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ùn
shū
jiào
shòu
guān
suǒ
cáng

朝代:宋作者:苏轼浏览量:5
shí
cháng
xiào
wáng
kuài
shān
xīng
dāo
nián
què
ān
西
yàn
jiā
liù
zhǐ
èr
fēng
liú
guān
dāng
dài
ér
tóng
zhēng
yùn
qín
wáng
shí
lóng
fēi
shì
hào
wǎn
jiāng
shé
yǐn
shēng
bǎi
shì
guà
yǎn
shí
rén
miù
shuō
yún
gōng
shì
jiān
yǒu
niàn
shuí
qīng
shēn
zhàng
yóu
kān
rén
shēng
dāng
zhù
liǎng
dìng
xīn
kěn
wèi
wēi
zhī
sān
shí
nián
dàn
kǒng
fēng
shuāng
qīn
chǐ
齿
fēi
rén
rén
píng
yīng
wèi
qìng
léi
xiān
chǐ
shì
jiāng
zhèn
guī
guó
shù
huāng
yuán
chú
zuò
shū
jūn
jūn
xiào
dàn
lái
qín
qīng
luó
diǎn
biàn
便
yǒu
wàn
zào
shāo
sōng
chù
shǐ
使
jūn
jiàn
yǒng
níng
zhōng
dǎo
lóng
shè
liè
xián
qīng
qiě
měi
dào
yūn
lián
méi
xiù
lǐng
shuāng
huà
bìn
xiāng
yún
wěi
shí
wén
é
绿
qiān
jīn
qiú
suǐ
wén
jūn
shī
dāng
xiào
hán
chuāng
lěng
yàn
bīng
shēng
shuǐ

译文

昔日曾笑王羲之沉迷俗务,他因野鸭的腥味弄脏了刀和案几。晚年幸得庾安西(指庾信)的风骨,厌倦平庸之作,题诗六张纸。这两位风流人物名冠当代,却与儿童争执,显得有些可笑。秦王十八岁时已成就大业,但晚年却将书法比作蛇蚓,显得有些怪癖。我一生对万事都不在意,但世人却误以为我擅长书法。世间谁没有癖好呢?但过于执着于这些癖好是可悲的。人生短暂如几双木屐,岂能为小事动摇本心?我的墨足够用三十年,唯恐岁月催人老。不是人在磨墨,而是墨在磨人,瓶子还没空,但坛子却先感到羞耻。我打算归隐田园,亲自打理几亩荒地。写信给你别笑我,只需找些山禽简单的果子。一螺墨汁就足够了,何必烧那么多松木。你没看见永宁府中捣碎龙麝,奢华生活令人羡慕。妇女们画眉如山,发髻如云,香气扑鼻。听说有人得到五斛蛾绿,不惜花千金买獭髓。你读到这首诗一定会大笑,寒窗冷砚,冰水生寒。

逐句剖析

"异时长笑王会稽":昔日曾笑王羲之沉迷俗务,

# 王会稽:王羲之,因是会稽人,故称。,异时:前时。

"野鹜膻腥污刀几":他因野鸭的腥味弄脏了刀和案几。

"暮年却得庾安西":晚年幸得庾安西(指庾信)的风骨,

"自厌家鸡题六纸":厌倦平庸之作,题诗六张纸。

# 家鸡:庾翼用来比自己的字。

"二子风流冠当代":这两位风流人物名冠当代,

"顾与儿童争愠喜":却与儿童争执,显得有些可笑。

"秦王十八已龙飞":秦王十八岁时已成就大业,

"嗜好晚将蛇蚓比":但晚年却将书法比作蛇蚓,显得有些怪癖。

"我生百事不挂眼":我一生对万事都不在意,

# 挂眼:碍眼,不顺眼。

"时人谬说云工此":但世人却误以为我擅长书法。

"世间有癖念谁无":世间谁没有癖好呢?

"倾身障簏尤堪鄙":但过于执着于这些癖好是可悲的。

# 障簏:用晋祖约事。祖约性好财。有人访他,他正理财物,怕客所见,以身障筐。

"人生当著几两屐":人生短暂如几双木屐,

"定心肯为微物起":岂能为小事动摇本心?

# 肯:哪肯。

"此墨足支三十年":我的墨足够用三十年,

# 支:使用。

"但恐风霜侵发齿":唯恐岁月催人老。

"非人磨墨墨磨人":不是人在磨墨,而是墨在磨人,

"瓶应未罄罍先耻":瓶子还没空,但坛子却先感到羞耻。

"逝将振衣归故国":我打算归隐田园,

# 故国:故乡。,振衣:抖衣上尘。

"数亩荒园自锄理":亲自打理几亩荒地。

"作书寄君君莫笑":写信给你别笑我,

"但觅来禽与青李":只需找些山禽简单的果子。

"一螺点漆便有余":一螺墨汁就足够了,

# 螺:墨的别名。

"万灶烧松何处使":何必烧那么多松木。

"君不见永宁第中捣龙麝":你没看见永宁府中捣碎龙麝,

# 捣龙麝:指捣麝香和墨为之。

"列屋闲居清且美":奢华生活令人羡慕。

"倒晕连眉秀岭浮":妇女们画眉如山,

"双鸦画鬓香云委":发髻如云,香气扑鼻。

# 委:聚集。

"时闻五斛赐蛾绿":听说有人得到五斛蛾绿,

# 蛾绿:即蛾绿螺,墨名。

"不惜千金求獭髓":不惜花千金买獭髓。

"闻君此诗当大笑":你读到这首诗一定会大笑,

"寒窗冷砚冰生水":寒窗冷砚,冰水生寒。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次韵答舒教授观余所藏墨》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诗歌,收录于《三苏选集》。这首诗以咏墨为题,通过丰富的典故和生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文人雅好、人生虚耗的深刻思考。诗中以“非人磨墨墨磨人”为核心,讽刺了文人对藏墨的痴迷,指出这种癖好不应成为人生的羁绊。苏轼通过对比文人的癖好与世俗的奢华生活,展现了对人生虚耗的无奈和对归隐田园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诗写于元丰元年秋日。诗中以“非人磨墨墨磨人”为核心,讽刺了文人对藏墨的痴迷,指出这种癖好不应成为人生的羁绊。苏轼通过丰富的典故和生动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虚耗的无奈和对归隐田园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用典:诗中大量运用典故,如“王会稽”指王羲之,“野鹜膻腥污刀几”用王羲之嫌弃他人书法如野鹜膻腥典故,“暮年却得庾安西,自厌家鸡题六纸”涉及庾翼与王羲之书法相关故事,“秦王十八已龙飞”说秦王嬴政年少成就霸业,晚年书法喜好被比作“蛇蚓”。这些典故丰富了诗歌内涵,借古人之事委婉表达观点,增添文化底蕴。借物抒情:以“墨”为核心,借藏墨、用墨相关之事,抒发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如“非人磨墨墨磨人,瓶应未罄罍先耻”,表面说墨与人的关系,实则感慨人常被外物所累,表达对人生中人与物关系的看法。

2. 分段赏析

开篇至“自厌家鸡题六纸”:苏轼开篇借王会稽(王羲之)曾被人以野鹜比作其书法,暮年又得庾安西(庾翼)认可,庾翼自厌家鸡(自家书法)而学王羲之之事,引发对文化名人在艺术喜好及成就上的感慨,为后文表达自己观点做铺垫。“二子风流冠当代”至“定心肯为微物起”:诗人评价王、庾二人虽为当代风流人物,却仍纠结于书法喜好,如同与儿童争愠喜。再以秦王为例,感慨人生喜好变化。随后表明自己对百事超脱,批判世人过度执着藏墨等癖好,认为不应为微小事物扰乱内心。“此墨足支三十年”至“瓶应未罄罍先耻”:提到自己所藏墨可用多年,担心岁月侵蚀自身,发出 “非人磨墨墨磨人”的感慨,强调不应被外物过度消耗,深化超脱外物的主题。“逝将振衣归故国”至结尾:表达自己将归隐田园,写信告知舒教授不要嘲笑,只需寻找来禽、青李等书法帖,认为少量好墨便足够,何必耗费大量松木烧墨。最后想象舒教授读诗反应,以幽默笔触结束全诗。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轼《薄薄酒二首其一》

下一篇:宋·曾觌《青玉案·蒲葵佳节初经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