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易老学难成":青春的日子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成功,
# 学:学问,学业、事业。
"一寸光阴不可轻":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
# 轻:轻视,轻松放过。,一寸光阴: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形容时间短暂。
"未觉池塘春草梦":还没从美丽的春色中一梦醒来,
# 池塘春草梦:这是一个典故,此处活用其典,意谓美好的青春年华将很快消逝,如同一场春梦。,未觉:没有感觉、没有觉醒。
"阶前梧叶已秋声":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 梧:梧桐,落叶乔木。,阶:台阶。
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朱熹(1130~1200),南宋理学家、教育家。字元晦,号晦庵,谥号文,世称朱文公。祖居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定居建阳(今属福建)。绍兴进士,其后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朱熹与吕祖谦、张栻齐名,时称“东南三贤”。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程颢、程颐)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完整的理气一元论体系,世称“程朱学派”。提出“凡事无不相反以相成”,事物“只是一分为二,节节如此,以至于无穷,皆是一生两尔”。其理学思想在明清两代被提到儒学正宗的地位,成为官方意识形态。“朱子学”曾在韩国、日本颇流行。从事教育五十余年,强调启发式。其诗文很有特色,以平易畅达、说理缜密见长,诗则以吟咏情性、雍容和缓取胜。朱熹博极群书,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有不同程度贡献。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等。后人编纂有《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和《朱子语类》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劝学的七言绝句。通过对时光流转的细腻描写与深刻感悟,传递出对珍惜光阴、勤勉向学的劝勉。
2. 写作手法
比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以“秋声”喻“时光的骤变与岁月的催迫”,台阶前的梧桐叶已传来秋声,暗示时光已从生机勃勃的春日骤变为萧瑟的秋日,隐喻人生从少年迅速走向衰老的过程。
3. 分段赏析
前两句“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这是诗人以亲身感悟告诫年轻人的肺腑之言,点明天人生易逝,学问难成,因而更应珍视光阴。因其“易老”,故“不可轻”,足见惜时之紧要。意在劝勉世人应珍惜自身美好的年华,勤勉向学,莫让宝贵的光阴从身旁白白流逝。后两句“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诗人以细腻敏锐的视角,化用前人诗境中的优美意象,结合自己对“少年易老学难成”的深刻体悟,将时光飞逝、岁月易逝的进程,以“梦未觉”“梧叶秋声”作比,尤为贴切,倍增劝勉之力;进而让“一寸光阴不可轻”的主旨得以更鲜明地凸显,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上一篇:宋·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下一篇:宋·刘攽《雨后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