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麋鹿性":我本来就像一只糜鹿,天生就喜欢自由自在,
"谅非伏辕姿":不喜欢被束缚在辕木下拉车。
"君如汗血马":你孔文仲却像一匹汗血宝马,
"作驹已权奇":从小就显得那么奇特非凡。
"齐驱大道中":本应并驾齐驱于大道,
"并带銮镳驰":华鞍銮铃纵情驰骋,
"闻声自决骤":闻声即奋蹄疾奔,
"那复受絷维":哪里还会受到绳索的羁绊呢?
"谓君朝发燕":原以为你清晨自燕地出发,
"秣楚日未攲":至楚地秣草喂马时天都还没有黑,
"云何中道止":但为什么你会在中途停下,
"连蹇驴骡随":和那些驴骡一起蹒跚前行呢?
"金鞍冒翠锦":你骑着金鞍翠锦装饰的骏马,
"玉勒垂青丝":玉勒上垂着青丝缰绳。
"旁观信美矣":旁观者皆赞华美,
"自揣良厌之":我却自忖,对此心生厌弃。
"均为人所劳":我们都被世俗所驱使,
"何必陋盐辎":但何必一定要追求那些浮华的东西呢?
"君看立仗马":你看那皇家仪仗马,
"不敢鸣且窥":虽然看起来威风凛凛,但它们不敢鸣叫,只能小心翼翼地窥视四周。
"调习困鞭捶":它们被训练得疲惫不堪,鞭子抽打得它们,
# 捶:箠。
"仅存骨与皮":只剩下骨头和皮。
"人生各有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
"此论我久持":我一直都坚持这个观点。
"他人闻定笑":虽然别人听了可能会笑,
"聊与吾子期":但我只希望你能理解。
"空斋卧积雨":我的空斋里已经下了很久的雨,
"病骨烦撑支":我的病骨都快被撑散了。
"秋草上垣墙":秋草爬上了墙头,
"霜叶鸣阶墀":霜叶在台阶上沙沙作响。
"门前自无客":门前一直没有客人来访,
"敢作扬雄麾":我哪敢像扬雄那样挥动麾扇呢?
"候吏报君来":但当我听说你要来的时候,我很高兴,
"弭节江之湄":就在江边等待你的到来。
"一对高人谈":和你这样的高人谈话,
"稍忘俗吏卑":让我暂时忘记了世俗的卑微。
"今朝枉诗句":今天你赠给我如此美好的诗句,
"粲如凤来仪":就像凤凰飞来一样绚烂。
"上山绝梯磴":你的诗句让我像登上了高山绝顶,
"堕海迷津涯":又像迷失在茫茫大海中找到了方向。
"怜我枯槁质":你怜悯我如枯槁般的身体,
"借润生华滋":用你的才情滋润我,让我焕发出新的生机。
"肯效世俗人":你不会像那些世俗人一样,
"洗刮求瘢痍":为了讨好别人而刻意雕琢自己的言辞。
"贤明日登用":我相信你总有一天会被朝廷重用,
"《清庙》歌缉熙":定会青史留名,歌颂你的伟绩。
"胡不学长卿":你为什么不学学长卿呢?
"预作《封禅词》":他也曾预写过封禅词,为皇帝歌功颂德。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1. 写作手法
比喻:诗中巧妙地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的性格与孔文仲的才华进行对比。例如,苏轼以“麋鹿”自比,表示自己自由散漫、不受拘束的性格;而以“汗血马”比喻孔文仲,形容其才华出众、意气风发。这种比喻手法使得诗歌形象生动,易于理解。对比:诗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如将孔文仲的才华与自己平凡的性格进行对比,将汗血马的自由与立仗马的拘谨进行对比,以及将山林隐士的淡泊名利与世俗之人的追求富贵进行对比。这些对比手法使得诗歌主题更加鲜明,突出了苏轼对自由、淡泊名利的向往和对世俗束缚的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