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uàn
·
·
zhěn
diàn
shǔ
fēng
xiāo

朝代:宋作者:程垓浏览量:3
zhěn
diàn
shǔ
fēng
xiāo
lián
qiū
fēng
dòng
yuè
dào
xiāo
lái
chóu
chù
míng
zhǐ
zhào
tuán
qīn
fèng
yǎo
píng
bié
chóu
nán
sòng
zhǐ
jiān
zhěn
xiāng
qiě
zuò
xīn
lái
mèng

译文

枕席间,夏日的暑热之风渐渐消散,帘幕外,秋天的凉风轻轻吹动。到了夜晚,明月偏偏照在我满含愁绪的地方,愈发显得明亮,只映出锦被上的凤凰纹样。他离去的念头缥缈无踪、毫无凭依,临别的话语裹挟愁绪却难以传递。一封信笺藏在枕下犹带墨香,姑且借此做个新梦吧。

逐句剖析

"枕簟暑风消":枕席间,夏日的暑热之风渐渐消散,

# 暑风:夏季之风。,簟:竹席。

"帘幕秋风动":帘幕外,秋天的凉风轻轻吹动。

"月到宵来愁处明":到了夜晚,明月偏偏照在我满含愁绪的地方,愈发显得明亮,

# 宵:一作夜。

"只照团衾凤":只映出锦被上的凤凰纹样。

# 团衾凤:绣于被子上的龙凤图案,其状圆形,故曰“团”。

"去意杳无凭":他离去的念头缥缈无踪、毫无凭依,

# 杳:幽远不见踪影。

"别语愁难送":临别的话语裹挟愁绪却难以传递。

"一纸鱼笺枕底香":一封信笺藏在枕下犹带墨香,

# 鱼笺:旧时传说鱼能为人传递书信。

"且做新来梦":姑且借此做个新梦吧。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卜算子》是宋代程垓所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围绕离别后的愁绪展开,上片以“枕簟”“帘幕”等意象,勾勒出从暑消到秋至的场景,“月到宵来愁处明”将月光与愁绪相联系,借月色照“团衾凤”的细节,烘托独处的孤寂。下片直抒胸臆,“去意杳无凭”“别语愁难送”写出离别后的茫然与不舍;“鱼笺枕底香”以信物的香气寄托思念,“且做新来梦”则将情感寄于梦境,尽显无奈与牵挂。全词以景衬情,语言清丽,通过日常物象与心理描写的结合,细腻地传达出深沉的离愁,富有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词人

程垓(1133?~?),南宋词人。字正伯,号书舟,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正辅之孙。以词名当世,其词多写羁旅行役、离愁别绪,情意凄婉,长调工丽潇洒。代表作品有《满庭芳》《摸鱼儿》《酷相思》等。著有《书舟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片:从景物入手,层层渲染孤寂氛围。“枕簟暑风消,帘幕秋风动”,通过“枕簟”“帘幕”等日常器物,点明季节由暑入秋的变化,“暑风消”“秋风动”不仅是自然时序的转换,更暗含着心境的转凉,为下文的“愁”铺垫基调。“月到宵来愁处明”一句尤为巧妙,本是无情的月光,却仿佛格外照亮“愁处”,将抽象的愁绪与具体的月色相连,赋予愁绪可视的形态;“只照团衾凤”则以“团衾凤”这一绣有凤纹的被衾,反衬出独处的冷清,凤本成双,此刻却只照单人,强化了离别后的孤寂感。下片:转而直抒胸臆,深入刻画内心的不舍与怅惘。“去意杳无凭”写出对方离去的决绝与行踪难测,“别语愁难送”则道尽临别时千言万语堵在心头、难以倾诉的无奈,两句直白质朴,却将离别后的茫然与牵挂表现得真切动人。“一纸鱼笺枕底香”,以“鱼笺”这一传递思念的信物为载体,“枕底香”既写书信留存的余香,更暗含着将思念珍藏心底的深情;“且做新来梦”是情感的收束,现实中难以相见,便寄望于梦中重逢,一个“且”字,藏着多少无奈与自我慰藉,将那份深沉而绵长的思念推向悠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与刘后村海棠为风雨所败一作相似,亦可备一体。

清许昂霄《词综偶评》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轼《如梦令 水垢何曾相受》

下一篇:宋·曾几《十月一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