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áng
·
·
​​lè
qiū
tiān

朝代:宋作者:晏殊浏览量:2
qiū
tiān
wǎn
huā
zhuì
zhū
yuán
fēng
hǎo
shù
háng
xīn
yàn
tiē
hán
yān
yín
huáng
tiáo
cuì
guǎn
qióng
zhù
qīng
xián
pěng
gōng
chuán
shēng
shēng
chàng
tài
píng
nián
rén
shēng
bǎi
suì
bié
huì
féng
nán
shì
shèng
bīn
yǒu
fāng
yán
xīng
shuāng
cuī
绿
bìn
fēng
sǔn
zhū
yán
qīng
huān
yòu
fáng
chén
zuì
zūn
qián

译文

欢乐的秋天。傍晚荷花上点缀着圆圆的露珠。风和日丽,几行新雁贴近寒冷的烟雾飞行。银制的笙簧调试着脆亮的管乐,玉制的琴柱拨弄着清越的琴弦。手捧着斟满酒的酒杯。一声接一声、齐声歌唱太平年景。人生不过百岁,离别容易,相会却很难。闲暇的日子,就多邀请宾客朋友开启美好的宴席。岁月催人,使乌黑的鬓发变白,风霜损害了红润的容颜。珍惜这清雅的欢乐时光。又何必顾虑、不如在玉杯前尽情沉醉。

逐句剖析

"乐秋天":欢乐的秋天。

"晚荷花缀露珠圆":傍晚荷花上点缀着圆圆的露珠。

"风日好":风和日丽,

"数行新雁贴寒烟":几行新雁贴近寒冷的烟雾飞行。

"银簧调脆管":银制的笙簧调试着脆亮的管乐,

"琼柱拨清弦":玉制的琴柱拨弄着清越的琴弦。

"捧觥船":手捧着斟满酒的酒杯。

"一声声、齐唱太平年":一声接一声、齐声歌唱太平年景。

"人生百岁":人生不过百岁,

"离别易":离别容易,

"会逢难":相会却很难。

"无事日":闲暇的日子,

"剩呼宾友启芳筵":就多邀请宾客朋友开启美好的宴席。

"星霜催绿鬓":岁月催人,使乌黑的鬓发变白,

"风露损朱颜":风霜损害了红润的容颜。

"惜清欢":珍惜这清雅的欢乐时光。

"又何妨、沉醉玉尊前":又何必顾虑、不如在玉杯前尽情沉醉。

# 沉:一作沈。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拂霓裳·乐秋天》是北宋词人晏殊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阕描绘了一幅秋日欢乐的宴饮图,通过对秋景、乐声、酒船等描写,展现出热闹欢快的氛围。下阕则由欢乐场景转入对人生的感慨,感叹人生聚散无常、时光易逝,表达了珍惜当下欢乐时光的情感。整首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既有对美好生活的描绘,又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晏殊(991~1055),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官至翰林学士、右庶子。仁宗朝,累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后任河南府兼西京留守。卒谥元献。晏殊是宋代文学大家,与其子晏几道并称“二晏”,与欧阳修并称“晏欧”。晏殊的词继承了花间派的传统,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代表作品有《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著有《元献遗文》《珠玉词》《类要》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片:“乐秋天。晚荷花缀露珠圆。风日好,数行新雁贴寒烟。银簧调脆管,琼柱拨清弦。捧觥船。一声声、齐唱太平年。”开篇点明时节为欢乐的秋天,“晚荷花缀露珠圆”描绘出傍晚荷花带着圆润露珠的清新画面。“风日好,数行新雁贴寒烟。”进一步渲染秋日宜人的景色,新雁贴近寒烟飞行,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悠远意境。“银簧调脆管,琼柱拨清弦。”描写了宴会上美妙的音乐演奏,展现出热闹的氛围。“捧觥船。一声声、齐唱太平年。”则将视角转向宴饮的人们,他们举杯畅饮,齐声歌唱太平年景,呈现出欢乐祥和的场景。下片:“人生百岁,离别易,会逢难。无事日,剩呼宾友启芳筵。”由欢乐的宴饮场景转入对人生的思考。“人生百岁,离别易,会逢难”直接抒发了对人生聚散的感慨,人生短暂,离别容易相聚却难。“无事日,剩呼宾友启芳筵”则体现出词人在面对人生聚散无常时的一种生活态度,即在闲暇时光多与朋友相聚宴饮,珍惜当下的欢乐时光。“星霜催绿鬓,风露损朱颜。惜清欢。又何妨、沉醉玉尊前。”诗中“星霜催绿鬓,风露损朱颜。”形象地描绘出岁月对人的影响,乌黑的鬓发被催白,红润的容颜被损害,进一步强调了时光易逝。“惜清欢”表达了词人对当下欢乐时光的珍惜之情。“又何妨、沉醉玉尊前”则表现出词人豁达的生活态度,既然时光易逝,不如在酒杯前尽情沉醉,享受当下的欢乐。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张先《行香子·般涉调》

下一篇:宋·欧阳修《玉楼春·西湖南北烟波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