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纵横在目前":世间万物纷繁错落地铺展在眼前,
# 万物:拾遗作境。
"随他动静任哗欢":任它们或躁动喧嚣,或沉静欢腾,我自坦然处之。
"圆明定慧终无染":本心的圆满明澈与禅定智慧,始终未曾被尘俗染着,
"似水生莲莲自乾":就像那水中生长的莲花,花瓣自然干燥,从不被水波沾湿。
北宋道士,道教全真派“南五祖”之一
张伯端(984?~1082),北宋道士。字平叔,号紫阳,后改名用成,人称“悟真先生”,又尊为“紫阳真人”,祖籍天台(今属浙江)。少中进士。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他通三教典籍及刑法、书算、医卜、战阵、天文、地理、吉凶、死生之术。自称在成都遇异人(一说刘海蟾),授以金液还丹诀。著有《悟真篇》,论述内丹修炼和道教、禅宗、儒教“三教一理”思想。
1. 写作手法
比喻:“似水生莲莲自乾”,把内心坚守的圆明定慧状态比作水中生长的莲花。即便处于如水流般纷扰的外界环境(“水”象征外界繁杂),莲花依旧能保持干爽洁净,生动展现出在喧嚣纷扰中,内心不受污染、坚守清净本真的境界,让抽象的修行心境变得具体可感,化抽象为形象。
2. 分段赏析
“万物纵横在目前”以“纵横”二字勾勒出万物纷繁罗列的直观景象,仿佛世间万象皆在眼前铺陈,却暗含诗人对表象世界的坦然接纳;“随他动静任哗欢”体现了道家顺应自然的哲学观,以两个“随他”“任他”形成复沓节奏,将“动静”“哗欢”的外境喧嚣转化为修行者眼中的自然存在,恰似观戏者静观舞台起落,心体始终保持超然旁观的姿态。“圆明定慧终无染”则直击修行核心,“圆明”喻本性圆满明澈如皓月,“定慧”指禅定与智慧圆融如明镜,二者合一的“终无染”,道破心体本自清净、不被外境染着的真谛;“似水生莲莲自乾”以绝妙比喻收束全篇,“水生莲”写境与心的依存关系,“莲自乾”则以莲花出水而不沾湿的物理特性,暗喻“性本超然”的修行境界——非刻意拒染,而是如莲之“自乾”般,本性天然具备离尘的智慧,恰如《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自在流露,于四句中凝结出“常应常静,随遇而真”的生命哲思。
3. 作品点评
这首七言绝句短短28字,结构紧凑。前两句描绘万物纷扰,却展现出心不为所动的禅意;后两句以莲花自比,升华出超凡脱俗、清净无染的境界。从现象观察到心性觉悟,层层递进,尽显宋代禅诗“以景喻理,以简寓深”的特点。
上一篇:宋·苏舜钦《和淮上遇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