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帐重重卷暮霞":卷起一重又一重锦制的帷帐,见到了西天的晚霞,
# 暮霞:晚霞。,锦帐:锦制的帷帐,亦泛指华美的帷帐。
"屏风曲曲斗红牙":弯弯曲曲的屏风之中有什么人在敲击着拍板,
# 斗红牙:竞拍红牙演唱也。斗,此指竞相演奏。红牙,红木拍板,演奏时用以节乐。,曲曲:弯曲。一作叠叠。,屏风:室内隔扇,以木为之,多有雕绘。
"恨人何事苦离家":这样的屋中有一个闷闷不乐的人,你为什么要离开家乡呢?
# 恨人:失意抱恨者。此处作者自指。
"枕上梦魂飞不去":梦魂中也到不了所思念的人身边,
"觉来红日又西斜":待到他醒来时,又是一个下日暮时分了,
"满庭芳草衬残花":这时候庭院里的青草已经长成,在一片绿茵中他见到了还未凋尽的花朵的颜色。
# 残花:暗喻因相思过度而憔悴不堪的女主人公。,芳草:这里比喻远行的丈夫。
北宋婉约派词人
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视为元祐党人,绍圣后累遭贬谪。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文辞为苏轼所赏识。他擅长各种文体,而以政论、游记为出色。主要文学成就在词,陈师道《后山诗话》誉其为“今代词手”,后世视其为正宗的婉约派第一流词人。他善于把男女恋情与自己的不幸遭遇结合起来,以含蓄的手法,幽冷的意境,淡雅的语言,抒发感伤的情绪。〔千秋岁〕“水边沙外”、〔踏莎行〕“雾失楼台”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著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闺怨词。描绘了一位女子幽独的生活场景,以简洁的语言传达出深长的意味,含蓄而深刻地表达了闺中女子复杂的心理活动。虽未对女子的容貌服饰进行描写,却通过环境烘托与心理刻画,使女子形象栩栩如生,展现出一种隽永自然、不着痕迹的艺术美感。
2. 写作手法
倒叙:“枕上梦魂飞不去”回溯到她入眠时的梦境,通过这种倒叙,点出她在梦中都无法与思念之人相聚,丰富了词作的时间层次与情感维度,拓宽了表现空间,使词意错落有致,强化了她相思的深切程度。
3. 分段赏析
上片着重刻画女主人公幽居独处的境况。开篇“锦帐”一句,便隐隐透露出她内心的寂寞,“重重”一词,更是形象地展现出她当下的心境。这不仅与下片“枕上”二句相呼应,从情节上表明她昼眠方才苏醒,还为下文进一步展开她的情感世界埋下伏笔。紧接着“屏风”一句,又一次细腻且生动地描绘出她因深陷相思而神情恍惚、心不在焉的状态。随后“恨人”一句,直接点明了上述种种看似反常表现背后的根源所在。下片则以抒发相思之情为主线,同时融入了伤别的愁绪。过片处“枕上”一句,与上片起首的“锦帐”遥相呼应,运用倒叙的手法,巧妙地点明她方才的梦境,如此一来,极大地拓展了本词的表现空间,使词意呈现出错落有致的美感。“觉来”一句,与上片“卷暮霞”紧密关联,抒发了她在梦醒之后,内心百无聊赖,深感时光虚度的无奈与喟叹。而“满庭”一句,堪称情景交融的妙笔,营造出极具感染力的意境。此句看似描绘的只是庭院中芳草与落花的寻常景致,实则寓意深远,于写景之中,将她对丈夫的思念以及自我感伤、自怜自艾的复杂情绪,不着痕迹地一并收束,韵味悠长,自然天成。
4. 作品点评
全词勾勒出一位饱受离别相思煎熬的怨妇形象。以词中女主人公的视角展开,细腻描绘了自丈夫远行后,她内心满溢的孤独与寂寞。字里行间,真切抒发了她对丈夫深入骨髓的相思之情,尽显其在离别之苦中辗转的心境。
# 好在景中有情。
明徐渭《淮海集长短句》
# 沈际飞曰:“前人诗‘梦魂不知处,飞过大江西’,此云‘飞不去’,绝好翻用法。”按:“重重”“曲曲”。写得柔情旖旎,方唤得下句“何事”字起;即第二阕“飞不去”,亦从此生出。写闺情至此,意致浓深,大雅不俗。
清黄苏《蓼园词选》
# 以闲逸之笔写景而隐寓其情。
清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上一篇:宋·刘克庄《铭诗一首其一》
下一篇:宋·秦观《春日五首(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