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ā
ào
·
·
xiǎo
zhōu
yān
shī
湿

朝代:宋作者:程垓浏览量:2
xiǎo
zhōu
yān
shī
湿
yàn
ér
luàn
diǎn
chūn
jiāng
jiāng
shàng
qīng
shān
suí
rén
luò
huā
fāng
cǎo
cuī
hán
shí
zuó
qīng
lóu
jīn
chuī
chóu
dōng
fēng
shí
cán
hóng
shū
yuàn
liú
shuǐ
zhī
chuán
xiāo

译文

一条小木船在烟雨蒙蒙中被打湿了。燕子们在碧绿的春江上飞舞,随意地点缀着水面。江边的青山静静地等待着人们去探寻。而周围的人们却显得格外寂静。落花和芳草仿佛在催促着寒食节的到来。昨天还在青楼中的客人,今天已经不知去向。东风吹不走心头的愁绪,因为没有足够的力量。我细心地捡起地上的残花,在花瓣上写下心中的怨恨和哭泣。可是流水太急了。不知道谁能帮我把这些消息传递出去。

逐句剖析

"独木小舟烟雨湿":一条小木船在烟雨蒙蒙中被打湿了。

"燕儿乱点春江碧":燕子们在碧绿的春江上飞舞,随意地点缀着水面。

"江上青山随意觅":江边的青山静静地等待着人们去探寻。

"人寂寂":而周围的人们却显得格外寂静。

"落花芳草催寒食":落花和芳草仿佛在催促着寒食节的到来。

"昨夜青楼今日客":昨天还在青楼中的客人,今天已经不知去向。

# 青楼:妓女所居。

"吹愁不得东风力":东风吹不走心头的愁绪,因为没有足够的力量。

"细拾残红书怨泣":我细心地捡起地上的残花,在花瓣上写下心中的怨恨和哭泣。

# 细拾:细心拾取。

"流水急":可是流水太急了。

"不知那个传消息":不知道谁能帮我把这些消息传递出去。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渔家傲·独木小舟烟雨湿》是南宋词人程垓创作的一首词。上片以拟人说法勾勒出独舟行于烟雨春江时的孤寂之景与落寞心境,暗含时光流逝之感。下片诉说身世飘零的愁苦与传递情思无门的无奈。这首词刻画了漂泊天涯者的寂寥心绪,展现了作者对羁旅生活的独特感悟。虽属婉约题材,却以倒叙形式表达,彰显出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词人

程垓(1133?~?),南宋词人。字正伯,号书舟,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正辅之孙。以词名当世,其词多写羁旅行役、离愁别绪,情意凄婉,长调工丽潇洒。代表作品有《满庭芳》《摸鱼儿》《酷相思》等。著有《书舟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相思词。这首词刻画了漂泊天涯者的寂寥心绪,展现了作者对羁旅生活的独特感悟,表达了词人的愁怨与相思,以及对过往美好爱情的深切眷恋。

2. 写作手法

倒叙:词作以倒叙手法,将前夜欢聚的温馨画面,巧妙叠印于当日悲离的场景之中。“昨夜青楼今日客”,短短七字,便将时间跨度与情感落差展现得淋漓尽致,前一晚还与爱人在青楼共度良宵,今日却孤身成为江上漂泊客。词人用当前独在舟中,被相思愁苦萦绕的心境,如此倒叙,反衬出往昔与爱人相爱时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过往美好爱情的深切眷恋。拟人:“落花芳草催寒食”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展现出落花缤纷、芳草萋萋的景象,仿佛在提醒寒食节将至。在古代,寒食节是欢聚游春的欢乐节日,而词人于节前无奈离开心上人,这无疑更添了几分离愁别绪。​

3. 分段赏析

首三句勾勒出春江烟雨的绝美画卷:词人乘一叶独木小舟,在烟雨弥漫中缓缓前行,周遭尽是湿润朦胧的气息;燕子穿梭低飞,纷纷轻点碧绿的江面,泛起层层涟漪;两岸青山在烟雨中若隐若现,可随意辨认。这些景致虽美,却处处弥漫着忧郁的氛围,烟雨的湿润、燕子的灵动、青山的隐约,都为词人孤寂的心境作了铺垫。​“人寂寂”二句在写景中融入浓烈情感。“人寂寂”既描绘出两岸人影寥寥的清冷之景,也道出词人孤身一人、形单影只,如离群孤雁般的寂寥。“落花芳草催寒食”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展现出落花缤纷、芳草萋萋的景象,仿佛在提醒寒食节将至。在古代,寒食节是欢聚游春的欢乐节日,而词人于节前无奈离开心上人,这无疑更添了几分离愁别绪。​下片着重抒发难以排遣的相思之苦。“昨夜青楼今日客”二句揭示了词人孤寂忧伤的缘由,前一晚还在青楼与心爱之人甜蜜相聚,此刻却已成为江上漂泊的旅人,如此突然的离别令人难以承受。想要借助东风吹散心中愁云,奈何愁绪深重如山,东风也无力撼动。万般无奈之下,词人想出新的排解之法,即后三句所描绘的:小心拾起飘落的残花,将愁苦之情书写其上,抛入江中。然而江水湍急,残花不知会飘向何方,意中人难以看到,这些承载着爱意的“使者”也不知该向谁传递消息,词人的愁怨与相思,如同春江之水,绵绵不绝。这几句巧妙化用唐人的红叶题诗故事,自然流畅且表现力更胜一筹,堪称绝妙的再创作。​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白玉蟾《夜醉》

下一篇:宋·陈造《杜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