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帘幕卷轻霜":清晨卷起结着点点薄霜的幕帘。
# 轻霜:薄霜,表明时节已是初秋。,帘幕:一作珠帘绣幕。
"呵手试梅妆":呵暖双手试梳新式梅花妆。
# 试梅妆:谓试着描画梅花妆。梅妆,“梅花妆”的省称。梅花妆是一种美妆,始于南朝宋寿阳公主。
"都缘自有离恨":都因为内心有太多离愁别恨,
# 离恨:因别离而产生的愁苦。,缘:因为。
"故画作远山长":所以把双眉画得像远山那么长。
# 远山:指远山眉。形容把眉毛画得又细又长,有如水墨珈的远山形状。比喻离恨的深长。
"思往事":回想如烟往事,
"惜流芳":痛惜流逝的年华,
# 流芳:流逝的年华。芳:一作光。
"易成伤":让人更加伤感。
# 易成伤:一作恨难忘。
"拟歌先敛":准备唱歌的时候先敛容不欢,
# 敛:收敛表情。,拟:一作未。
"欲笑还颦":将笑之时,也还带恨含颦,
# 颦:皱眉,忧愁的样子。
"最断人肠":这日子最令人痛断肝肠。
# 断人肠:悲痛之极,谓之断肠。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章“明道”“致用”,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与曾巩并称“欧曾”。其诗颇受李白、韩愈影响,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与梅尧臣并称“欧梅”。其词婉丽,与晏殊并称“晏欧”。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编有《集古录》,著有《六一诗话》。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朋党论》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闺怨题材的词。描绘了清晨闺中女子卷帘见霜后呵手试梅妆,因心怀离恨而将眉画作远山长的情景,又通过女子回忆往事、惋惜流芳,以及“拟歌先敛,欲笑还颦”的细节,表达了闺中女子被离恨萦绕,对时光流逝深感伤怀的复杂情感。
2. 写作手法
借物抒情:借女子将眉画作“远山长”,把心中深长的离恨寄托于眉形,以眉这一具体事物抒发抽象的情感,使离恨具象化。细节描写:“拟歌先敛,欲笑还颦”通过对女子唱歌前先收敛神情、欲笑时却仍皱着眉头的细微神态动作进行刻画,细腻且生动地展现出她内心被离恨所扰,即使强颜欢笑也难掩愁绪的复杂心境。烘托:开篇“清晨帘幕卷轻霜”描绘出清晨卷帘见霜的清冷环境,烘托出闺中女子内心的孤寂与淡淡的哀愁,为全词奠定了忧伤的情感基调。
3. 分段赏析
欧阳修的词作,风格与他的诗文大相径庭。其词谈不上肆意放纵,却尽显洒脱随性。因而,他的词中不乏对男女情长的细腻描绘,或展现儿女情态的生动笔触,且大多写得极为出色,由此可见,他绝非刻板守旧之人。此词以“眉意”为题,聚焦于眉。在古代,女子化妆时,画眉堪称关键环节,眉式多样,故而古人常用“蛾眉”指代美丽女子。早在《诗经・卫风・硕人》里,便有“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般对美人的精彩描摹;屈原在《离骚》中,也留下“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的诗句;后世诗文中,类似表述更是数不胜数。此词借描绘女子的生活片段,即冬日清晨起床梳妆的场景,倾诉了一位女子的离愁别恨,将其内心的痛苦与苦闷展露无遗。上片以叙事为主,围绕画眉展开。首句点明时间,次句运用素描手法,勾勒出一幅画眉图;后两句则揭示女主人公因满心愁苦哀怨,画出的眉如远山般悠远细长。下片转为抒情,着重刻画蹙眉之态。开篇三句,女主人公回忆往昔,感慨青春易逝,流露出浓浓的伤感;结尾三句,生动展现了她伤心欲绝、肝肠寸断的模样。全词语言浅白,却蕴含着深沉情感,篇幅短小,意味却悠长,对人物眉目的刻画精妙绝伦,入木三分。上片叙事画眉。“清晨帘幕卷轻霜”,这句环境描写,勾勒出冬日清晨寒气逼人的景象。“呵手试梅妆”,恰似用素描勾勒出一幅画面:冬日清晨,女主人公临镜梳妆,因寒冷呵气暖手,而后精心在额上描绘梅花妆。“帘幕卷”暗示她已起身,尽管时间尚早却要梳妆,足见其日常生活的艰辛。“轻霜”点明气候微寒,她因微寒呵手,尽显娇弱之态,也侧面反映出迫于生计的无奈。“试梅妆”则凸显出她的灵秀美丽。后面两句写她因心中满是离愁别恨,故而特意将眉画得如远山般修长。古人常用山水象征别离,眉黛修长,恰似水阔山长。以远山喻美人之眉,由来已久。托名汉伶玄所著的《飞燕外传》中,就有“女弟合德入宫,为薄眉,号远山黛”的记载。这两句极为精妙。女子画长眉本属寻常。唐明皇在《好时光・宝髻偏宜宫样》中曾言“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长”,可见长眉是美的象征。将眉画成“远山长”也并不稀奇。唐代张泌《妆楼记》记载,唐明皇避“安史之乱”至成都后,曾命画工创作《十眉图》,即十种眉式。明代杨慎在《丹铅续录・十眉图》中归纳出鸳鸯眉、远山眉、五岳眉等十种眉式,“远山眉”便是其中之一。托名刘歆的《西京杂记》卷二提及“(卓)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晏几道在《生查子・远山眉黛长》里形容李师师“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可见“远山眉”是一种淡雅细长的眉妆,十分好看。从歌女对镜梳妆、顾影自怜的举动,尤其是画“远山长”眉的细节中,能够洞察她内心的孤寂愁苦以及对爱情的向往。词人的高明之处在于融情于景,将画“远山眉”与思念之人巧妙相连,并非因其好看,而是“都缘自有离恨”。下片转入抒情,刻画蹙眉。上片提及思人,下片自然过渡到“思往事,惜流芳,自成伤”。从女子的举止、神情中,词人捕捉到她的感伤情绪,想必她正沉浸于对过往难以追回之事的回忆,惋惜着匆匆流逝的青春年华,内心悲痛万分。这三句成功地对女主人公进行心理刻画,寥寥数语便将她内心的痛苦与哀伤展现得淋漓尽致。结尾三句“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生动鲜活地刻画出女主人公为生计所迫,虽无法获得幸福生活,却不得不卖唱的痛苦心境。道出了她因无法主宰自己命运,只能让美好年华在强颜欢笑中虚度的凄凉与悲苦,将一个满心愁绪却又不得不故作欢颜的女子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由于她满心伤感,处处皆愁,所以唱歌之前,先收敛面容,难展欢颜;欲笑之时,仍带着愁绪与哀怨。她内心的情感自然流露于外在神态,旁人观其外表便能知晓内心,如此情状,最能引得知心之人怜爱,令人为之黯然神伤,乃至肝肠寸断。末句“最断人肠”隐含着作者的深切同情,语言简洁却意味深长,极为传神。这首词既有对环境的细腻渲染,又有情感的起伏转折,不仅情感真挚,且韵味悠长。词中,作者塑造出一位娇柔羞涩、多愁善感、聪慧多情的少女形象。这些特质,作者并未正面点明,而是通过侧面暗示,让读者从少女的梳妆、歌态、颦笑中去想象,使她的形象跃然纸上、栩栩如生,足见词人丰富的生活体验与深厚的艺术功力。
4. 作品点评
纵观全词,其语言质朴无华,却饱含深厚情感,篇幅简短,却韵味悠长。词人以看似平实的语句,深刻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专制。欧阳修凭借敏锐的洞察力,真切地体悟到贫苦大众的生活境遇,将底层人民生活中的悲欢离合凝于笔端,融入诗词之中,其悲悯情怀展露无遗。而这,也恰恰是该词能够深深打动读者,引发强烈情感共鸣的关键所在。
# 即有很,亦何与画眉事?以画眉作使性事,真是儿女性格也。
清金圣叹《金圣叹全集》卷六
# 纵画长眉,能解离恨否?笔妙,能于无理中传出痴女子心肠。
清陈廷焯《词则·闲情集》卷一
下一篇:宋·程垓《忆秦娥·情脉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