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吹笛唤春归":在寒山吹着笛子呼唤春天归来,
# 寒山:地名,在今江苏徐州市东南,是东晋以来淮泗流域的战略要地,屡为战场。
"迁客相看泪满衣":被贬谪的人彼此对望不禁泪湿衣。
# 相看:一作“相逢”。,迁客:指遭贬斥放逐之人。作者此刻被贬谪,也属“迁客”之列。
"洞庭一夜无穷雁":晚上洞庭湖畔停宿的无数大雁,
# 无穷雁:无数的大雁。
"不待天明尽北飞":还没等到天亮就都急切地往北飞。
# 待:等到,等待。
中唐著名诗人
李益(746~829),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大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其诗名卓著,世称“文章李益”,与李贺齐名。李益各体皆工,尤擅长七言绝句。诗歌题材广泛,以边塞诗最为著名。其诗音律和美,为当时乐工所传唱。诗风悲凉慷慨,情调感伤。代表作品有《夜上受降城闻笛》《塞下曲》。著有《李益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思乡诗。诗歌通过描写寒山笛声唤春、迁客泪满衣、洞庭雁群北飞等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归乡的渴望。
2. 分段赏析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诗人以寒山吹笛唤春归的场景开篇。此时正值春季,寒山的笛声仿佛在呼唤春天的到来。然而,迁客听到笛声后,泪水湿润了衣襟,表现了他们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无奈。“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诗人提到洞庭湖上一夜之间无数大雁飞翔,不待天明便北飞,借用大雁迁徙的自然现象,表达了自己和其他被流放者渴望回归故土的心情。然而,他们却无法像大雁一样随着春天的到来自由归去,心中充满了遗憾和怨望。
3. 作品点评
《春夜闻笛》是中唐诗人李益创作的一首诗,生动地描绘了春夜中听到寒山笛声引发的离愁别绪。全诗通过对迁客相看泪满衣、洞庭一夜无穷雁等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与王之涣的《凉州词》相比,李益的作品更侧重于抒发个人情感,情调中带有怨叹之意。诗中“迁客相看泪满衣”生动传神,给人以深刻的情感共鸣。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 意深于太白(李白)。
清乔亿《大历诗略》
上一篇:唐·牛峤《酒泉子·记得去年》
下一篇:唐·杜甫《石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