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àn
qīng
·
·
lián
hǎi
táng

朝代:宋作者:吴文英浏览量:3
xiù
yuān
yāng
zhù
hóng
qíng
yún
qín
shù
fāng
gēn
jiān
huā
shāo
diàn
jǐn
píng
rén
dōng
fēng
shuì
jiāo
zhī
zhèng
mèng
zhěn
yáo
chāi
yàn
zhàng
yàn
mǎn
zhào
huān
cóng
chán
lěng
luò
xiū
rén
jiān
wàn
gǎn
yōu
dān
huá
qīng
guàn
chūn
àng
fēng
lián
huán
bìng
nuǎn
tóng
xīn
gòng
jié
xiàng
chéng
ēn
chù
píng
shuí
wèi
cháng
hèn
àn
diàn
殿
suǒ
qiū
dēng
jiù
chūn
méng
hóng
zhāo
cuì

译文

一棵棵连在一起的海棠树干,好象是一对对相依的鸳鸯,花团锦簇。红花开得茂盛,如腻云低垂护着海棠树。美丽的树根在地下相互交错依靠,柔嫩的花梢如精美的盒扇般相互依傍,惹得深闺女子嫉妒感伤。和煦的春风中,海棠花像美人熟睡,倚卧在相交的花枝上,如同情人进入甜蜜的梦乡、形似燕尾的玉钗遗落枕旁。多情的人举起红蜡烛、夜晚用蜡烛照亮花丛,月宫中孤居的嫦娥见此情景,更感幽怨哀伤。人世间的许多人都感到孤单凄凉,有几人能像杨贵妃那样赐浴华清池,尽情地享受皇帝的雨露风光。他们鬓发挨近,相偎温暖,同心结紧扣,在君王的恩宠中许下生生世世的盟誓。可为什么生死两茫茫,谁为此创作了长恨歌,幽暗的宫门紧锁着、秋夜的灯映照着孤影与夜语。只愿重温旧日约定、不负春日的誓言,朝朝暮暮永不相负。

逐句剖析

"绣幄鸳鸯柱":一棵棵连在一起的海棠树干,好象是一对对相依的鸳鸯,花团锦簇。

# 绣幄鸳鸯柱:海棠全株花盛开时如绣幄,连理枝则如鸳鸯柱。绣幄,彩绣的大帐,富贵人家用来护花。鸳鸯柱,指成双成对的立柱,用来支撑大帐。

"红情密":红花开得茂盛,

"腻云低护秦树":如腻云低垂护着海棠树。

# 秦树:秦中(今陕西省一带)有双株海棠。

"芳根兼倚":美丽的树根在地下相互交错依靠,

# 兼:一作“鹣”,传说中的比翼鸟。

"花梢钿合":柔嫩的花梢如精美的盒扇般相互依傍,

# 钿合:盛珠宝首饰之盒,有上下两扇。

"锦屏人妒":惹得深闺女子嫉妒感伤。

# 锦屏人:富贵家女子。

"东风睡足交枝":和煦的春风中,海棠花像美人熟睡,倚卧在相交的花枝上,

# 交枝:枝柯相交。,东风睡足:用杨玉环故事写海棠花。

"正梦枕、":如同情人进入甜蜜的梦乡、

# 梦枕:用沈既济《枕中记》故事。

"瑶钗燕股":形似燕尾的玉钗遗落枕旁。

# 燕股:玉钗两股如燕尾。

"障滟蜡、":多情的人举起红蜡烛、

# 滟蜡:蜡烛燃亮,光彩熠熠。

"满照欢丛":夜晚用蜡烛照亮花丛,

# 满照欢丛:夜晚用烛照花丛。

"嫠蟾冷落羞度":月宫中孤居的嫦娥见此情景,更感幽怨哀伤。

# 嫠蟾:嫦娥在月宫无夫,故称嫠蟾。嫠,寡妇。

"人间万感幽单":人世间的许多人都感到孤单凄凉,

"华清惯浴":有几人能像杨贵妃那样赐浴华清池,

# 华清:指杨贵妃曾浴于华清池。

"春盎风露":尽情地享受皇帝的雨露风光。

# 春盎:春水盈满。

"连鬟并暖":他们鬓发挨近,相偎温暖,

# 连鬟:女子所梳双髻,名同心结。

"同心共结":同心结紧扣,

"向承恩处":在君王的恩宠中许下生生世世的盟誓。

# 承恩:承受皇帝恩泽。白居易《长恨歌》:“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凭谁为歌长恨":可为什么生死两茫茫,谁为此创作了长恨歌,

# 长恨:指白居易《长恨歌》。

"暗殿锁、":幽暗的宫门紧锁着、

"秋灯夜语":秋夜的灯映照着孤影与夜语。

# 夜语:《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叙旧期、":只愿重温旧日约定、

"不负春盟":不负春日的誓言,

"红朝翠暮":朝朝暮暮永不相负。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宴清都·连理海棠》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创作的一首咏物词。上阕以整体勾勒起笔,“芳根”三句自根部至花瓣的细节描摹,通过连理枝桠引出深闺独守者的艳羡情思,自然转入闺怨主题。末句以环境反衬手法,将海棠并蒂之姿与眷侣浓情融为一体。下阕专咏人事,“华清惯浴”句巧妙勾连贵妃沐浴的传说,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缠绵悱恻比作连理枝,实现物象与人事的双向投射。全词突破单纯咏物窠臼,在花叶交缠中寄寓人间情愫,物我交融的创作手法贯穿始终,形成“咏物而不滞于物”的艺术特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词人

吴文英(1212?~1266?),南宋词人。字君特,号梦窗、觉翁,与周密(号草窗)并称“二窗”。四明(今浙江宁波)人。毕生不仕,以布衣出入侯门,充当幕僚。吴文英以词著名,知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或表现上层的豪华生活,或抒写颓唐感伤的情绪。讲究字句工丽,音律和谐,并喜堆砌典故词藻,常使词意晦涩。著有《梦窗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吴文英一生未曾真正入仕,将毕生情思倾注于词章创作。其情词以炽烈缠绵的笔触刻画对女性的深挚眷恋,描绘个人情感经历,展现男性对女性真挚情感的独特视角。这种情感特质亦贯穿于咏物题材,《宴清都·连理海棠》表面咏叹连理海棠,实则暗含对往昔爱妾的追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咏物词,描摹了海棠并蒂交枝的形态之美,又借物抒写了对人间至情与历史悲剧的深沉喟叹。全词物象与人事浑然交融,既以连理海棠象征忠贞不渝的爱情理想,又通过时空对照,表达了对永恒之盟的向往与对现实缺憾的悲悯。

2. 写作手法

铺陈:“芳根兼倚,花梢钿合”以根茎交缠、花萼相覆的细腻描摹,具象化连理海棠的缠绵之态;“障滟蜡、满照欢丛”连用烛光、花丛等意象,铺陈出富贵华丽的赏花场景,与“嫠蟾冷落羞度”形成冷暖对照,暗喻人世孤寂。“连鬟并暖,同心共结”更以梳髻结带的细节铺叙,将李杨盟誓的浓情与海棠连理的物象浑然相融,物情交织间尽显盛衰无常之叹。比喻:此词巧用比喻,物象与情思浑然相生。“芳根兼倚,花梢钿合”以根系相缠喻夫妻情深,钿盒之合喻花蕊交叠,暗合连理之趣;“瑶钗燕股”将玉钗比作燕尾,既写交枝形态,又暗藏“燕尔新婚”的吉祥意象。“连鬟并暖”以女子双髻喻同心结,将海棠的并蒂之美升华为永恒盟誓,与“连理枝”意象形成虚实相映。化用:“连鬟并暖”暗引李商隐“连鬟并暖”意象,以女子双髻喻连理海棠,暗合李杨“愿世世为夫妇”的盟誓;“暗殿锁、秋灯夜语”化用《长恨歌》“耿耿星河欲曙天”意境,以幽闭深宫的孤灯冷夜,浓缩马嵬惊变后玄宗追忆的凄怆,时空折叠间将历史悲剧凝为永恒意象。

3. 分段赏析

上片中“绣幄鸳鸯柱,红情密、腻云低护秦树。”此句既写海棠成双的形态,又暗喻李杨爱情的缠绵。“红情密”以拟人手法渲染花色浓艳,“腻云”喻绿叶低垂护花的姿态,整体意象华美,奠定全词富贵而幽艳的基调。“芳根兼倚,花梢钿合,锦屏人妒。”此句从根、梢两面刻画连理海棠的紧密相依,“钿合”以珠宝盒的闭合象征情感的契合。“锦屏人妒”通过反衬手法,以深闺女子的艳羡凸显海棠的独特与美好,暗含对人间孤寂的对比。“东风睡足交枝,正梦枕瑶钗燕股。”此句中“东风睡足”化用苏轼咏海棠诗意,将海棠拟人化为酣眠美人,“瑶钗燕股”以玉钗分股喻交枝形态,虚实相生。既写花枝交叠之态,又暗藏李杨梦中相会之景,笔法婉转。“障滟蜡、满照欢丛,嫠蟾冷落羞度。”此句中“滟蜡”极写烛光绚烂,与“嫠蟾”形成冷暖对照。连理海棠在烛火中尽显欢愉,反衬月宫嫦娥的孤寂,深化物态与人事的关联,突显“连理”与“幽单”的张力。下片中“人间万感幽单,华清惯浴,春盎风露。”下片由咏物转叙人事。“万感幽单”总括人间孤独,与上片“锦屏人妒”呼应。“华清”点明杨贵妃典故,“春盎风露”暗喻帝王的恩宠,以自然意象铺垫李杨爱情的奢华背景。“连鬟并暖,同心共结,向承恩处。”此句中“连鬟”“同心”紧扣“连理”主题,以女子双髻象征婚姻盟誓,呼应李杨“承恩”的短暂欢愉。此句化用白居易《长恨歌》典故,将花与人合写,物我交融。“凭谁为歌长恨?暗殿锁、秋灯夜语。”此句中“长恨”直指《长恨歌》悲剧内核。“暗殿”“秋灯”以萧瑟场景写玄宗失势后的孤寂,与上片“满照欢丛”形成强烈反差,暗含对盛衰无常的喟叹。“叙旧期、不负春盟,红朝翠暮。”结尾以“春盟”呼应“连理”,将誓言寄托于朝暮相守的海棠。“红朝翠暮”色彩明丽却隐含时光流逝之叹,既写花期短暂,亦暗喻爱情盟誓的脆弱,余韵悠长。

4. 作品点评

这首词作精巧典雅,意境幽远深邃。全篇布局缜密,上下阕与首尾回环相扣,形成精妙和谐的整体架构。词中大量运用“绣、鸳鸯、红、芳”等华美词汇,词人在运用这些丽字时注重与主题的契合度,所有意象皆围绕连理海棠与李杨典故展开,成为诠释作品内涵的重要载体。尤为精妙的是通过动词的巧妙调度,使这些华彩辞藻与叙事主体浑然相融,既保持了视觉意象的丰丽,又通过“拍合”“调动”等动态表达,令词作在声韵流转间呈现出情致与画面共振的美学效果,达成声情并茂的艺术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段意理全类稼轩,可以证周氏由北开南之说。稼轩豪雄,梦窗秾挚,可以证周氏由南追北之说。咏物最称碧山,然如此等作,足使碧山望回之叹。

近现代陈洵《海绡说词》

# 此词既以杨妃比花,以明皇与杨离合之事贯穿其中,实则又以杨妃比去妾以抒写自己离情,作者心细如发,而用笔灵活,绝不沾滞,是卷中咏物最工之作。

现代刘永济《微睇室说词》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范成大《河豚叹》

下一篇:宋·董嗣杲《蟂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