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ǎn
lán
huā
·
·
yīng
chū
jiě

朝代:宋作者:苏轼浏览量:3
yīng
chū
jiě
zuì
shì
nián
chūn
hǎo
chù
wēi
cǎo
yáo
kàn
jìn
què
xiū
zuì
dǎo
huā
kàn
kāi
rén
lǎo
dài
chūn
huí
diān
dǎo
hóng
yīng
jiàn
绿
tái

译文

黄莺开始啼鸣,这正是每年春天最美好的时光。细雨绵绵,轻柔得如同酥油一般,那刚刚长出的春草,远看一片嫩绿,近看却仿佛消失了。不要推辞这美酒,让自己醉倒在这春光里吧,不要等待着春离开大自然,否则将是落花纷乱地夹杂着绿苔而失去春的魅力。

逐句剖析

"莺初解语":黄莺开始啼鸣,

# 语:这里指莺鸣,娇啼婉转,犹如说话。,解:能、知道。,初:刚刚。

"最是一年春好处":这正是每年春天最美好的时光。

# 最是一年春好处:正是一年中最好的春光。语出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最,犹正,恰。

"微雨如酥":细雨绵绵,轻柔得如同酥油一般,

# 酥:酥油。

"草色遥看近却无":那刚刚长出的春草,远看一片嫩绿,近看却仿佛消失了。

# 近却无:近看什么色彩见不到。

"休辞醉倒":不要推辞这美酒,

# 休辞:不要推托。

"花不看开人易老":让自己醉倒在这春光里吧,

"莫待春回":不要等待着春离开大自然,

# 莫待春回:不要等待着春离开大自然。

"颠倒红英间绿苔":否则将是落花纷乱地夹杂着绿苔而失去春的魅力。

# 间:夹杂着。,红英:落花。,颠倒:纷乱。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乃北宋文豪苏轼所作的一首词章。词之上阕,起始于黄莺之啼鸣,喻示初春之佳期,将绚烂春光景致,犹如画卷般细腻勾勒。转至下阕,则劝勉世人珍惜春光,趁花儿烂漫之时尽情观赏,莫待春逝花落,与青苔交织成一片凋零之景,彼时春意已阑珊。此词文笔清新脱俗,用词精准至极,巧妙捕捉春草初萌之际,自远近各异之视角望去,所展现的多样景致,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减字木兰花》约作于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二月。苏轼(号东坡)正值青春年华,二十八岁。彼时,他因蒙受皇恩,被调任为大理寺寺丞。在前往新职的旅途中,东坡途径宝鸡,心中涌起旧日情怀,决定再次探访终南山这一胜地。得知恩师重游终南的消息后,苏轼之弟苏辙(字子由)满怀思绪,挥毫写下《闻子瞻重游终南山》一诗。东坡收到此诗后,心中感怀,遂依原诗之韵脚,和诗一首,并创作了这首《减字木兰花》作为回应,寄情于词,遥寄给远方的子由。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以惜时为题材的词,是苏轼重游终南山后,依其弟苏辙寄来的诗韵所作的一首词,描绘了初春美景并劝人珍惜春光。

2. 写作手法

寓情于景:苏轼在描写初春美景的同时,也寓情于景,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赞美。他通过对莺声、春雨、草色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稍纵即逝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的态度。对比:词的下片通过“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与“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的对比,强调了时间的宝贵和生命的短暂。景物描写:词的上片通过“莺初解语”、“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等细腻的景物描写,生动展现了初春时节的生机与活力。黄莺的啼鸣标志着春天的到来,细雨绵绵滋润着大地,草色在远处看来一片嫩绿,而走近一看却又似乎消失不见,这些描写都充满了诗情画意。

3. 分段赏析

上片开篇两句即点明时令为初春:“莺初解语”,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而“最是一年春好处”则强调了初春在所有季节中的独特地位。紧接着的三四句细腻描绘了初春的美景:“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通过初春细雨滋润草根而转青色而转明丽这一细微变化,把如画的春光美景生动地描绘出来。特别是“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句,观察入微,描写逼真,远观草色似乎已转为青绿,而近看时却仍是黄色,这种细腻的差异描绘,不仅展现了初春的可贵,还巧妙地隐藏了时间的流转。下片“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是说不要借“醉倒”沉醉之故,而拒绝去看春花。不看春花,就意味着失去了花会给人的青春活力,意味着时光易逝,人走向衰老。这是最大的人生误区。“人生易老天难老”。东坡的言辞中同样也充满了人生哲理。苏轼曾言“人生何以易此乐,天下谁肯从我归”,在此情境下,我们或许可以将其改写为“人生何以易此乐,及时看花春永驻”,以强调珍惜当下,及时行乐的重要性。而“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一句,更是带有强烈的醒世意味,提醒人们不要等到春天离去,花儿凋零,红英与绿苔交织成一片衰败之景时,才后悔未曾好好享受春的美好。

4. 作品点评

《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这首词以绚烂多彩的笔触,精心勾勒出一幅初春时节生机盎然的绝美画卷。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巧妙地寄托了作者对青春时光的珍视与向往,引领读者一同沉浸于享受人生美好时光的无限风光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把早春美提炼为艺术美,描绘出一种素淡的、若有若无的、极难描摹的色彩,给读者以无尽的想象和美感趣味。

现代中原族史学术委员会秘书长谢钧祥《全宋词佳句精编》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释文珦《一身》

下一篇:宋·辛弃疾《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