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uì
gāo
lóu
·
·
jiù
shí
xīn
shì

朝代:宋作者:程垓浏览量:3
jiù
shí
xīn
shì
shuō
zhuó
liǎng
méi
xiū
cháng
de
píng
jiān
yóu
xiāng
qún
luó
táo
huā
àn
shān
qīng
shàn
xìng
huā
lóu
fān
xíng
fān
zuì
fān
liú
shuí
liào
chūn
fēng
chuī
duàn
yòu
shuí
liào
zhāo
yún
fēi
sàn
tiān
lǎo
hèn
nán
chóu
fēng
ér
jiě
zhī
rén
yàn
ér
jiě
shuō
rén
chóu
jiù
qíng
huái
怀
xiāo
jìn
shí
xiū

译文

往昔心事,提起来便羞红双颊。总记得,曾与你并肩同游。你身着浅黄裙裾丝袜,我穿着轻薄衣衫执扇。几度同游,几度醉,几回相留难分手。怎料,春风骤歇情缘断。又是谁能料到,更惊朝霞散尽欢愉收。苍天易老,离恨却难休。蜂儿不懂人间苦楚,燕儿不解心底忧愁。旧日情思,萦绕心头,何时方能罢休?

逐句剖析

"旧时心事":往昔心事,

"说著两眉羞":提起来便羞红双颊。

# 著:一作着。

"长记得、":总记得,

"凭肩游":曾与你并肩同游。

# 凭肩:肩靠着肩,形容极为亲密的样子。

"缃裙罗袜桃花岸":你身着浅黄裙裾丝袜,

# 罗袜:丝袜。,缃裙:浅黄色的裙子。

"薄衫轻扇杏花楼":我穿着轻薄衣衫执扇。

"几番行":几度同游,

"几番醉":几度醉,

"几番留":几回相留难分手。

"也谁料、":怎料,

"春风吹已断":春风骤歇情缘断。

"又谁料、":又是谁能料到,

"朝云飞亦散":更惊朝霞散尽欢愉收。

# 朝云:朝云暮雨的略语,象征爱情生活。语出宋玉《高唐赋序》:“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天易老":苍天易老,

"恨难酬":离恨却难休。

"蜂儿不解知人苦":蜂儿不懂人间苦楚,

"燕儿不解说人愁":燕儿不解心底忧愁。

"旧情怀":旧日情思,

"消不尽":萦绕心头,

"几时休":何时方能罢休?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最高楼·旧时心事》是南宋词人程垓倾情创作的一首抒发相思之苦的闺怨词。全词以青楼歌女为抒情对象,字里行间饱含着对那位钟情女子的深情眷恋。上片以细腻笔触追忆昔日缠绵,生动再现了词人与伊人并肩同游的旖旎时光,醉心于那段甜蜜醉人的爱情岁月。下片转以深沉笔调抒发今昔之叹,追昔抚今间满溢着对往日欢情如烟云般消散的无限怅惘。整首词情意缠绵,自怜自艾的情感基调中又透露出一丝苦涩,生动折射出封建时代文人畸形的情爱生活及由此产生的复杂心理,堪称一曲哀感顽艳、令人肝肠寸断的青楼恋歌。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词人

程垓(1133?~?),南宋词人。字正伯,号书舟,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正辅之孙。以词名当世,其词多写羁旅行役、离愁别绪,情意凄婉,长调工丽潇洒。代表作品有《满庭芳》《摸鱼儿》《酷相思》等。著有《书舟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词具体创作年份已不可考。据《词苑丛谈》记载,程垓早年客居成都时,曾与一位锦江歌伎倾心相爱,离别之际曾作《酷相思》(月桂霜林寒欲坠)寄托离思。这首《最高楼·旧时心事》正是他多年后追忆旧情的感怀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最高楼·旧时心事》是南宋词人程垓创作的恋情词,属于婉约词范畴。全词以追忆与恋人往昔情事为主线,上片勾勒出春日携手游赏的甜蜜场景,下片借自然意象隐喻爱情消逝,将无法言说的愁绪投射于物象,最终以“旧情怀,消不尽,几时休”收束全篇,形成首尾呼应的情感闭环。抒发愈见离别之苦和怨思之深。

2. 写作手法

虚实结合:上片“凭肩游""缃裙罗袜桃花岸”等句实写昔日游乐场景,“几番行,几番醉,几番留”虚写离别情状;下片“春风吹已断""朝云飞亦”则借物象虚写内心愁苦。开门见山:“旧时心事,说着两眉羞”直抒胸臆,开篇即点明主旨。旧时二字定下回忆基调,两眉羞三字勾勒出当年情态,既含羞涩又带甜蜜。这种直陈手法使全词情感基调明确,使读者立即进入词人所营造的回忆氛围中。对比:“缃裙罗袜桃花岸,薄衫轻扇杏花楼”与“春风吹已断,朝云飞亦散”形成鲜明对比。昔日桃花岸畔的温柔缱绻与今日爱情消逝的无奈形成强烈反差。将爱情的热烈与破灭后的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深化了全词的情感张力。

3. 分段赏析

上片以“旧时心事,说着两眉羞”开篇,直抒胸臆,道出了全篇主旨。“旧时”二字定下回忆之调,为全词奠定时空基础。“两眉羞”三字尤见匠心,将当时情愫的纯真与羞涩以神态勾勒而出,既是爱情初萌的娇羞,又似回忆时的难为情。此种直抒胸臆法,开宗明义,深得词家起句之法。以下以“长记得”引出两大主题——游乐与离别,二者一喜一悲,概括了爱情的全过程。游乐一段,词人以“凭肩游”三字勾勒恋人亲密姿态,画面温馨动人。“缃裙罗袜桃花岸,薄衫轻扇杏花楼”两句,如工笔画般细腻描摹:春日桃花灼灼,碧波荡漾处,红裙女子轻移莲步;杏花楼头,薄衫佳人手持轻扇,风姿绰约。此二句如电影镜头般展现当日欢愉场景,春意盎然与人物倩影相映成趣,通过外在形貌的细腻描摹,将人物娇美姿态与词人内心柔情纤毫毕现。离别一段,作者妙用三个“几番”的三字句:“几番行,几番醉,几番留”,如三组蒙太奇镜头,将离别场景高度浓缩。行则两情依依,醉则不忍分离,留则依依不舍。“几番”二字,强调这种离别之痛苦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反复上演,将瞬间离别的痛苦绵延为绵长时间中的持续煎熬。此种写法,相较于直白的“执手相看泪眼”,更显词人内心的千回百转与缠绵悱恻。作者虽未直言相思之苦,而情已溢于言表。综观上片,无论游乐还是离别,词人始终聚焦于人物形象的刻画:“缃裙罗袜”写佳人,“醉”、“留”绘词人自身。一写佳人倩影,一抒己之眷恋,生动展现出恋人之间难分难舍的深情。特别是离别场景中,词人不写泪眼相对,而写“几番行”的无奈,“几番醉”的逃避,“几番留”的执着,这种以行为写心理的笔法,更为含蓄深沉。下片起笔即现转折,以“也谁料”、“又谁料”的反复感叹,道出了事与愿违的命运捉弄。昔日的春风与朝云,喻指爱情的美好,而“春风吹断”、“朝云飞散”则喻示爱情的破灭。这种自然意象的运用,使爱情悲剧增添了几分诗意的凄美。昔日的欢情宛在眼前,而今却如烟云般消散,形成强烈对比,令人不胜唏嘘。“天易老,恨难酬”承上启下,总结爱情悲剧的同时,引出下文无尽愁苦。“天易老”不仅暗含时光流逝之意,更隐喻容颜易改、爱情难驻的双重悲凉。此句既是转折处的情感提顿,又是全词情感脉络的重要节点,将上片之回忆与下片之感慨自然衔接。“蜂儿”、“燕儿”两句,借蜂燕不能言说心事,喻指自身愁苦无处倾诉,即便倾诉,亦不为他人所理解。词人以物拟人,婉转动人。蜂燕尚能传情,人却无能为力,更显孤独无助。这种无法言说的痛楚,与上片甜蜜回忆形成强烈反差,将内心之苦推向极致。结句“旧情怀,消不尽,几时休”,既是词眼,也是全词情感的凝练总结。既与起首“旧时心事”遥相呼应,使首尾圆合,结构完整;又以重笔作结,余韵悠长。“消不尽”三字道尽心头郁结,无法释怀;“几时休”三字抒发无尽期盼,何时方能结束这种痛苦?此种结句,深得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之妙,将离愁别恨表现得淋漓尽致,令读者感同身受。下片情感层层递进,由事与愿违的惊诧,到时光易逝的感慨,再到无处倾诉的孤独,最后归于永远无法解脱的愁苦。此种情感脉络,清晰可辨,又浑然天成,无雕琢之痕。

4. 作品点评

此词在艺术表现上确有独到之处,其佳处往往见于对句的锤炼。然而平心而论,该词并非尽善尽美,客观上存在两处明显不足:其一,创作手法稍显拘谨,所择取的生活场景较为局限,未能展现出更为广阔的生活画面;其二,语言风格略带曲化倾向。这两点缺憾,在"蜂儿不解知人苦,燕儿不解说人愁"这组对句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但总体而言,这些不足并未掩盖词作的艺术光辉,反倒在枝节处更显真情流露,终不失为词中上品。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调本流宕,故后片数语近似曲子,非作者之过。

清先著、程洪《词洁》卷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陆游《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下一篇:宋·朱熹李幼武撰《陈谏议教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