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é
hóng
yīng

朝代:宋作者:程垓浏览量:3
táo
huā
nuǎn
yáng
huā
luàn
lián
zhū
chūn
qiáng
bàn
cháng
tàn
fāng
xiào
píng
láng
jiān
hóng
wēi
chūn
xiāo
duǎn
cháng
duàn
lèi
hén
cháng
xiàng
dōng
fēng
mǎn
píng
qīng
wèn
xiāo
huā
xiè
chūn
guī
shí
lái

译文

桃花暖洋洋地开着。杨花纷乱地飘着。可惜朱红大门里,春天已过了大半。总记得,那年踏青的日子。笑着靠在你肩头,在红花绿叶间亲昵相依。珍惜啊,珍惜,真珍惜。春夜太短。离别的愁肠寸断。泪水总是被东风吹得满脸。托青鸟信使,带去消息。花儿谢了,春天也走了,你几时才能回来?思念啊,思念,常思念。

逐句剖析

"桃花暖":桃花暖洋洋地开着。

"杨花乱":杨花纷乱地飘着。

"可怜朱户春强半":可惜朱红大门里,春天已过了大半。

"长记忆":总记得,

"探芳日":那年踏青的日子。

"笑凭郎肩":笑着靠在你肩头,

"殢红偎碧":在红花绿叶间亲昵相依。

"惜惜惜":珍惜啊,珍惜,真珍惜。

"春宵短":春夜太短。

"离肠断":离别的愁肠寸断。

"泪痕长向东风满":泪水总是被东风吹得满脸。

"凭青翼":托青鸟信使,

"问消息":带去消息。

"花谢春归":花儿谢了,春天也走了,

"几时来得":你几时才能回来?

"忆忆忆":思念啊,思念,常思念。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折红英》是南宋词人程垓所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春日桃花为抒情载体,展现了词人对往昔情感的追思。词的上片以“桃花暖”“杨花乱”勾勒春日景象,接着由“朱户春强半”转入回忆,再现“笑凭郎肩,殢红偎碧”的昔日亲昵,“惜惜惜”直抒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惋惜。下片转写离别后的愁绪,“春宵短”“离肠断”道尽别后孤寂,“泪痕长向东风满”显相思之深;又托“青翼”探问归期,结句“忆忆忆”强化对恋人的绵长思念。全词以今昔对比,借叠字抒情,将眷恋与怅惘融入春日意象,情感真挚,余味隽永。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词人

程垓(1133?~?),南宋词人。字正伯,号书舟,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正辅之孙。以词名当世,其词多写羁旅行役、离愁别绪,情意凄婉,长调工丽潇洒。代表作品有《满庭芳》《摸鱼儿》《酷相思》等。著有《书舟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南宋时期,文人词创作颇为兴盛。程垓与陆游、范成大处于同一时代,他的词作继承了北宋周邦彦、李清照等人的婉约词风。这首《折红英・桃花暖》便创作于其中年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叠字:上下片的结句“惜惜惜”、“忆忆忆”以叠字收尾,前者强化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惋惜,后者直抒绵长思念,使情感表达更强烈、真切,余韵悠长。

2. 分段赏析

上片以春日景物起笔,“桃花暖。杨花乱”两句,既点明时节特征,桃花盛开带来暖意,杨花纷飞尽显缭乱,又暗合词人内心的情感基调:暖意中藏着对往昔的眷恋,纷乱里透着对时光的怅惘。“可怜朱户春强半”则由景及人,“朱户”点出回忆中的居所,“春强半”(春色已过大半)既写眼前春光将逝的实景,也为后文“惜”字做了铺垫,暗含对美好时光易逝的叹惋。接着转入回忆,“长记忆。探芳日”直抒胸臆,点出最难忘怀的是同游赏春的日子。“笑凭郎肩,殢红偎碧”两句,以简练的动作描写勾勒出昔日亲昵场景:女子笑着倚靠在爱人肩头,在红花绿叶间相依相偎(“殢”含娇柔依偎之意)。这一画面鲜活温馨,将春日里的甜蜜情愫具象化。结句“惜惜惜”三字叠用,收束上片。此处的“惜”,既是珍惜往昔共处的美好时光,也是惋惜春光将尽、甜蜜难再,情感直白而深沉,将对过往的珍视与不舍推向高潮。下片由回忆转入现实,情感基调由甜转苦。“春宵短。离肠断”两句,以“春宵短”反衬离别后的孤寂漫长,昔日共度的春夜总觉短暂,如今独处却只剩肝肠寸断的煎熬。“泪痕长向东风满”则以细节写悲情,泪水常被东风吹落,既呼应开篇的春日背景,又将无形的思念化为有形的泪痕,凸显相思之深。“凭青翼。问消息”中,“青翼”代指传信的青鸟,写出主人公试图打探对方消息的举动,可见思念之切。而“花谢春归,几时来得”则是对青鸟的追问,既扣合“春归”的时令,又将盼归之情与春光流逝的焦虑结合,问句中满是不确定的怅惘。结句“忆忆忆”三字叠用,与上片“惜惜惜”呼应,却将情感重心从“珍惜”转为“追忆”。这三个“忆”字,是对往昔探芳时光的反复回味,词人将绵长的思念与深切的期盼浓缩其中,余味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李石《捣练子·腰束素》

下一篇:宋·韩偓《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