,以夸张想象点明逆天虐民者终难遂愿,暗含对暴政的辛辣嘲讽。其十四:“隋炀弃中国,龙舟巡海涯”直指隋炀帝舍弃中原,乘龙舟巡游海滨,批判其贪图享乐、荒废国政。“春风广陵苑,不见秦宫花”写春风中的广陵苑(扬州),已不见秦宫之花(代指昔日繁华),以景物变迁暗示隋朝因暴政迅速覆灭,借古喻今,警示荒淫亡国之理。其十五:“范子相句践,灭吴成大勋”简笔勾勒范蠡辅佐勾践灭吴、成就大功,肯定其政治才能与功业。“虽然五湖去,终愧磻溪云”言其虽功成身退泛五湖,仍愧对磻溪(姜子牙隐居处)的云,含蓄批评范蠡未能如姜子牙般辅弼明主成就王道,见诗人对更高理想人格的推崇。其十六:“麟凤识翔蛰,圣贤明卷舒”以麟凤知晓何时飞翔蛰伏,比喻圣贤明白进退之道,强调智者应顺势而为。“哀哉嵇叔夜,智不及鶢鶋”哀叹嵇康(字叔夜)才智不及海鸟鶢鶋(能预知风灾而避祸),直言其不懂得保身远祸,借典故表达对魏晋名士刚直招祸的痛惜,隐含对处世智慧的思考。其十七:“战地三尺骨,将军一身贵”以“三尺骨”极言战地死者之多,以“一身贵”凸显将军权势之盛,对比中揭露战争的残酷。“自古若吊冤,落花少于泪”谓自古凭吊冤魂,落花不及泪水多,以形象比喻渲染人间悲剧之深重,饱含对战争受害者的深切同情。其十八:“楚国千里旱,土龙日已多”写楚国千里大旱,求雨的土龙日益增多,暗指朝廷徒劳无功的祈禳之举。“九谷竟枯死,好云闲嵯峨”直言谷物枯死,祥云却悠闲高耸,以“好云”的无用讽刺统治者不务实事、迷信虚妄,批判其治国无能,致使民生困苦。其十九:“汉家三殿色,恩泽若飘风”写汉宫三殿色彩绚烂,帝王恩泽却如飘风般短暂易逝,暗喻皇恩无常。“今日黄金屋,明朝长信宫”以女子今日得宠居黄金屋、明日失宠居长信宫(冷宫),揭露宫廷中恩宠瞬息万变的残酷现实,以个体命运折射封建皇权的凉薄。其二十:“南园杏花发,北渚梅花落”以南北景物(杏花盛开、梅花飘落)的时空对比,暗示时光流逝、物候变迁。“吴女妒西施,容华日消铄”写吴地女子嫉妒西施美貌,自身容华日渐消损,借美人相妒的意象,隐喻世人因嫉妒自伤,或暗指才美遭忌的社会现象,蕴含对人性弱点的慨叹。其二十一:“山鸡理毛羽,自言胜乌鸢”写山鸡梳理羽毛,自认为胜过乌鸢,刻画其盲目自大的可笑模样。“一朝逢鸑鷟,羞死南海边”言其一旦遇见神鸟鸑鷟(凤凰类),便在南海边羞愧而死,通过对比,讽刺浅薄者不知天高地厚,终将在真正的强者面前暴露虚妄。其二十二:“秦家卷衣贵,本是倡家子”写秦朝有人因替帝王卷衣得宠显贵,原本不过是倡家子弟,揭露宫廷中幸臣出身低微却骤得权势。“金殿一承恩,貂蝉满乡里”言其在金殿受宠后,家族乡里皆获高官(貂蝉代指显贵),辛辣讽刺封建王朝任人唯亲、佞幸当权的腐败乱象。其二十三:“魏宫薛家女,秀色倾三殿”写魏宫薛姓女子,美貌使三殿倾倒,极言其受宠之盛。“武帝鼎湖归,一身似秋扇”言魏武帝(此处或泛指帝王)去世后,她如秋扇被弃,以“秋扇”喻失宠女子,哀叹其命运随帝王兴衰而变迁,揭露后宫女子沦为皇权附属品的悲剧。其二十四:“婵娟越机里,织得双栖凤”写美丽女子在越地织机上织出双栖凤凰图案,展现其心灵手巧与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慰此殊世花,金梭忽停弄”言为慰藉这世间少有的“花”(喻女子自身),金梭忽然停住,以织机停摆的细节,暗示女子因心事(如相思、自伤)而辍工,含蓄传递其内心的怅惘。其二十五:“学古三十载,犹依白云居”写研习古学三十年,仍隐居白云之下,可见其坚守志向却未获仕途机遇。“每览班超传,令人慵读书”言每读班超投笔从戎的传记,便生厌倦读书之心,以班超典故对比自身困境,抒发空有学识却无用武之地的愤懑,暗含对现实功业难成的无奈。其二十六:“雄剑久濩落,夜吟秋风起”写雄剑长久沦落,在秋风中夜吟,以剑喻人,象征才士失志、抑郁不平。“不是懒为龙,此非延平水”化用“延平剑化龙”典故,言非剑懒于化龙,而是所处非延平津(剑化龙之地),隐喻志士因环境局限无法施展抱负,悲愤中见对机遇缺失的控诉。其二十七:“朝为杨柳色,暮作芙蓉好”写晨为杨柳之色,暮成芙蓉之美,极言景色随时间变换之快。“春风若有情,江山相逐老”假设春风若有情,应让江山随其一同老去,以拟人手法赋予春风情感,表达对时光流逝、美景难驻的感慨,蕴含对生命与自然共老的浪漫想象。其二十八:“景龙临太极,五凤当庭舞”写景龙年间(唐中宗年号)帝王临太极殿,五凤在当庭飞舞,以祥瑞之象写宫廷盛典的庄严煊赫。“谁信壁间梭,升天作云雨”反问谁能相信壁间木梭竟能升天化作云雨,化用“梭化龙”典故,以奇幻意象暗示平凡事物亦可成就非凡,或隐含对时事变迁的慨叹。其二十九:“曾梦诸侯笑,康囚议脱枷”写曾梦见诸侯嘲笑,又似见箕子(名“康”)被囚时商议脱枷,以梦境杂糅历史典故,营造荒诞氛围,暗喻世道混乱、贤者蒙难。“千根池底藕,一朵火中花”以池底千藕与火中一花对比,前者喻世俗庸常,后者喻绝境中绽放的奇迹,暗示在黑暗中仍有希望,蕴含对光明的隐秘期许。
# 贤者于遇合之际,盘桓而不敢轻进,故其言如此。
清黄生《唐诗摘钞》
上一篇:唐·孟郊《夜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