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榴花妖艳烘":五月是石榴花开的季节,
# 妖艳:红艳似火。
"绿杨带雨垂垂重":那火红妖艳的色彩渲染了整个夏天,
# 垂垂:低垂貌。
"五色新丝缠角粽":人们用五彩的丝线包扎多角形的粽子,
# 角粽:即粽子。古用黏黍做成,状如三角,故称。《太平御览》卷八五一引周处《风土记》:“俗以菰菜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角黍。”
"金盘送":煮熟了放进镀金的盘子中,
"生绡画扇盘双凤":天气渐渐转热,
# 生绡:未经过漂染的生丝织品。古时多用以作画,因亦以指画卷。
"正是浴兰时节动":这一天是端午,
# 浴兰:以兰汤沐浴,即用香草水洗澡。古人认为兰草能避不祥,故以兰汤洁斋祭祀。《大戴礼记·夏小正》:“(五月)蓄兰,为集浴也。”《楚辞·九歌-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王逸注:“兰,香草也。”
"菖蒲酒美清尊共":正是人们开始取用兰花香草煮水沐浴的时节,
# 尊:同“樽”,酒杯。,菖蒲:一种水生植物,可以泡酒。孙思邈《千金月令》:“端午,以菖蒲或缕或屑以泛酒。”
"叶里黄鹂时一弄":时不时地,
# 时一弄:不时地发出一两声呜叫。弄,同“哜”。
"犹瞢松":还能听到窗外树丛中黄鹂的鸣叫那纱窗后手持绢扇的美人还在睡眼惺忪的午睡中,
# 瞢松:睡眼惺忪之貌。
"等闲惊破纱窗梦":就这样轻易地被它们打破了美梦。
# 惊破:打破。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章“明道”“致用”,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与曾巩并称“欧曾”。其诗颇受李白、韩愈影响,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与梅尧臣并称“欧梅”。其词婉丽,与晏殊并称“晏欧”。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编有《集古录》,著有《六一诗话》。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朋党论》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是一首描写端午时节风物人情的词作。主题围绕端午节展开,展现节日氛围和词人生活情态。内容上,先以“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勾勒出夏日景色,再通过“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呈现端午特色物品;下片“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描述节日习俗,最后“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刻画了闲适的生活场景。
2. 写作手法
情景交融:词中对端午自然景色(榴花、绿杨)和节日风俗(缠角粽、浴兰、饮菖蒲酒)的描写,与词人闲适的生活状态和愉悦的心情相互交融,使读者能深切感受到节日氛围和词人情感。细节描写:通过“五色新丝缠角粽”“生绡画扇盘双凤”等细节,细腻展现端午特色物品,增强画面感和真实感。
3. 分段赏析
上片:开篇两句从自然景色着笔,“烘”字生动展现榴花的艳丽热烈,“垂垂重”写出绿杨被雨打湿后的姿态。接着“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描绘出端午特色食物与用品,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下片:“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点明端午重要习俗,人们浴兰汤、饮菖蒲酒以驱邪祈福。“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以黄鹂声打破静谧,展现出词人悠闲惬意的生活状态。
4. 作品点评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是一首颇具特色的时令词。欧阳修以细腻笔触和丰富意象,生动展现了端午节的热闹场景与独特风俗,同时也传达出自己过节时的恬淡闲适之情。词中色彩鲜明,描写细致,情景交融自然,既让读者领略到宋代端午的民俗风貌,又能感受到词人高雅的生活情趣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具有较高的文学欣赏价值和民俗研究价值。
上一篇:宋·孙道绚《忆秦娥·季温老友归樵阳人来闲书因以为寄》
下一篇:宋·袁去华《归字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