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裘不单薄":我身上穿的皮衣裘服并不单薄,
"车马不羸弱":出行的车马也不瘦弱破旧。
"蔼蔼三月天":三月的天空云气弥漫,
# 蔼蔼:和暖貌。
"闲行亦不恶":悠闲地出行感觉也不错。
"寿安流水馆":途中有寿安的流水馆,
# 寿安:行馆名。唐属河南府,治所在今河南宜阳县。
"硖石青山郭":硖石有被青山环绕的城郭。
# 硖石:关名,在今河南陕州区境。
"官道柳阴阴":官道两旁柳树成荫,
"行宫花漠漠":行宫周围花朵密布。
# 漠漠:密布貌。,行宫:京城以外供帝王出行时居住的宫殿。寿安有连昌、兴泰等宫。
"常闻俗间语":常常听世俗人说,
"有钱在处乐":有钱在哪里都能过得快乐。
"我虽非富人":我虽然不是富有的人,
"亦不苦寂寞":但也不为寂寞而苦恼。
"家僮解弦管":家中的僮仆懂得弹奏弦管乐器,
"骑从携杯杓":骑马的随从带着酒杯和勺子。
# 骑从:骑马的随从。
"时向春风前":时常在春风中,
"歇鞍开一酌":停下马鞍开怀畅饮一番。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1. 分段赏析
“衣裘不单薄,车马不羸弱”,开篇从自身的出行装备写起,“衣裘不单薄”说明穿着保暖,“车马不羸弱”表明出行的交通工具状况良好。这两句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诗人出行时物质条件的优越,暗示了此次出行将会比较舒适。“蔼蔼三月天,闲行亦不恶”,诗中“蔼蔼三月天”描绘出三月天里温暖和煦的氛围,“闲行亦不恶”直接表达了诗人悠闲出行的感受,觉得这样的出行方式很不错。此句诗将环境与心境相结合,通过描写春天的气候,烘托出诗人闲适的心境,体现出诗人对春日出游的喜爱。“寿安流水馆,硖石青山郭”,描绘了沿途的两个地点,“寿安流水馆”和“硖石青山郭”,展现了不同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流水馆”给人一种灵动的感觉,“青山郭”则描绘出被青山环绕的城郭,富有画面感。诗人通过列举这些地点,展现了春日西行途中的丰富景观,丰富了诗歌的内容。“官道柳阴阴,行宫花漠漠”,诗中“官道柳阴阴”描绘了官道两旁柳树成荫的景象,“阴阴”一词生动地表现出柳树的茂密。“行宫花漠漠”则描绘了行宫周围花朵密布的情景,“漠漠”给人一种繁花似锦的感觉。这两句诗通过对官道和行宫周边景色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繁花似锦的景象,进一步烘托出诗人春日出游的愉悦心情。“常闻俗间语,有钱在处乐”,诗人由眼前的出行场景联想到俗语“有钱在处乐”,这是一个常见的世俗观点。此句诗为下文诗人表达自己的观点做了铺垫,通过引入俗语,引发读者对于财富与快乐关系的思考。“我虽非富人,亦不苦寂寞”,诗人针对俗语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虽然自己不是富人,但并不觉得寂寞。这体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心态,不依赖财富来获得快乐,能够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乐趣,进一步突出了诗人闲适的心境。“家僮解弦管,骑从携杯杓”,描写了诗人出行时的随行人员,“家僮解弦管”说明家中的僮仆懂得弹奏弦管乐器,能为出行增添音乐氛围;“骑从携杯杓”表示骑马的随从带着酒杯和勺子,为饮酒做好准备。这两句诗从侧面反映出诗人出行的惬意和享受,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时向春风前,歇鞍开一酌”,描绘了诗人在春日出行中的具体行为,“时向春风前”点明了时间是在春风中,“歇鞍开一酌”表示停下马鞍,打开酒杯畅饮一番。诗人通过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出自己在春日里悠然自得、享受生活的情景,进一步强化了全诗闲适、乐观的主题。
上一篇:唐·白居易《闲吟》
下一篇:唐·白居易《早春忆苏州寄梦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