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ín
jiāng
xiān
·
·
shí
hóng
lóu
绿
shuǐ

朝代:宋作者:秦观浏览量:2
shí
hóng
lóu
绿
shuǐ
dāng
nián
duō
shǎo
fēng
liú
gāo
chéng
chóng
shàng
shǐ
使
rén
chóu
yuǎn
shān
jiāng
luò
jiù
shàng
lián
gōu
wǎng
shì
qīng
shān
lèi
mǎn
jiāng
zhōu
fǎng
访
lín
xiū
wèn
jiā
qiū
hán
yān
shā
wài
niǎo
cán
xuě
páng
zhōu

译文

十里朱红楼阁倒映碧绿江波,当年此处曾有多少繁华与情事。再次登上高高的城楼,心中涌起无限哀愁。远山衔着落日,余晖仍如往昔般爬上帘钩。一曲琵琶勾起往事追忆,泪湿青衫,仿若沦落江州的白居易。探访邻里时,莫再问起杜秋娘的音讯。寒雾笼罩的沙洲外,孤鸟飞过,渡口旁,残雪未消的岸边停泊着孤舟。

逐句剖析

"十里红楼依绿水":十里朱红楼阁倒映碧绿江波,

# 十里红楼:形容江南楼台相连的繁华之景。十里:虚指,谓繁华地域之长。红楼:此指歌女所居之楼。

"当年多少风流":当年此处曾有多少繁华与情事。

# 风流:此指发生在绿水环绕中的十里红楼上的流风余韵人事。

"高城重上使人愁":再次登上高高的城楼,心中涌起无限哀愁。

# 城:一作楼。

"远山将落日":远山衔着落日,

# 将:渐渐。

"依旧上帘钩":余晖仍如往昔般爬上帘钩。

"一曲琵琶思往事":一曲琵琶勾起往事追忆,

"青衫泪满江州":泪湿青衫,仿若沦落江州的白居易。

# 青衫:唐制,青是文官品级最低(八品、九品)的服色,后指仕宦低位者所著衣衫。

"访邻休问杜家秋":探访邻里时,莫再问起杜秋娘的音讯。

# 杜家秋:即杜秋,亦即杜秋娘,唐金陵女子,李绮妾。

"寒烟沙外鸟":寒雾笼罩的沙洲外,孤鸟飞过,

"残雪渡傍舟":渡口旁,残雪未消的岸边停泊着孤舟。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临江仙·十里红楼依绿水》为宋代秦观所作的一首词,一说张𫄧词。词人旧地重游,往昔“多少风流”成追忆,眼前风物如故、人事已非,倍感凄然。上片,用逆入法,先写回忆,再述“高城重上”所见远山落日之景,行文灵动无板滞。下片,巧用两典含蓄传情,又善以景写情。以红楼绿水衬昔日风流,寒烟、残雪显今日凄凉,沙外鸟、渡傍舟暗指自身孤旷,以景结情,韵味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婉约派词人

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视为元祐党人,绍圣后累遭贬谪。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文辞为苏轼所赏识。他擅长各种文体,而以政论、游记为出色。主要文学成就在词,陈师道《后山诗话》誉其为“今代词手”,后世视其为正宗的婉约派第一流词人。他善于把男女恋情与自己的不幸遭遇结合起来,以含蓄的手法,幽冷的意境,淡雅的语言,抒发感伤的情绪。〔千秋岁〕“水边沙外”、〔踏莎行〕“雾失楼台”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著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片:“十里红楼依绿水,当年多少风流”,开篇勾勒出一幅绮丽繁华的画面,十里红楼沿着绿水绵延,红楼绿水相互映衬,尽显当年的昌盛与奢靡,一个“依”字让静态的建筑与灵动的水流有了亲昵之感,也暗示此地曾是人们的寻欢作乐之所,“当年”一词将时空拉回往昔,引发人们对那段风流岁月的遐想。“高城重上使人愁”,笔锋一转,今昔对比,曾经的风流之地,如今诗人旧地重游,却只剩满心哀愁,岁月的变迁、人事的更迭都浓缩在这一“愁”字之中。“远山将落日,依旧上帘钩”,描绘出傍晚时分的景象,远处的山峦托着缓缓下沉的落日,余晖依旧洒落在帘钩之上,看似不动声色的写景,实则以景衬情,山河依旧,可往昔的风流已不复存在,落日的余晖仿佛也带着几分惆怅,更添诗人内心的落寞,在这如诗如画却又略带哀伤的景致中,往昔与今朝的碰撞让愁绪愈发深沉。下片:“一曲琵琶思往事,青衫泪满江州”,化用白居易《琵琶行》中“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典故,听到一曲琵琶声,勾起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如同白居易当年在江州听闻琵琶女弹奏而感慨身世一般,诗人也不禁泪湿青衫,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将个人的忧愁与历史典故相融合,拓展了情感的深度与广度。“访邻休问杜家秋”,暗示此地人事已非,即便向邻里打听,也寻不到当年熟悉的痕迹,一个“休问”饱含无奈与沧桑。“寒烟沙外鸟,残雪渡傍舟”,以景作结,寒烟笼罩着沙滩外的飞鸟,残雪堆积在渡口旁的孤舟之上,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的氛围,飞鸟、孤舟在这寒烟残雪之中更显落寞,恰似诗人此刻的心境,在回忆与现实的交织中,诗人的哀愁被这凄清的景致烘托得淋漓尽致,给读者留下无尽的回味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华岳《述事》

下一篇:宋·陈亮《好事近·横玉叫清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