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秋成":欣喜秋日五谷丰登,
"见千门万户乐升平":望见千家万户安乐太平。
"金风细":秋风和煦轻柔,
"玉池波浪縠文生":池水泛起玉色波纹,如绸缎般细腻。
"宿露沾罗幕":夜露沾湿了帷幕,
"微凉入画屏":微凉秋意透入彩屏之间。
"张绮宴":设下华美宴席,
"傍熏炉蕙炷、和新声":熏炉旁燃起蕙草香炷,乐声悠扬,新曲相和。
"神仙雅会":今日盛会如神仙雅聚,
"会此日":就在今日举行,
"象蓬瀛":如同仙境蓬莱、瀛洲那般美妙。
"管弦清":管弦乐声清越,
"旋翻红袖学飞琼":舞姬红袖翻飞,似效仿仙女飞琼之姿。
"光阴无暂住":光阴流逝永不停驻,
"欢醉有闲情":欢宴沉醉中暂得闲适心境。
"祝辰星":举杯祝祷寿星。
"愿百千为寿、献瑶觥":愿以千百岁为寿,献上琼浆玉液。
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晏殊(991~1055),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官至翰林学士、右庶子。仁宗朝,累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后任河南府兼西京留守。卒谥元献。晏殊是宋代文学大家,与其子晏几道并称“二晏”,与欧阳修并称“晏欧”。晏殊的词继承了花间派的传统,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代表作品有《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著有《元献遗文》《珠玉词》《类要》等。
1. 分段赏析
上片:“喜秋成。见千门万户乐升平”,直抒胸臆,一个“喜”字奠定欢快基调,展现出因秋日丰收,千家万户沉浸于欢乐、太平景象的画面,让读者仿若置身于那热闹祥和的情境之中,感受到民众对美好生活的享受。“金风细,玉池波浪縠文生”,将秋风描绘得轻柔细腻,“金风”既点明秋季,又赋予秋风贵气;玉池泛起如縠纹般的波浪,动静结合,勾勒出秋日池苑的精致与宁静,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宿露沾罗幕,微凉入画屏”,进一步从细节处着笔,宿夜的露水打湿罗幕,微微凉意透入画屏,既增添了秋日的清爽之感,又侧面烘托出环境的静谧,使画面更具层次感。“张绮宴,傍熏炉蕙炷、和新声”,描绘出在这美好秋日,人们摆开华丽宴席,靠着熏炉,听着蕙香袅袅、新声悠扬,将秋日里富贵人家的闲适生活展现得淋漓尽致,从自然之景过渡到人文之乐,画面丰富生动,尽显太平盛世下的悠然意趣。下片:“神仙雅会,会此日,象蓬瀛”,诗人展开想象,把眼前的欢宴比作神仙聚会,仿佛此处就是蓬莱、瀛洲般的仙境,既抬高了宴会的格调,又增添了浪漫奇幻色彩,让人不禁对这场宴会满怀憧憬。“管弦清,旋翻红袖学飞琼”,在宴会上,管弦乐器奏出清越之音,女子们红袖翻飞,舞姿曼妙,如同仙女飞琼下凡,以视觉与听觉结合,生动描绘出宴会的热闹与奢华,展现出众人尽情欢乐的场景。“光阴无暂住,欢醉有闲情”,在这欢乐时刻,诗人忽然感慨光阴不停留,却又话锋一转,强调当下欢醉中的闲情逸致,有一种在时光流逝前及时行乐的洒脱。“祝辰星。愿百千为寿、献瑶觥”,结尾聚焦于众人对美好祝愿的表达,向着辰星,举起珍贵的瑶觥,许下长命百岁等诸多心愿,将宴会的欢乐氛围推向高潮,也流露出对幸福生活的祈愿,使整首词在一片祥和、欢快中收尾,充满感染力。
上一篇:宋·方信孺《三教殿》
下一篇:宋·萧立之《第四桥(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