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红楼依绿水":十里朱红楼阁倒映碧绿江波,
# 十里红楼:形容江南楼台相连的繁华之景。十里:虚指,谓繁华地域之长。红楼:此指歌女所居之楼。
"当年多少风流":当年此处曾有多少繁华与情事。
# 风流:此指发生在绿水环绕中的十里红楼上的流风余韵人事。
"高城重上使人愁":再次登上高高的城楼,心中涌起无限哀愁。
# 城:一作楼。
"远山将落日":远山衔着落日,
# 将:渐渐。
"依旧上帘钩":余晖仍如往昔般爬上帘钩。
"一曲琵琶思往事":一曲琵琶勾起往事追忆,
"青衫泪满江州":泪湿青衫,仿若沦落江州的白居易。
# 青衫:唐制,青是文官品级最低(八品、九品)的服色,后指仕宦低位者所著衣衫。
"访邻休问杜家秋":探访邻里时,莫再问起杜秋娘的音讯。
# 杜家秋:即杜秋,亦即杜秋娘,唐金陵女子,李绮妾。
"寒烟沙外鸟":寒雾笼罩的沙洲外,孤鸟飞过,
"残雪渡傍舟":渡口旁,残雪未消的岸边停泊着孤舟。
北宋婉约派词人
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视为元祐党人,绍圣后累遭贬谪。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文辞为苏轼所赏识。他擅长各种文体,而以政论、游记为出色。主要文学成就在词,陈师道《后山诗话》誉其为“今代词手”,后世视其为正宗的婉约派第一流词人。他善于把男女恋情与自己的不幸遭遇结合起来,以含蓄的手法,幽冷的意境,淡雅的语言,抒发感伤的情绪。〔千秋岁〕“水边沙外”、〔踏莎行〕“雾失楼台”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著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1. 分段赏析
上片:“十里红楼依绿水,当年多少风流”,开篇勾勒出一幅绮丽繁华的画面,十里红楼沿着绿水绵延,红楼绿水相互映衬,尽显当年的昌盛与奢靡,一个“依”字让静态的建筑与灵动的水流有了亲昵之感,也暗示此地曾是人们的寻欢作乐之所,“当年”一词将时空拉回往昔,引发人们对那段风流岁月的遐想。“高城重上使人愁”,笔锋一转,今昔对比,曾经的风流之地,如今诗人旧地重游,却只剩满心哀愁,岁月的变迁、人事的更迭都浓缩在这一“愁”字之中。“远山将落日,依旧上帘钩”,描绘出傍晚时分的景象,远处的山峦托着缓缓下沉的落日,余晖依旧洒落在帘钩之上,看似不动声色的写景,实则以景衬情,山河依旧,可往昔的风流已不复存在,落日的余晖仿佛也带着几分惆怅,更添诗人内心的落寞,在这如诗如画却又略带哀伤的景致中,往昔与今朝的碰撞让愁绪愈发深沉。下片:“一曲琵琶思往事,青衫泪满江州”,化用白居易《琵琶行》中“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典故,听到一曲琵琶声,勾起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如同白居易当年在江州听闻琵琶女弹奏而感慨身世一般,诗人也不禁泪湿青衫,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将个人的忧愁与历史典故相融合,拓展了情感的深度与广度。“访邻休问杜家秋”,暗示此地人事已非,即便向邻里打听,也寻不到当年熟悉的痕迹,一个“休问”饱含无奈与沧桑。“寒烟沙外鸟,残雪渡傍舟”,以景作结,寒烟笼罩着沙滩外的飞鸟,残雪堆积在渡口旁的孤舟之上,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的氛围,飞鸟、孤舟在这寒烟残雪之中更显落寞,恰似诗人此刻的心境,在回忆与现实的交织中,诗人的哀愁被这凄清的景致烘托得淋漓尽致,给读者留下无尽的回味空间。
上一篇:宋·华岳《述事》
下一篇:宋·陈亮《好事近·横玉叫清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