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ié
liàn
huā
·
·
shà
qiū
fēng
jīng
huà
shàn

朝代:宋作者:晏殊浏览量:3
shà
qiū
fēng
jīng
huà
shàn
yàn
fěn
jiāo
hóng
shàng
chāi
huā
miàn
cǎo
chuí
chóng
xiǎng
biàn
zhū
lián
xià
liú
guī
yàn
sǎo
lüè
tíng
tái
kāi
xiǎo
yuàn
zuò
qīng
huān
fàng
jīn
bēi
qiǎn
guī
mìng
zhǎng
sōng
shòu
寿
yuǎn
yáng
chūn
qíng
qiān
wàn

译文

一阵秋风突然袭来,惊动了画扇。娇艳粉嫩的色彩,那是荷花正绽放。草丛间露珠低垂,虫鸣声四处响起。不放下珠帘,为留住归巢的燕子。清扫整理亭台,打开小院。众人围坐,尽情欢饮,莫让金杯空浅。龟鹤寿命长久,青松长寿久远。弹奏一曲《阳春》,寄托万千情谊。

逐句剖析

"一霎秋风惊画扇":一阵秋风突然袭来,惊动了画扇。

# 惊画扇:秋风吹动画扇。,一霎:一会;短时间。

"艳粉娇红":娇艳粉嫩的色彩,

"尚拆荷花面":那是荷花正绽放。

"草际露垂虫响遍":草丛间露珠低垂,虫鸣声四处响起。

"珠帘不下留归燕":不放下珠帘,为留住归巢的燕子。

"扫掠亭台开小院":清扫整理亭台,打开小院。

# 扫掠:打扫。

"四坐清欢":众人围坐,尽情欢饮,

"莫放金杯浅":莫让金杯空浅。

"龟鹤命长松寿远":龟鹤寿命长久,青松长寿久远。

"阳春一曲情千万":弹奏一曲《阳春》,寄托万千情谊。

# 阳春:阳春白雪,高雅的歌曲。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蝶恋花·一霎秋风惊画扇》为宋代晏殊词作。词中描绘了秋景,如秋风乍起、荷花绽放、草际露珠、虫鸣阵阵,以及庭院生活场景,展现出一派秋日清欢。词人于庭院中设宴,宾客共欢,劝人莫负美酒,还以龟鹤、青松祝长寿,借“阳春”曲寄寓深情。写作手法上,运用白描勾勒秋景,生动自然;借景抒情,将欢愉之情融入秋景描绘中。分段来看,上片绘景,从秋风起笔,依次写荷花、草际、归燕等,营造出秋意氛围;下片写宴饮,传达出享受当下、祝愿长寿的情感。该词特色鲜明,晏殊以平实笔墨写秋景秋事,不著悲秋之态,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对生活情趣的捕捉,展现出晏殊词作的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晏殊(991~1055),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官至翰林学士、右庶子。仁宗朝,累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后任河南府兼西京留守。卒谥元献。晏殊是宋代文学大家,与其子晏几道并称“二晏”,与欧阳修并称“晏欧”。晏殊的词继承了花间派的传统,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代表作品有《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著有《元献遗文》《珠玉词》《类要》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片:“一霎秋风惊画扇。艳粉娇红,尚拆荷花面。草际露垂虫响遍。珠帘不下留归燕。”起句“一霎秋风惊画扇”,点明时令为秋,秋风骤起,给人以清新之感,“惊”字赋予秋风以灵动性,也为全词奠定了轻快的基调。“艳粉娇红,尚拆荷花面”,描绘出秋日里荷花依然娇艳绽放的画面,色彩鲜明,展现出生命的活力。“草际露垂虫响遍”,从视觉和听觉角度,细腻地刻画了秋夜的景象,草际露珠晶莹,虫鸣声声,营造出静谧而富有生机的氛围。“珠帘不下留归燕”,词人因怜惜归燕,而不放下珠帘,体现出其细腻的情感与对自然生命的关爱。上片通过对秋风、荷花、草际、归燕等景物的描写,以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秋日图景,借景抒情,表达出词人对秋景的喜爱与内心的闲适。下片:“扫掠亭台开小院。四坐清欢,莫放金杯浅。龟鹤命长松寿远。阳春一曲情千万。”“扫掠亭台开小院”,描绘出词人清扫亭台,开启小院设宴的情景,展现出一种生活的仪式感。“四坐清欢,莫放金杯浅”,劝诫宾客尽情欢饮,莫要辜负美酒,传达出一种享受当下、及时行乐的情感。“龟鹤命长松寿远”,以龟鹤、青松象征长寿,表达出对宾客的美好祝愿。“阳春一曲情千万”,借弹奏高雅的“阳春”曲,寄寓了词人深厚的情谊。下片通过对宴饮场景的描写,直抒胸臆,将欢愉之情、祝福之意表达得淋漓尽致,展现出词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豁达的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王安石《胡笳十八拍十八首其十三》

下一篇:宋·欧阳修《玉楼春·题上林后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