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íng
xiāng
·
·
shù
rào
cūn
zhuāng

朝代:宋作者:秦观浏览量:3
shù
rào
cūn
zhuāng
shuǐ
mǎn
bēi
táng
dōng
fēng
háo
xìng
cháng
yáng
xiǎo
yuán
shōu
jìn
chūn
guāng
yǒu
táo
huā
hóng
huā
bái
cài
huā
huáng
yuǎn
yuǎn
wéi
qiáng
yǐn
yǐn
máo
táng
yáng
qīng
liú
shuǐ
qiáo
páng
ǒu
rán
chéng
xìng
guò
dōng
gāng
zhèng
yīng
ér
yàn
ér
dié
ér
máng

译文

绿树环绕着村庄,春水满池塘。迎着暖暖春风,带着豪兴我安闲自在的步行。小小的院子,却收尽春光。桃花正红,李花雪白,菜花金黄。远远一带围墙,隐约可见几间茅草房。青色的酒幌子在风中飞扬,桥旁溪水潺潺。偶然乘着游兴,走过东面的山冈。只见莺儿鸣啼,燕儿飞舞,蝶儿匆忙,一派大好春光。

逐句剖析

"树绕村庄":绿树环绕着村庄,

"水满陂塘":春水满池塘。

# 陂塘:池塘。陂:池塘。

"倚东风":迎着暖暖春风,

"豪兴徜徉":带着豪兴我安闲自在的步行。

# 徜徉:闲游,安闲自在的步行。,豪:一作浩。

"小园几许":小小的院子,

# 几许:多少,这里表示园子不大。,小园:小院子。

"收尽春光":却收尽春光。

# 春光:春天的风景。

"有桃花红":桃花正红,

"李花白":李花雪白,

"菜花黄":菜花金黄。

"远远围墙":远远一带围墙,

"隐隐茅堂":隐约可见几间茅草房。

# 茅堂:茅草屋。

"飏青旗":青色的酒幌子在风中飞扬,

# 青旗:酒店门口挂的青色酒幌。,飏:飞扬,飘扬。

"流水桥旁":桥旁溪水潺潺。

"偶然乘兴":偶然乘着游兴,

# 乘兴:趁着一时高兴。

"步过东冈":走过东面的山冈。

# 东冈:东面的山冈。,步过:走过。

"正莺儿啼":只见莺儿鸣啼,

# 啼:叫。

"燕儿舞":燕儿飞舞,

"蝶儿忙":蝶儿匆忙,一派大好春光。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行香子·树绕村庄》是北宋词人秦观创作的一首词,一说张綖所作。秦观在创作时,运用质朴的白描手法,以通俗易懂、近乎口语化的浅近语言,将春日乡村的景致细细勾勒。词中,绿树环绕村庄,春水满溢池塘,繁花肆意绽放,园中小径纵横,莺啼燕舞,蝶影翩跹,一幅春光明媚、万物蓬勃生长的田园画卷徐徐展开。尤为特别的是,此词一改秦观在其他词作里惯有的哀怨风格,代之以鲜明的色彩、灵动鲜活的形象,将春天的盎然生机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仿若置身其中,尽情享受这轻松愉悦、美不胜收的田园风光,沉浸于自然之美带来的惬意。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婉约派词人

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视为元祐党人,绍圣后累遭贬谪。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文辞为苏轼所赏识。他擅长各种文体,而以政论、游记为出色。主要文学成就在词,陈师道《后山诗话》誉其为“今代词手”,后世视其为正宗的婉约派第一流词人。他善于把男女恋情与自己的不幸遭遇结合起来,以含蓄的手法,幽冷的意境,淡雅的语言,抒发感伤的情绪。〔千秋岁〕“水边沙外”、〔踏莎行〕“雾失楼台”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著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词大概诞生于秦观创作生涯的早期,即熙宁年间(公元1068年-公元1077年)。彼时,作者还未踏入仕途,安心在家居住。正值春光烂漫之际,作者兴致颇高,前往游览一座村庄。村庄里,质朴天然的田野景致、悠然闲适的乡村氛围深深触动了他,让他沉醉其中,有感而发,遂创作了这首词,将彼时的所观、所感、所悟尽皆融入词句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田园词。描绘了树绕村庄、水满陂塘、繁花点点、莺啼燕舞等春日田园景象,以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春光明媚、万物竞发的画面,体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给人轻松愉快的美的享受。

2. 写作手法

动静结合:上片中“绕”“满”展现春景的静态之美,勾勒出春意盎然的村庄轮廓;“徜徉”一词描绘词人动态,于静态春景里融入悠然自得之态。下片既有围墙、茅堂、青旗等静态物象,又有流水、小桥的动态流淌,还有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的热闹动态,动静交织,绘就如画春景,尽显田园生机,避免单调,使画面鲜活。白描:整首词运用白描手法,不事雕琢,“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直白描绘出小园春日缤纷色彩,以极简笔触勾勒繁花盛放之景,将烂漫春光毫无保留地呈现,尽显质朴清新,让读者直观感受春的活力。首尾呼应:上片结句写园内繁花静态,下片结句聚焦田野莺、燕、蝶动态,一静一动,开篇绘村庄轮廓铺垫春意,结尾以活跃春景收尾,前后呼应,使词作结构严谨,完整展现春日从静到动、从局部到整体的多样画面,强化春景感染力。照应:“偶然乘兴,步过东冈”照应上文“豪兴徜徉”,都凸显词人春日漫步的悠然兴致,前后关联,让读者清晰感知词人心情的连贯性,在游春过程中沉醉自然,丰富词作情感层次,使人物形象更饱满。远近结合:上片先从整个村庄起笔勾勒轮廓,是远景呈现,展现春日村庄全貌;“小园”几句特写园内春光,转为近景,聚焦局部绚烂;下片“远远围墙”等句又是远景,展现乡村大视野风光,后写田野虫鸟为近景,远近切换,层次分明,拓展画面深度广度,尽显田园诗意。

3. 分段赏析

上片开篇,大笔一挥勾勒出整个村庄的轮廓,质朴平凡中尽显宁静优美,“绕”字勾勒出绿意环绕之态,“满”字则点染出春意的蓬勃,二者无疑是春临农村的鲜明印记,为后续的烂漫春光拉开序幕。“倚东风”两句顺势而来,“东风”精准点出时令,“豪兴”直白袒露愉悦心境,“徜徉”一词更是将词人漫步其间怡然自得的神态刻画入微,足见其对乡村景致的钟情。随后,“小园”五句聚焦春景一隅,繁花似锦、暗香浮动,用细腻笔触绘就一片绚烂生机,以点带面,让春之活力满溢。下片起笔,词人视野由近及远,围墙、茅堂、青旗、流水、小桥错落有致,动静相宜,仿若水墨丹青,诗意流淌,引人遐思。“偶然乘兴,步过东冈”与前文“豪兴徜徉”遥相呼应,再度强化其悠然情状。而“正莺儿啼”三句,镜头切换至田野,同样是特写春景局部,却与上片的静美花卉截然不同,着重刻画莺啼、燕舞、蝶忙的灵动场景,“啼”“舞”“忙”三字精准捕捉春的蓬勃生命力,展现别样春光。上片结句绘花的静态,下片结句写虫鸟的动态,一静一动,彼此呼应,令全词结构精巧、回环往复,趣味无穷。整首词巧用白描,依循词人游春足迹徐徐铺陈,叫人沉醉其中。

4. 作品点评

这首词在创作上别具匠心,写景状物时紧扣词人的游春路径,有条不紊地逐次呈现沿途景致,悠然之中趣味尽显。从结构来看,上阕两两对称,恰似两幅既各自成景又彼此呼应、相得益彰的动态图卷,完美融合,尽显和谐之美。艺术表现上更是独树一帜,词人摒弃华丽辞藻,选用通俗质朴、鲜活清新的日常语言勾勒春景,将乡村田野的天然春光随着自己闲适的脚步一一铺展。行文笔触轻盈灵动,词人兴致颇高,字里行间满是快意与舒畅。这种风格在秦观词作里颇为罕见,却宛如横空出世,开辟出全新意境,为后世词曲在题材拓展、意境营造方面指引了方向,影响深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行香子》这个词调上下片完全对称,每片多为三、四字短句,节奏比较明快,特别是上下片结尾各有由一个字带领的三个三字排偶句,运用得当,可以造成蝉联一气的轻快格调。这首词的内容(乘兴闲游,欣赏春光)、情绪(比较欢快轻松),正适合用这样一个词调来表现。词人根据乘兴徜徉所见的不同景物,组成上下两片各具相对独立性的两幅活动图画,使它们相互对称、映照,成为一个整体。同时,又运用通俗、生动、朴素、清新的语言写景状物,使朴质自然的村野春光随着词人轻松的脚步、欢快的情绪次第展现,达到词的节奏与词人的感情之间和谐的统一。

近代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刘学锴《秦观诗词鉴赏辞典》

# 秦观不但擅长描写男女情爱,写起田园风光来也毫不示弱。全词通过作者闲庭信步似的踏青,描绘了作者前后分别所看到的两个场景,上片表现的是一个静态风景,主要是小园和各种色彩缤纷的春花;下片则描写了流水青旗的农家乡院以及莺吟燕舞,蝶影翻飞。上下两片的风景组成一个春意盎然的宋代农村画卷。语言朴素天然,节奏清新欢快,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不详前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史杰鹏《宋词三百首正宗》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释文珦《母子吟》

下一篇:宋·施清臣《湖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