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见裴叔则":见君如见晋人裴叔则,
# 裴叔则:即晋朝的裴楷,尝任中书令,人称裴令公,仪容儁伟。
"朗如行玉山":如行玉山之上,朗然照人。
# 如:像。
"黄河落天走东海":如黄河落天,直入东海,
"万里写入胸怀间":君胸怀之宽大当纳入其间矣。
# 写:通“泻”,倾泻。
"身骑白鼋不敢度":君之浩瀚,即使是河伯也不敢骑白鼋冒然横渡,
# 不敢度:不敢横渡。度:通渡。,白鼋:指白色的大鳖。
"金高南山买君顾":君之高大,即使是金高南山买君一顾,也是值得的。
"裴回六合无相知":君徘徊于六合之中却无相知之人,
# :没有。,六合:上下四方谓之六合。,裴回:一作徘徊。
"飘若浮云且西去":如今看天上的浮云,即将飘然西去矣!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唐代的赠别题材的诗,描绘了裴十四仪表堂堂、气质非凡的形象,展现其胸怀如奔腾黄河般广阔宏大,以及不贪图富贵、不为世俗所容的品格。介绍了裴十四即将离开的离别情境,抒发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不舍,以及对裴十四的钦慕、敬仰之情,同时友人的精神风貌中也映照出诗人自身的襟怀和人格。
2. 写作手法
用典:“朝见裴叔则,朗如行玉山”借晋代裴叔则的典故来类比裴十四,以裴叔则的俊美清朗,让读者迅速对裴十四的仪表堂堂有了直观认知。“身骑白鼋不敢度”化用屈原《九歌・河伯》中骑鼋意象,影射社会环境险恶。“金高南山买君顾”运用郑子瞀拒绝楚成王千金封爵诱惑的典故,凸显裴十四不贪图富贵的品格,借古人事迹丰富诗歌内涵,使对人物的刻画更具深度与文化底蕴。象征:“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将奔腾万里、气势磅礴的黄河水,用来象征裴十四宽阔宏大、雄豪浩瀚的胸怀。以自然景象的壮阔,具象化人物的精神境界,让抽象的胸怀变得可感可知。
3. 分段赏析
开篇“朝见裴叔则,朗如行玉山”诗人巧用类比,借晋代风姿卓越的裴叔则来代指裴十四。裴叔则在历史记载中以俊美清朗闻名,李白以此为喻,寥寥数语便勾勒出裴十四仪表堂堂的形象,仿佛他行走间周身散发着如美玉般温润且耀眼的光彩。这不仅展现出裴十四外在的出众风貌,更暗示其内在气质的高雅不凡,为后文对他品格与情怀的深入刻画埋下伏笔,让读者对裴十四的印象瞬间鲜明生动起来。紧接着“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笔力雄健,诗人将目光投向奔腾不息的黄河。黄河从高远之处仿若自天而落,一路浩浩荡荡,奔腾万里注入东海。这一壮美的自然景象,在李白笔下并非单纯写景,而是用来象征裴十四的胸怀。与《将进酒》中以黄河喻人生易逝不同,此处黄河的磅礴气势正是裴十四宽阔宏大、雄豪浩瀚胸怀的生动写照。诗人先描绘黄河奔涌之景,之后点明其象征意义,这种先景后情、倒插喻意的手法,使诗意跌宕起伏,展现出非凡的艺术腕力,让读者深切感受到裴十四那令人赞叹的精神境界。第三句“身骑白鼋不敢度,金高南山买君顾”笔锋一转,进入对裴十四遭际与性格的叙写。“身骑白鼋不敢度”,借用屈原《九歌・河伯》中骑鼋的意象,以汹涌的水势影射当时社会环境的险恶以及人生道路的艰难,裴十四骑于白鼋之上,面对滔滔江水踌躇不前,形象地展现出他在现实困境中的艰难处境。而“金高南山买君顾”则运用郑子瞀的典故,郑子瞀面对楚成王以千金和封爵诱惑,不为所动。李白借此表明,即便有高如南山的金银财宝,也难以换取裴十四的眷顾。这凸显出裴十四不贪图富贵、坚守义理的高贵品格,在黑暗险恶的政治环境中,他坚守自我,绝不向权贵低头、为富贵折腰。最后一句“裴回六合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深刻揭示了裴十四在世间的孤独境遇。他品格磊落,却难觅知音,在茫茫天地间徘徊,尽显曲高和寡的无奈。在那个“众人皆醉”的庸俗黑暗社会里,高尚的灵魂往往不被理解与接纳。“飘若浮云且西去”则点明裴十四即将西去的行程,以“飘若浮云”形容他,既描绘出其行踪的飘忽不定,又赋予他一种超凡脱俗、遗世独立的气质,仿佛他如浮云般自在又空灵,与全诗营造的高雅、超脱氛围完美契合,在表达离情别绪的同时,也为裴十四的形象增添了一抹神秘而动人的色彩。同时在友人的精神风貌里,也能照见诗人自己的襟怀和人格。
4. 作品点评
《赠裴十四》作为一首典型的赠别诗,突破了单纯抒发离情别绪的局限。李白以其独特的诗人视角,凭借自身的品格与审美意趣去体悟裴十四,在诗中全方位地颂美这位即将离别的友人。他不仅精心勾勒出裴十四仪表堂堂、光彩照人的外在形象,更深入挖掘其内在特质,展现出裴十四如黄河奔涌般宽阔宏大、雄豪浩瀚的胸怀,以及不贪图富贵、坚守义理,在险恶社会环境中坚贞不屈的高尚品格与精神风貌。尤为独特的是,李白在对友人的颂美中,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的个性、气韵与精神。读者能从裴十四的形象里,清晰地瞥见李白的影子,仿佛二人在精神层面达到了高度契合,互为知音。这种借颂美友人来映照自身襟怀与人格的创作手法,构成了《赠裴十四》在思想艺术上的显著特征。
# 黄河落天二语,自道所得。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
# 此等诗不得不赏其豪旷,又不得们赏其豪旷,总是气格不同。
明末清初黄周星《唐诗快》
# 吴昌祺:有如生龙活虎,非世人所可驾驭。天实授之,岂人力耶?
清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唐宋诗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