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日花光乱":绚丽的花光令人目眩神迷,
"东风酒浪深":东风吹拂,杯中酒泛起层层浪纹,似春情深深。
"天边为客恨":上天怎知我漂泊为客的愁恨,
"老去惜春心":人渐老去,更珍惜这美好的春光,眷恋之心愈深。
"起舞狂犹在":我虽仍能起舞,狂放之态还在,
"悲歌病不禁":但唱起悲歌时,却因体弱难以承受。
"高楼见千里":登上高楼能眺望千里之遥,
"不醉莫登临":若不喝醉,就千万别登楼凭临,怕那无尽的愁绪将人淹没。
北宋中晚期重要的文学家
张耒(1054~1114),北宋文学家。字文潜,号柯山,世称宛丘先生,楚州淮阴(今属江苏淮安市淮阴区)人。熙宁进士,曾任太常少卿等职。张耒是苏辙的弟子,与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并称为“苏门四学士”。他的诗多关怀现实、同情人民之作,颇受白居易、张籍影响。诗风以平易自然、流丽明快见长,很少使用硬语僻典,但部分作品琢炼不够,显得粗率质直。词作不多,今存词六首,词风柔情深婉,与秦观词相近。著有《张右史文集》《柯山词》等。
1. 分段赏析
“迟日花光乱,东风酒浪深”,开篇描绘春日之景。“迟日”点明春日昼长,阳光温暖。“花光乱”生动展现出春日繁花似锦,五彩斑斓的光芒令人目眩神迷,给人一种热闹且绚烂的视觉感受。“东风酒浪深”则将春风吹拂下,杯中酒泛起层层波浪的情景呈现出来,这里的“酒浪深”既实写酒的状态,又仿佛暗示着诗人内心如酒般翻涌的情感。此联借景抒情,通过对春日美好且充满活力景象的描写,为后文情感的抒发埋下伏笔,同时也营造出一种既欢快又略带惆怅的氛围。“天道为客恨,老去惜春心”,这一联直接抒发情感。“天道为客恨”,诗人感慨上天似乎并不理解自己漂泊为客的愁恨,将自己客居他乡的孤寂与无奈直白道出,蕴含着对命运的一种喟叹。“老去惜春心”则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对春天愈发珍惜。人在暮年,更能体会时光的易逝,春天的美好短暂而珍贵,这种惜春之情,实则是对生命流逝的一种感伤,与前句的客居之恨相互交织,深化了诗歌的情感内涵。“起舞狂犹在,悲歌病不禁”,此联刻画诗人自身状态。“起舞狂犹在”,说明诗人虽已老去,但内心仍保留着年轻时的狂放不羁,还能凭借起舞来展现自己的豪情。然而,“悲歌病不禁”却笔锋一转,指出当诗人想要悲歌一曲抒发内心感慨时,却因体弱多病而难以承受。“狂犹在”与“病不禁”形成鲜明对比,生动地表现出诗人身体逐渐衰弱但内心仍有壮志豪情的矛盾状态,进一步强化了诗歌中那种无奈与悲凉的情绪。“高楼见千里,不醉莫登临”,尾联以劝诫之语收束全诗。登上高楼能够眺望千里之遥的景色,但诗人却劝自己“不醉莫登临”。因为登高望远,极目千里,更容易引发内心的愁绪,而此时唯有醉酒,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麻痹自己,减轻那无尽的客居之愁与暮年之伤。这一联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推向高潮,以一种看似豁达实则无奈的口吻,让读者深刻感受到其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同时也给全诗增添了一抹浓重的悲凉色彩。
上一篇:宋·王安石《题张司业诗》
下一篇:宋·黄裳《减字木兰花·竞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