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容掩帐":云雾如帷帐遮蔽容颜,
"星辉排烛":星光似烛火排列闪烁,
"待得鹊成桥后":等待喜鹊搭成鹊桥后。
"匆匆相见夜将阑":夜色将尽时匆匆相见,
"更应副、":更应该配合、
"家家乞巧":家家乞巧的节俗。
"经年怨别":经年离别满心仇怨,
"霎时欢会":短暂欢会转瞬即逝,
"心事如何可了":心中愁绪如何能了。
"朝朝暮暮是佳期":若能朝朝暮暮相伴便是最好的佳期,
"乍可在、":宁愿在、
"人间先老":人间先老去。
南宋书画家、词人
杨无咎(1097~1169?),宋代书画家、词人。字补之,号逃禅老人,又号清夷长者,清江(今江西樟树市)人。宋高宗时,因不愿依附秦桧,累征不起,隐居而终。杨无咎善画墨梅,工书法,词亦殊工,被称为“逃禅三绝”。他创作的墨梅在画史上影响深远,在当时已经声名远播,有“得补之一幅梅,价不下百千匹”之说。其书法学欧阳询,笔势劲利。他的词多题画之作,风格婉丽。存世作品有《四梅花图》《雪梅图》。著有《逃禅词》一卷。
1. 分段赏析
词的上片“云容掩帐,星辉排烛,待得鹊成桥后”,描绘出七夕夜的浪漫景象,彩云如帐幕般遮掩天空,星星闪烁如排列的蜡烛,营造出神秘而美好的氛围,等待着鹊桥搭成,牛郎织女得以相见。“匆匆相见夜将阑,更应副、家家乞巧”,写牛郎织女匆匆相见,夜晚即将过去,而人间家家户户都在此时乞巧,将天上的爱情故事与人间的乞巧风俗相联系,增添了节日的氛围和文化内涵。词的下片“经年怨别,霎时欢会,心事如何可了”,直接抒发牛郎织女长久分离的哀怨以及短暂相聚的珍贵,他们心中的相思之情难以诉说和了却,体现出爱情的无奈与深沉。“朝朝暮暮是佳期,乍可在、人间先老”,作者突发奇想,认为与其像牛郎织女那样一年只能相见一次,不如在人间平凡度日,哪怕容颜老去,也能朝夕相伴,表达出对平凡而长久爱情的向往与珍惜。
上一篇:宋·苏轼《定风波·感旧》
下一篇:宋·米芾《望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