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苑高寒":仙宫高悬寒月,
"金枢动、":北斗星移,
"冰宫桂树年年":冰宫中的桂树年复一年生长。
"翦秋一半":剪碎半缕秋意,
"难破万户连环":却难破人间千家万户的团圆之环。
"织锦相思楼影下":织就相思的楼影下,
"钿钗暗约小帘间":钿钗暗约小帘轻掩。
"共无眠":共度无眠夜,
"素娥惯得":素娥惯看西沉的月轮,
"西坠阑干":独倚阑干。
"谁知壶中自乐":谁懂壶中自乐的欢宴?
"正醉围夜玉":醉倚夜玉杯,
"浅斗婵娟":清辉中浅斟低盏。
"雁风自劲":雁风凛冽,
"云气不上凉天":云气凝滞,难掩凉夜天寒。
"红牙润沾素手":红牙拍板沾湿素手,
"听一曲清歌双雾鬟":听一曲清歌,双鬟如雾轻挽。
"徐郎老":徐郎已老,
"恨断肠声在":恨那断肠声里,
"离镜孤鸾":孤鸾独对残镜寒。
南宋词人
吴文英(1212?~1266?),南宋词人。字君特,号梦窗、觉翁,与周密(号草窗)并称“二窗”。四明(今浙江宁波)人。毕生不仕,以布衣出入侯门,充当幕僚。吴文英以词著名,知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或表现上层的豪华生活,或抒写颓唐感伤的情绪。讲究字句工丽,音律和谐,并喜堆砌典故词藻,常使词意晦涩。著有《梦窗词》。
1. 分段赏析
开篇以“阆苑高寒”起势,月宫的清冷(“金枢动、冰宫桂树年年”)与人间“剪秋一半”的裂痕并置,暗喻团圆的永恒缺憾。题曰“中秋后一夕”,鄞俗,过中秋节在八月十六。吴文英为鄞人,当时或已有此习俗,故作此词以记之。“阆苑”,神仙居处,这里借指月宫。“冰宫”,即广寒宫。“金枢”,星名,即北斗星也;又为月没之处,《文选·木华赋》词注:“金枢,西方月没之处”。此言月宫仙境高处不胜寒,北斗星移,广寒宫中的桂树泛香,年年都有这么一个大好的团圆佳节。词人以“万户连环”喻指世事阻隔,织锦相思的楼影与钿钗暗约的帘幕间,看似缠绵的宴饮,实为“共无眠”的孤独狂欢。上片扣题意,述中秋,叙唱词。下片转入宴饮细节,“醉围夜玉”的玉壶光转中,雁风云气的肃杀暗涌,红牙拍板的清歌与“双雾鬟”的歌女身影,反衬出“徐郎老”背后的断肠之痛。“徐郎”,徐陵,南朝郯(今浙江嵊县)人,幼聪颖能文,释宝志尝称为“天上石麒麟。”曾任梁通直散骑侍郎,其文辞藻绮丽,与庾信齐名,时称“徐庾”体。这里是词人自诩。此言自己虽象徐陵那样自幼聪颖,文辞绮丽,但却命运不济,至老一事无成,更为恨声连连的是,自己老景凄凉,形单影孤,肠断无人识也。下片他人乐,已孤苦适成显明的对照。全词以“新雁”为眼,将月宫寒影(“素娥惯得”)与人间孤鸾(“离镜孤鸾”)叠印,最终在“断肠声”中凝结为对南宋偏安浮华的致命一击——宴席的觥筹交错不过是凉天云气外的虚妄镜像,而词人以“剪秋”的利刃剖开盛世假面,让新雁掠过妆楼时,每一片破碎的月色都成为文明裂隙的注脚。
上一篇:宋·刘克庄《秦纪》
下一篇:宋·舒岳祥《停云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