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fèng
xián
bēi

朝代:宋作者:晏殊浏览量:3
liǔ
tiáo
huā
lèi
nǎo
qīng
chūn
gèng
kān
fēi
fēn
fēn
qīng
cuì
zhū
chún
zhēn
绿
jiǔ
yǎn
hóng
jīn
zhuī
wǎng
shì
fāng
chén
zàn
shí
jiān
liú
zhù
xíng
yún
duān
jiā
xīn
xià
yǎn
zhōng
rén
dào
chù
jué
jiān
xīn

译文

柳枝柔软,花蕾含苞,恼人的春天来了。更甚至,还有那飞飞扬扬的柳絮。她轻启朱唇,吹奏了一曲轻细清脆的乐曲。斟满美酒,用红巾半掩面容。回想往事,那般珍贵美好的时刻。心上人像那天边行云,只是暂时留住而已。他确确实实是佳人心中、眼中钟情之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觉得他那样新颖优秀。

逐句剖析

"柳条花颣恼青春":柳枝柔软,花蕾含苞,恼人的春天来了。

# 青春:春天。,花颣:花蕾。颣,搅在一起成疙瘩。

"更那堪、飞絮纷纷":更甚至,还有那飞飞扬扬的柳絮。

"一曲细丝清脆、倚朱唇":她轻启朱唇,吹奏了一曲轻细清脆的乐曲。

"斟绿酒、掩红巾":斟满美酒,用红巾半掩面容。

# 绿酒:古代新酿的酒呈绿色。指美酒。

"追往事":回想往事,

"惜芳辰":那般珍贵美好的时刻。

"暂时间、留住行云":心上人像那天边行云,只是暂时留住而已。

# 行云:比喻心上的男子。

"端的自家心下、眼中人":他确确实实是佳人心中、眼中钟情之人。

# 端的:正是。

"到处里、觉尖新":无论走到哪里,都觉得他那样新颖优秀。

# 尖新:新颖优秀。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凤衔杯·柳条花颣恼青春》是北宋婉约派词人晏殊创作的一首词,以暮春之景为背景,抒写青春易逝的怅惘与对往昔情思的追忆。全词通过情景交融的手法,将自然意象与内心情感交织,形成含蓄深远的意境。上阕以“柳条花颣”“飞絮纷纷”等春日衰败之景,暗喻青春流逝的无奈,柳絮的纷乱飘散强化了愁绪的纷繁无定。下阕“追往事”由景入情,以“留住行云”比喻美好瞬间的不可挽留,将缥缈的愁思具象化,凸显时光流逝的尖锐感。全词以“恼”字统领情绪,通过“绿酒掩红巾”“惜芳唇(或芳辰)”等动作与心理描写,展现欲说还休的惆怅,体现晏殊词“闲雅有情思”的特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晏殊(991~1055),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官至翰林学士、右庶子。仁宗朝,累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后任河南府兼西京留守。卒谥元献。晏殊是宋代文学大家,与其子晏几道并称“二晏”,与欧阳修并称“晏欧”。晏殊的词继承了花间派的传统,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代表作品有《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著有《元献遗文》《珠玉词》《类要》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片:“柳条花颣恼青春。更那堪、飞絮纷纷”柳条初生的嫩芽(花颣)与纷飞的柳絮,既是暮春的标志,又暗喻青春的流逝。“恼”字拟人化,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愁绪联结,表达对时光无情的无奈。柳絮纷飞更强化了心绪的缭乱,象征人生聚散无常的漂泊感。“一曲细丝清脆、倚朱唇”以乐声的“细丝清脆”从听觉切入,配合“倚朱唇”的视觉画面,既写女子独奏的孤寂,又以乐声的短暂映射美好时光的易逝。“斟绿酒、掩红巾”借“斟酒”“掩巾”的动作,暗示借酒消愁却难掩心事的矛盾,红巾半遮面的细节更显欲说还休的含蓄。下片:“追往事,惜芳辰”从写景转入抒情,“追”与“惜”直白点出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奠定下片的感伤基调。“暂时间、留住行云”以“行云”比喻易逝的欢愉,试图“暂留”却终不可得,凸显人生欢聚的短暂与不可掌控。“端的自家心下、眼中人。到处里、觉尖新”“眼中人”是心中所念,但“觉尖新”以矛盾表达物是人非的苍凉——旧情虽在,却因时光流逝而愈发鲜明刺痛,暗含对现实的清醒认知。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魏野《送王迁归青社》

下一篇:宋·周邦彦《蓦山溪·江天雪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