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公平昔甚纵横":董卓从前非常专横跋扈,
"晚岁藏金欲避兵":晚年却囤积黄金企图躲避战乱。
"当日英雄智相似":当年那些所谓的英雄们在智谋方面也大致相似,
"燕南赵北亦为京":燕南赵北等广大地区也都成了争战频仍之地。
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辙(1039~1112),北宋散文家。字子由,一字同叔,号东轩长老,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历任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苏辙与父洵、兄轼合称“三苏”,名列“唐宋八大家”。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创作,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不可没”。工古文,尤擅议论。其诗亦类其文,不事驰骋,笔意老练,于平稳中时见浑凝,自然朴实,闲淡高雅。苏辙还有不少咏景、咏物、题画的诗,大多寄托人生感慨。晚年写有不少闲适诗,其中一些诗也表现出对朝政的不满。代表作品有《进策》《进论》《历代论》等。有《栾城集》。
1. 分段赏析
前两句,“董公”明确指的是东汉末年专权跋扈的董卓。“平昔甚纵横”,高度概括了董卓生前在政治舞台上肆意妄为、专断朝政、不可一世的状态。他凭借着手中的兵权,把控朝廷,为所欲为,其权势和影响力在当时达到了极致,“纵横”二字生动地展现出董卓飞扬跋扈的形象。“晚岁藏金欲避兵”则刻画了董卓晚年的心境和行为。随着局势的变化,战乱纷起,曾经不可一世的董卓也开始为自己的未来担忧,试图通过藏匿大量金银财宝来躲避即将到来的兵祸。这一句不仅表现出董卓的贪婪,同时也揭示了他在面对乱世时的恐惧和无奈,与前句中他往日的威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出人生的兴衰无常。后两句,“当日英雄智相似”,这里的“英雄”并非单指董卓一人,而是泛指当时乱世中的众多豪杰。诗人认为,这些所谓的英雄在智慧和行为方式上都有相似之处,他们都在乱世中追逐权力和财富,试图凭借自己的力量在混乱的局势中占据一席之地,但最终都难以逃脱命运的安排。“燕南赵北亦为京”,“燕南赵北”泛指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京”在这里可理解为政治中心或争夺的焦点。这句诗的意思是,在当时的乱世中,各地都成为了英雄豪杰们逐鹿的战场,无论燕南赵北,都如同京城一样,充满了战乱和纷争。它进一步强调了战乱的广泛和残酷,也暗示了在这样的乱世中,没有一处是真正的安宁之地,无论多么强大的英雄,都无法避免被卷入时代的洪流,表达了诗人对乱世的感慨和对历史变迁的无奈。
上一篇:宋·蒋捷《声声慢·秋声》
下一篇:宋·王辟之《于令仪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