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暖":桃花暖洋洋地开着。
"杨花乱":杨花纷乱地飘着。
"可怜朱户春强半":可惜朱红大门里,春天已过了大半。
"长记忆":总记得,
"探芳日":那年踏青的日子。
"笑凭郎肩":笑着靠在你肩头,
"殢红偎碧":在红花绿叶间亲昵相依。
"惜惜惜":珍惜啊,珍惜,真珍惜。
"春宵短":春夜太短。
"离肠断":离别的愁肠寸断。
"泪痕长向东风满":泪水总是被东风吹得满脸。
"凭青翼":托青鸟信使,
"问消息":带去消息。
"花谢春归":花儿谢了,春天也走了,
"几时来得":你几时才能回来?
"忆忆忆":思念啊,思念,常思念。
南宋词人
程垓(1133?~?),南宋词人。字正伯,号书舟,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正辅之孙。以词名当世,其词多写羁旅行役、离愁别绪,情意凄婉,长调工丽潇洒。代表作品有《满庭芳》《摸鱼儿》《酷相思》等。著有《书舟词》。
1. 写作手法
叠字:上下片的结句“惜惜惜”、“忆忆忆”以叠字收尾,前者强化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惋惜,后者直抒绵长思念,使情感表达更强烈、真切,余韵悠长。
2. 分段赏析
上片以春日景物起笔,“桃花暖。杨花乱”两句,既点明时节特征,桃花盛开带来暖意,杨花纷飞尽显缭乱,又暗合词人内心的情感基调:暖意中藏着对往昔的眷恋,纷乱里透着对时光的怅惘。“可怜朱户春强半”则由景及人,“朱户”点出回忆中的居所,“春强半”(春色已过大半)既写眼前春光将逝的实景,也为后文“惜”字做了铺垫,暗含对美好时光易逝的叹惋。接着转入回忆,“长记忆。探芳日”直抒胸臆,点出最难忘怀的是同游赏春的日子。“笑凭郎肩,殢红偎碧”两句,以简练的动作描写勾勒出昔日亲昵场景:女子笑着倚靠在爱人肩头,在红花绿叶间相依相偎(“殢”含娇柔依偎之意)。这一画面鲜活温馨,将春日里的甜蜜情愫具象化。结句“惜惜惜”三字叠用,收束上片。此处的“惜”,既是珍惜往昔共处的美好时光,也是惋惜春光将尽、甜蜜难再,情感直白而深沉,将对过往的珍视与不舍推向高潮。下片由回忆转入现实,情感基调由甜转苦。“春宵短。离肠断”两句,以“春宵短”反衬离别后的孤寂漫长,昔日共度的春夜总觉短暂,如今独处却只剩肝肠寸断的煎熬。“泪痕长向东风满”则以细节写悲情,泪水常被东风吹落,既呼应开篇的春日背景,又将无形的思念化为有形的泪痕,凸显相思之深。“凭青翼。问消息”中,“青翼”代指传信的青鸟,写出主人公试图打探对方消息的举动,可见思念之切。而“花谢春归,几时来得”则是对青鸟的追问,既扣合“春归”的时令,又将盼归之情与春光流逝的焦虑结合,问句中满是不确定的怅惘。结句“忆忆忆”三字叠用,与上片“惜惜惜”呼应,却将情感重心从“珍惜”转为“追忆”。这三个“忆”字,是对往昔探芳时光的反复回味,词人将绵长的思念与深切的期盼浓缩其中,余味悠长。
上一篇:宋·李石《捣练子·腰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