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上游人逐画船":堤上踏青赏春的人随着画船行走,
# 逐:随着。
"拍堤春水四垂天":春水碧波荡漾,不断击打着堤岸;天幕四垂,远远望去,水天相接。
# 四垂天:天幕仿佛从四面垂下,此处写湖上水天一色的情形。,拍:不断击打。
"绿杨楼外出秋千":湖畔绿杨掩映的小楼中,传来笑语喧闹声,仿佛看到了秋千上娇美的身影。
# 绿杨楼外出秋千:王维《寒食城东即事》诗:“蹴踘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冯延巳《上行杯》词:“柳外秋千出画墙。”
"白发戴花君莫笑":莫要笑话满头白发的老翁还头戴鲜花,
# 戴花:在头上簪花。
"六幺催拍盏频传":我随着委婉动听的《六幺》琵琶曲调,频频交杯换盏。
# 六幺:又名绿腰,唐时琵琶曲名。幺:一作么。
"人生何处似尊前":人生什么时候能像饮酒一样惬意轻松,不必太多愁苦!
# 尊:同樽,古代的盛酒器具。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章“明道”“致用”,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与曾巩并称“欧曾”。其诗颇受李白、韩愈影响,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与梅尧臣并称“欧梅”。其词婉丽,与晏殊并称“晏欧”。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编有《集古录》,著有《六一诗话》。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朋党论》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词作。这首词描绘了颍州西湖的热闹场面,表达了词人对过去治颍州时留下的思念和惋惜之情。
2. 写作手法
反衬:以乐景衬哀情,词的上片“堤上游人逐画船”,描绘出一幅堤岸上游客熙熙攘攘、追逐画船的热闹场景,本应是令人愉悦欢快的景象,但结合词人此时的心境,却以这热闹来反衬他内心的孤独与落寞。因为曾经的颍州如今已物是人非,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词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以及当下的惆怅之感,使哀情在乐景的映衬下更显深沉。虚实结合:从整体来看,上片的热闹场景可视为虚写,是词人记忆中或想象中曾经颍州的繁盛之景,而他的思绪实则游走于这虚景之中,下片则将思绪拉回现实,通过“绿杨楼外秋风转”一句,以眼前的绿杨、秋风等实景,进一步渲染了当前的孤寂氛围,虚实相互交织,使整首词既有丰富的层次感,又能让读者深刻体会到词人情感的复杂性,从记忆中的美好到现实的落寞,在虚实之间过渡自然,情感表达也更为细腻深入。用典:虽未明确出现典故,但“绿杨楼外秋风转,谁知我是扬州路”一句,化用了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中的“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以及“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等诗意所蕴含的那种对远方友人、旧地的思念之情。通过这种化用,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颍州的不舍,如同杜牧诗中对扬州的牵挂一般,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抒情更加委婉且富有深意。
3. 分段赏析
上片“堤上游人逐画船”,描绘的是堤岸上踏青赏春之人随着画舫流动的景象。一个“逐”字,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游人多如织锦、熙熙攘攘、喧闹沸腾的盛况。“拍堤春水四垂天”,则是对眼前景色的描摹:融融春水,浩渺无边,不断地轻抚着堤岸;抬头仰望,天幕低垂四周,远远望去,水天融为一体,辽阔无垠。第三句“绿杨楼外出秋千”,勾勒出美景中人们的嬉戏画面。其中的“出”字可谓神来之笔。这个“出”字,将秋千以及打秋千的人凸显出来,有着画龙点睛的妙处,让人们仿佛隐隐约约听到从绿杨掩映的临水人家传来的欢声笑语,仿佛瞧见秋千上婀娜多姿的娇影。如此一来,在这清幽秀美的景色里,平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下片“白发戴花君莫笑”,其中“白发”,是词人自指。如此高龄的老人头戴鲜花,自己毫不觉可笑,也不怕他人非议,活脱脱地呈现出他狂放不羁、乐而忘形的神态。下句“六幺催拍盏频传”与上句对仗工整却又不失灵动,让人浑然不觉。“六幺”也就是“绿腰”,乃是曲调名。“拍”,即歌的韵律节拍。此句生动形象地刻画出画船上管弦急促、乐声阵阵、频频举杯、觥筹交错的热闹场景。结尾句“人生何处似尊前”,虽说是议论之语,却是作者情感的升华,蕴含着凄怆沉郁之感,耐人细细品味。
# 不惟调句宛藻,而造理甚微,足唤醒人。
明杨慎《草堂诗余》(卷一)
# 一“出”字亦后人着意道不到处,未苟达人之言。
明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
# 欧阳旧有春日词云:“绿杨楼外出秋千”,前辈叹赏,谓止一‘出’字是着力道不到处,他日咏秋千作《浣溪沙》云:‘云曳香绵彩柱高,绛旗风飐出花梢。’予谓虽同用‘出’字,然视前句,其风致不侔。
明陈霆《渚山堂词话》(卷二)
# “楼上晴天碧四垂”,本韩侍郎“泪眼倚楼天四垂”。不妨亚佳。欧文忠“拍堤春水四垂天”,柳员外“目断四天垂”,皆本韩句而意致少减。
清王士禛《花草蒙拾》
# 按第一阕写世上儿女多少得意欢娱,第二阕写老成意趣,自在众人喧嚣之外,末句写无限凄怆沉郁,妙在含蓄不尽。
清黄蓼园《蓼园词选》
# 欧九《浣溪沙》词:“绿杨楼外出秋千”,晁补之谓“只一出字,便后人所不能道。”余谓此本于正中(冯延巳)《上行杯》词:“柳外秋千出画墙”,但欧语尤工耳。
清王国维《人间词话》
上一篇:宋·陆游《金错刀行》
下一篇:宋·赵佶《燕山亭·北行见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