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ín
é
·
·
qíng
nán

朝代:宋作者:杨无咎浏览量:3
qíng
nán
kān
huáng
mào
cuī
xíng
cuī
xíng
piān
zhōu
bié
chóu
qiān
jīn
tíng
sòng
jīng
xiāng
zhǔ
bēi
chàng
méi
xiān
méi
xiān
bèi
rén
yǎn
miàn
néng
zhōng

译文

心中的情感难以满足。实在忍受不了船夫催促着行船速度太快。催促着行船速度太快。就乘着那小小的一叶扁舟离去,离别带来的愁绪却有千斛那么多。在渡口的亭子送别友人,彼此惊讶又相互叮嘱。举起酒杯想要唱歌饯别,眉头却先皱了起来。背过身去掩住脸面,实在是无法把歌唱完。

逐句剖析

"情难足":心中的情感难以满足。

"不堪黄帽催行速":实在忍受不了船夫催促着行船速度太快。

# 黄帽:古代称撑船人为黄帽,或黄头郎。

"催行速":催促着行船速度太快。

"扁舟一叶":就乘着那小小的一叶扁舟离去,

"别愁千斛":离别带来的愁绪却有千斛那么多。

"津亭送客惊相嘱":在渡口的亭子送别友人,彼此惊讶又相互叮嘱。

# 津亭:指送别的地方。

"举杯欲唱眉先蹙":举起酒杯想要唱歌饯别,

"眉先蹙":眉头却先皱了起来。

"背人掩面":背过身去掩住脸面,

"不能终曲":实在是无法把歌唱完。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忆秦娥·情难足》是南宋词人扬无咎创作的词作。此词上片以“情难足”直抒胸臆,道出心中情感的难以满足,继而写船夫急促催行,主人公乘一叶扁舟离去,将离别愁绪喻为“千斛”之重,凸显离愁之深;下片描绘在津亭送客时,彼此惊惶相嘱,举杯欲唱却眉头紧蹙,最终背人掩面,无法唱完离歌的情景。全词以细腻的笔触和直白的情感表达,生动展现了送别时的不舍、无奈与愁苦,极具感染力,将离别的伤感之情刻画得入木三分。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书画家、词人

杨无咎(1097~1169?),宋代书画家、词人。字补之,号逃禅老人,又号清夷长者,清江(今江西樟树市)人。宋高宗时,因不愿依附秦桧,累征不起,隐居而终。杨无咎善画墨梅,工书法,词亦殊工,被称为“逃禅三绝”。他创作的墨梅在画史上影响深远,在当时已经声名远播,有“得补之一幅梅,价不下百千匹”之说。其书法学欧阳询,笔势劲利。他的词多题画之作,风格婉丽。存世作品有《四梅花图》《雪梅图》。著有《逃禅词》一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情难足。不堪黄帽催行速”两句直接点明心中情感难以满足,难以忍受船夫催促行船速度太快。“情难足”三字直抒胸臆,奠定全词不舍的情感基调;“黄帽”代指船夫,“不堪”一词生动地表现出主人公对离别的抗拒与无奈,将离别时内心的愁绪与对分别的不愿展现得淋漓尽致。“催行速。扁舟一叶,别愁千斛”三句承接上文,进一步强调行船速度之快。“催行速”的重复,强化了离别的紧迫感;“扁舟一叶”描绘出漂泊的行舟,渺小而孤寂,暗示离人即将踏上孤独的旅程;“别愁千斛”运用夸张手法,以“千斛”极言别愁之多、之重,将无形的愁绪化为可感的重量,形象地展现出主人公离别的愁苦之深。“津亭送客惊相嘱。举杯欲唱眉先蹙”两句描写在渡口的亭子送别友人时,彼此惊讶又相互叮嘱的情景,以及举杯想要唱歌饯别,眉头却先皱起。“津亭送客”点明送别地点与事件,“惊相嘱”体现出临别时的仓促与关切;“举杯欲唱眉先蹙”通过对动作与神态的细致刻画,生动地表现出主人公在离别之际,内心的痛苦与不舍,还未开口唱歌,愁苦之情便已溢于言表。“眉先蹙。背人掩面,不能终曲”三句再次重复“眉先蹙”,强调愁苦之态,接着描写主人公背过身去,掩面哭泣,无法将歌唱完。“背人掩面”的动作描写,细腻地展现出主人公不愿让他人看见自己的悲伤,却又难以抑制情绪的状态;“不能终曲”则进一步说明离别的痛苦让其无法完成饯行的歌唱,将离别时的伤感与无奈推向高潮,余韵悠长,令人动容。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王遇《句》

下一篇:宋·郭震《宿渔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