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敲玉镫隋堤路":悠闲地敲着玉制马镫,走在隋堤的路上,
# 隋堤路:隋炀帝大业元年重浚汴河,开通济渠、沿河筑堤、后人称隋堤。河畔筑御道,即隋堤路。,闲敲玉镫:指闲逛。
"一笑开朱户":猛然间(她)露出笑容,打开了那朱红色的大门。
# 朱户:朱红色的门户,代指富贵人家。
"素云凝淡月婵娟":淡淡的白云凝聚,明月明媚美好,
# 淡:一作澹。
"门外鸭头春水、":门外是如鸭头般翠绿的春水、
# 鸭头:形容春天江水的墨绿色。
"木兰船":水面泊着精致的木兰船。
"吹花拾蕊嬉游惯":向来习惯在花丛中嬉戏游玩,随手吹花拾蕊,
"天与相逢晚":可这一回,上天却让我相见得太晚。
"一声长笛倚楼时":当独自倚着楼栏,听那一声凄清的长笛时,
"应恨不题红叶、":真该悔恨没有像红叶题诗那样、
"寄相思":寄托我的相思情意。
北宋著名词人
晏几道(1038~1110),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晚年家境中落。晏几道与晏殊在词史上被并称为“二晏”。其词长于小令,多追怀往事,凄楚沉挚,深婉秀逸。代表作品有《临江仙》《鹧鸪天》《阮郎归》等。著有《小山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婉约词。描写了暮春时节诗人在隋堤偶遇短暂而深刻的一段情缘,表现了邂逅的惊喜、相处的甜蜜与离别的怅惘。
2. 写作手法
白描:“闲敲玉镫隋堤路,一笑开朱户”两句,不用华丽辞藻,仅以“闲敲玉镫”的动作、“隋堤路”的地点,及“朱户”开启、女子“一笑”的瞬间,便勾勒出偶遇场景。平淡笔墨中,词人的悠然、女子的灵动与初见的悸动清晰可感。这种手法不堆砌渲染,仅抓关键细节,既显场景真实,又为情感留白,“一笑”的魅力、“闲敲”的悠然让读者自行体会,使初见的惊喜更含蓄悠长,贴合婉约词“语淡情深”的特点。用典:“题红叶”运用了唐代红叶传情的典故。相传唐宣宗时,卢渥赴京应试,偶临御沟,得一红叶,上有题诗,后卢渥娶得宫女韩氏,韩氏所题红叶诗正与卢渥所得相同。少年在此用“不题红叶、寄相思”的典故,委婉地表达了自己没有及时向女郎传达相思之情的遗憾和悔恨,增添了词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比喻:“素云凝黛月婵娟”描绘出云淡月美的景象,这样的月色如同柔和的光晕,悄悄映衬着女子的容颜。把她比作阆苑里的神仙,正因为在皎洁月色的烘托下,她的美带着一种脱俗的韵味,就像仙境中的仙人那般清雅动人,既有月色的纯净,又有难以言说的空灵之美。
3. 分段赏析
上片记事:一位冶游少年,闲暇时轻敲玉镫,在隋堤上悠然漫步,随意游走间,忽见一门内女子迎门浅笑。“素云凝澹月婵娟”以云月喻女子容貌,避开直白描摹,既显其清雅,又因云月的朦胧感,暗示少年初见时的心动与恍惚,那女子如素云般淡雅、似明月般清丽的风姿,深深攫住了他的目光。她的住处门外便是春水,水面还泊着一只木兰船,原是供游玩的画舫,想来,她不过是风月场中的女子。下片抒情:“吹花拾蕊嬉游惯”用“吹花拾蕊”作比,将少年过往轻佻情事具象化,他自忖向来在风月场中辗转,把男女相悦视作这般随意,从未放在心上。可眼前这女子,却让他心头一颤,不禁暗叹“天教相逢晚”:为何没能早些遇见?她仿佛唤醒了他心底从未显露的真情,从前的逢场作戏,此刻都成了虚度。从她娴雅的神态里,他仿佛读懂了她深藏的情意,猜想她或许曾独倚高楼,在长笛声中诉说无处安放的爱恋。“应恨不题红叶、寄相思”化用典故,以“红叶”这一具象载体,将他抽象的遗憾与相思落地,既见追悔,又藏对女子深情的共情,他多恨自己没能像红叶题诗那样,在那时便将满腔相思寄给她。而开篇“闲敲玉镫隋堤路”,以“敲玉镫”的细节既写尽少年的潇洒自在,又暗藏其漫不经心的冶游心态,为后文“相逢晚”的震动埋下反差。
4. 作品点评
这首词在遣词和立意上都很有巧思,正因如此,整首词的意境得到了提升,结尾也变得深刻有力,能给人留下鲜明印象。
上一篇:宋·谢枋得《和曹东谷韵》
下一篇:宋·陆游《枯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