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ú
zuì

朝代:宋作者:晏殊浏览量:2
rǎn
rǎn
wèi
bīn
xiāo
xiāo
chén
wài
姿
néng
fēng
zhí
zuì
zhōng

译文

渭水之滨的竹子生长得繁茂葱郁,有着超脱尘世的潇洒姿态。如果能够以栽种培育为乐,又何必要在醉中移植呢。

逐句剖析

"苒苒渭滨族":渭水之滨的竹子生长得繁茂葱郁,

"萧萧尘外姿":有着超脱尘世的潇洒姿态。

"如能乐封殖":如果能够以栽种培育为乐,

"何必醉中移":又何必要在醉中移植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竹醉日》是北宋晏殊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以竹子为吟咏对象,通过对竹子生长状态和姿态的描写,表达了对竹子的喜爱以及对培育事物的思考。首句“苒苒渭滨族”描绘了渭水之滨竹子繁茂生长的景象,“苒苒”一词生动地表现出竹子生长得生机勃勃。第二句“萧萧尘外姿”则刻画了竹子超脱尘世的潇洒姿态,“萧萧”给人一种清幽、高洁的感觉。后两句“如能乐封殖,何必醉中移”则从培育竹子的角度出发,提出如果能乐于培育养护竹子,就不必在醉中移植它,蕴含着对事物自然生长和培育方式的思考。全诗语言简洁,意境清幽,体现了晏殊诗歌婉约的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晏殊(991~1055),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官至翰林学士、右庶子。仁宗朝,累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后任河南府兼西京留守。卒谥元献。晏殊是宋代文学大家,与其子晏几道并称“二晏”,与欧阳修并称“晏欧”。晏殊的词继承了花间派的传统,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代表作品有《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著有《元献遗文》《珠玉词》《类要》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苒苒渭滨族,”“苒苒”描绘出竹子生长得繁茂、生机勃勃的样子,“渭滨族”点明了竹子的生长地点是渭水之滨,让读者能够感受到竹子生长的环境和态势,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清幽、生机盎然的氛围。“萧萧尘外姿。”“萧萧”给人一种清幽、高洁的感觉,“尘外姿”则突出了竹子超脱尘世的潇洒姿态,进一步刻画了竹子的形象,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竹子的高雅品质。“如能乐封殖,”从培育竹子的角度出发,提出如果能乐于培育养护竹子,“乐”字体现了培育者对竹子的喜爱和用心,强调了培育的重要性和乐趣。“何必醉中移。”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观点,认为不必在醉中移植竹子,暗示了自然生长和培育的重要性,使诗歌的主题得到了升华,也体现了诗人对事物发展的深刻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张镃《连朝》

下一篇:宋·无名氏《寿延长破字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