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
·
yóu
xiāng
chē
zài
féng

朝代:宋作者:晏殊浏览量:2
yóu
xiāng
chē
zài
féng
xiá
yún
rèn
西
dōng
huā
yuàn
luò
róng
róng
yuè
liǔ
chí
táng
dàn
dàn
fēng
liáo
shāng
jiǔ
hòu
fān
xiāo
suǒ
jìn
yān
zhōng
shū
yóu
shuǐ
yuǎn
shān
cháng
chù
chù
tóng

译文

再也见不到你所乘坐的油壁香车,我们像那巫峡的彩云倏忽飘散,我在西,你在东。院落里,梨花沐浴在如水一般的月光之中,池塘边,阵阵微风吹来,柳絮在空中飞舞。多日来借酒消愁,是那么的伤怀寂寞,在寒食的禁烟中,怎不令我加倍地思念你的芳踪。想寄封信告诉你,这层层的山,道道的水,又怎能到得了你的手中。

逐句剖析

"油壁香车不再逢":再也见不到你所乘坐的油壁香车,

# 油壁香车:古代妇女所坐的车子,因车厢涂刷了油漆而得名。这里指代女子。一作宝毂香轮。

"峡云无迹任西东":我们像那巫峡的彩云倏忽飘散,我在西,你在东。

# 无迹任西东:一作巫雨杳无踪。,峡云:巫山峡谷上的云彩。宋玉《高唐赋》记有巫山神女,与楚王相会,说自己住在巫山南,“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后常以巫峡云雨指男女爱情。

"梨花院落溶溶月":院落里,梨花沐浴在如水一般的月光之中,

# 溶溶:月光似水一般地流动。

"柳絮池塘淡淡风":池塘边,阵阵微风吹来,柳絮在空中飞舞。

# 淡淡:轻微的意思。

"几日寂寥伤酒后":多日来借酒消愁,是那么的伤怀寂寞,

# 伤酒:饮酒过量导致身体不舒服。

"一番萧索禁烟中":在寒食的禁烟中,怎不令我加倍地思念你的芳踪。

# 禁烟:在清明前一天或二天为寒食节,旧俗在那天禁火,吃冷食。,萧索:缺乏生机。索:一作瑟。

"鱼书欲寄何由达":想寄封信告诉你,

# 何由达:即无法寄达。,鱼书:古乐府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句,后因以“鱼书”指书信。

"水远山长处处同":这层层的山,道道的水,又怎能到得了你的手中。

# 水远山长:形容天各一方,重重阻隔。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无题·油壁香车不再逢》是北宋诗人晏殊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回溯往昔别离之景。颔联借景寄情,重现昔日花间月下的缱绻时光。颈联铺陈孤寂境遇,道尽伊人远去后的凄凉况味。尾联直抒胸臆,倾吐对意中人的蚀骨相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晏殊(991~1055),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官至翰林学士、右庶子。仁宗朝,累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后任河南府兼西京留守。卒谥元献。晏殊是宋代文学大家,与其子晏几道并称“二晏”,与欧阳修并称“晏欧”。晏殊的词继承了花间派的传统,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代表作品有《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著有《元献遗文》《珠玉词》《类要》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北宋诗人晏殊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也是抒写别后相思的恋情诗。诗人因故与挚爱之人被迫天各一方,离情别绪化作绵绵不绝的相思长河。值此寒食春深之际,目睹满目繁花更添愁绪,他心潮翻涌,挥毫写下这首动人心魄的感怀诗作,字字句句皆浸透着伤离别的深沉哀思。

2. 写作手法

虚实结合:“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开篇便接连呈现两幕转瞬即逝的意象奇观:油壁香车如疾风掠过,倏忽间踪影全无;天边彩云方才聚拢成形,刹那间又消散无踪。虽皆为客观物象,却暗藏虚实相生的叙事玄机——前句以人间香车喻现实匆促,后句借天上云霞绘梦幻迷离。首联虚实结合,将人间烟火与天上仙踪熔铸成珠玉般的兴象,字里行间流淌着玲珑剔透的清新气韵。渲染:“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景中含情,情随景迁。诗人以“梨花院落”“柳絮池塘”之笔,勾勒出一座雕琢精巧、风华独绝的深庭幽院,每一处景致皆似工笔细描的仕女图,暗藏富贵气象与闲情雅趣。继而笔锋一转,以“溶溶月色”铺就银纱,用“淡淡风絮”轻拂水面,借光影与气息的层层晕染,将自然之景升华为氤氲着愁绪的意境空间——月色似被离情浸透,风絮皆成别绪载体,虚实相生间,景语皆成情语,此乃渲染之法的至妙运用。互文:“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这两句互文见义:庭院深深,池畔袅袅,梨花与柳絮皆浸润于溶溶月华之中。微风轻拂,梨影婆娑,柳丝摇曳,飞絮缭乱,织就一方清幽旖旎之境。此情此景,或因诗人相思蚀骨、幽怀难遣,恰逢暮春时节,触景伤别,借景言情;或因目遇春宵花月,往昔情愫暗涌,旧梦重温。此处景致,似真似幻,实为诗人以神驭象,笔触间余韵悠长,正所谓“不着一字笺愁绪,尽得风流满画笺”。

3. 分段赏析

首联笔触空灵,恍若幻梦初启。开篇即抛出两帧转瞬即逝的意象奇观:油壁香车如惊鸿掠影,转瞬湮没于烟尘;天边彩云方聚为霓裳,旋即散作霰雪。物象虽实,意蕴半藏,暗藏一段情路辗转的隐痛。车马之华美,足见佳人风姿之绝代,然其来去如巫山神女,徒留望断天涯的怅惘。“映云”之典暗引楚襄王梦会巫山之典,为全篇铺陈浓墨重彩的爱情底色,却终究是“云雨巫山枉断肠”的镜花水月。前句摹写人间烟火,后句勾连天上幻梦,虚实相生间,兴象玲珑如珠玉落盘。颔联笔锋一转,绘就一卷清幽画卷:梨花簌簌暗香浮,柳丝袅袅弄晴柔,月华溶溶浸庭除,微风细细拂罗衣。此般良辰美景,偏生撩动诗人无限愁思。“月色溶溶夜”处,分明是“花影寂寂春”的孤寂;“临浩魄”而不见“月中人”,恰似“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凄凉。纵使得见,怕也不过“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幻灭。那柳丝原是“难系玉骢”的羁绊,那飞絮恰似“乞君留取两三条”的痴念,情思缠绵如蛛网,剪不断,理还乱。颈联笔锋陡转,直书眼前困厄:连日寂寥唯有借酒浇愁,醉眼惺忪更显形容枯槁。“伤酒”二字,尽显颓唐之态;寒食禁烟的时节,更添萧索之景。这苦况如影随形,欲遣还留,恰似春蚕作茧自缚。尾联笔锋再转,似欲挣脱情网羁绊,探问寄书之路。然“水远山长处处同”的断语,如金石掷地,铿然作响。这“处处同”三字,原是人事阻隔的隐喻,是咫尺天涯的悲歌。绝望之情自首联已露端倪,至此如江河决堤,滔滔难收。此等沉痛哀怨,非寻常平直之语可表,实乃情到深处人孤独的绝唱。

4. 作品点评

晏殊此诗以《无题》为名,在艺术风格上承袭李商隐无题诗余韵,善用含蓄之笔,抒写离别之哀。其表现手法独辟蹊径,将深沉情思隐匿于景语之中,以景载情,景中融情,使得诗境幽邃迷离、意蕴悠远。然与李商隐诗风相较,此诗不尚绮丽辞藻,亦无典故堆砌之弊,反以清雅之姿、疏朗之韵见长,别具一派淡泊超然之致。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张玉孃《香闺十咏·凤头钗》

下一篇: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