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靥金裳":(菊花)如同女子粉白的面颊和金黄的衣裳。
"映绣屏认得":映照在绣屏之上,
"旧日萧娘":让人仿佛见到了旧日那位美丽的女子萧娘。
# 萧娘:泛指意中女子。
"翠微高处":在那青山的高处,
# 翠微:指山。形容山色青缥曰翠微。
"故人帽底":在故友的帽沿旁,
# 帽底:重阳登高,风吹落帽,用孟嘉故事。
"一年最好":一年之中最美好的时光,
# 一年最好:一本无“一年”二字。
"偏是重阳":偏偏就是这重阳节的时候。
"避春只怕春不远":避开了春天,只怕春天已经不远,
"望幽径、":望着那幽静的小路、
# 望:一本作“傍”。
"偷理秋妆":偷偷地梳理着秋天的妆容。
"殢醉乡":沉醉在醉人的境界里。
# 殢:沉溺。
"寸心似翦":内心如同被剪刀剪碎,
# 翦:一作剪。
"飘荡愁觞":在忧愁中举杯饮酒,愁绪飘荡。
"潮腮笑入清霜":那如同女子泛红的面颊般的花瓣在清霜中绽放笑容。
"斗万花样巧":与百花争奇斗艳,有着千万种巧妙的姿态,
"深染蜂黄":深深地染上了如同蜂蜡般的黄色。
# 蜂黄:其黄如蜂体的颜色。即“蝶粉蜂黄”。
"露痕千点":上面布满了千万点露珠的痕迹,
"自怜旧色":怜惜着自己旧日的色彩,
"寒泉半掬":我捧起半捧寒泉浇灌,
"百感幽香":心中涌起诸多感慨,菊花散发着清幽的香气。
"雁声不到东篱畔":大雁的叫声传不到东篱旁边,
# 东篱:采菊、赏菊的地方。
"满城但、":整个城里只有、
"风雨凄凉":风雨交加的凄凉景象。
"最断肠":最让人肝肠寸断的是。
# 断肠:形容极度悲伤痛苦,以至柔肠寸断。
"夜深怨蝶飞狂":在深夜里,埋怨那飞舞得轻狂的蝴蝶。
南宋词人
吴文英(1212?~1266?),南宋词人。字君特,号梦窗、觉翁,与周密(号草窗)并称“二窗”。四明(今浙江宁波)人。毕生不仕,以布衣出入侯门,充当幕僚。吴文英以词著名,知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或表现上层的豪华生活,或抒写颓唐感伤的情绪。讲究字句工丽,音律和谐,并喜堆砌典故词藻,常使词意晦涩。著有《梦窗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咏物词,也是一首抒情词。词人借菊花“粉靥金裳”的外形、避开春光独绽秋日的特质,以及重阳登高赏菊、雨中忧菊等场景,描绘了菊花千姿百态的形神,营造出凄清的词境;同时融入自身对景伤怀、愁思难解的心境,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对风雨摧花的担忧,表达了时光易逝、好景难留的深沉感叹,于咏物之中寄寓了丰富情思。
2. 分段赏析
上片以细腻笔触勾勒菊花形态与神韵,同时融入词人内心情思。开篇“粉靥金裳”三句,巧妙运用拟人手法,将菊花比作女子,粉红花蕊如美人酒窝,金黄花瓣似华美金裙,盛开的菊花与绣架上的图案相映成趣,生动展现菊花的柔美之态。“翠微”四句描绘重阳登高赏菊的场景,词人回忆与友人共登青山,采摘菊花插于帽间的欢乐情景,重阳佳节的美好与菊花紧密相连,赋予菊花浓厚的节日氛围。“避春”两句则突出菊花独特的生长习性,它主动避开春日百花争艳,选择在秋季独自绽放,即便如此,其天生丽质仍使它在秋日里绽放出千姿百态,丝毫不输春日繁花。结尾“殢醉乡”三句笔锋一转,尽管菊花美丽动人,却难以消解词人心中的愁绪,他借酒浇愁,却陷入“举杯销愁愁更愁”的境地,内心的忧愁如乱麻般难以理清,将个人的愁思与眼前的菊花之美交织在一起,情景交融。下片在延续对菊花描写的基础上,进一步抒发词人的感慨与忧虑。“潮腮”三句继续以拟人化的语言描绘菊花,沾满清霜的花瓣宛如女子湿润的笑靥,各色菊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展现出菊花在秋日里的蓬勃生机。“露痕”四句写词人清晨漫步菊丛,看到菊花上晶莹的露珠,更觉赏心悦目,他捧起清泉浇灌菊花,菊花也以阵阵幽香相回报,人与菊之间充满诗意,凸显出词人对菊花的喜爱与怜惜。然而,“雁声”四句陡然转折,点明词人忧愁的根源。尽管词人能在田园中赏菊自乐,但远方亲人音信全无,加之城中风雨交加,这让他在深夜里辗转难眠,满心担忧园中菊花会被风雨无情摧残,美好事物难以长久。这种对菊花命运的忧虑,实则暗含词人对人生无常、好景易逝的感叹,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紧密结合,深化了词作的内涵。
3. 作品点评
《惜黄花慢・菊》以细腻笔触勾勒菊花形神,借物抒情,将对菊花的描绘与个人愁思、时光感慨自然交融,情致温婉动人。此词语言凝练简约,寥寥数语便生动呈现菊花姿态与词人复杂心绪,词中营造出的清寂氛围,既展现出秋日菊花的独特韵味,又暗含对美好易逝的深沉思考,意境含蓄悠远。词人通过对菊花生长、盛放、面临风雨等状态的刻画,委婉传达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悟,在咏物中寄寓哲思,实现了内容与形式、思想与艺术的和谐统一。
上一篇:宋·欧阳修《泷冈阡表》
下一篇:宋·陆游《鹊桥仙(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