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丹壑":身临赤色山谷。
# 丹壑:有红色岩山的山谷。
"凭高阁":倚靠高耸楼阁。
# 高阁:这里似指南楼。
"闲吹玉笛招黄鹤":闲吹玉笛欲唤仙鹤归来
"空江暮":空阔江面暮色渐沉。
"重回顾":频频回首凝望。
"一洲烟草":唯见一洲烟草萋萋,
"满川云树":满目云树苍苍。
"住":心中暗叹:停下吧。
"住":停下吧。
"住":停下吧。
"江风作":江风骤起。
"波涛恶":怒涛翻涌。
"汀兰寂寞岸花落":汀畔幽兰凋零,岸边落花飘散。
# 岸花:岩上的青苔。 岸:一作岩。,兰:水边小洲生长的泽兰,叶微香。,汀:厅。
"长亭路":长亭古道。
# 长亭路:犹言旅途。长亭:古人行人歇憩和饯别的亭子。
"尘如雾":尘土飞扬如雾。
"青山虽好":纵然青山长存,
"朱颜难驻":青春容颜终难永驻。
# 驻:停住。,朱颜:指青春年岁。
"去":终是决然道:离去吧。
"去":离去吧。
"去":离去吧。
北宋婉约派词人
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视为元祐党人,绍圣后累遭贬谪。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文辞为苏轼所赏识。他擅长各种文体,而以政论、游记为出色。主要文学成就在词,陈师道《后山诗话》誉其为“今代词手”,后世视其为正宗的婉约派第一流词人。他善于把男女恋情与自己的不幸遭遇结合起来,以含蓄的手法,幽冷的意境,淡雅的语言,抒发感伤的情绪。〔千秋岁〕“水边沙外”、〔踏莎行〕“雾失楼台”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著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秦观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展示了离别的情感和时光的流转。宦海沉浮多舛,频遭迁谪之苦。绍圣三年(1096)深秋,霜枫染赤之时,词人南谪郴州途经武昌古邑,于龟蛇锁江处独登黄鹤楼,临浩浩江风,对苍苍云树,挥毫写就此阕。
2. 写作手法
用典:“招黄鹤”暗引仙人乘鹤的传说,赋予离别以超脱尘俗的意蕴;“朱颜难驻”化用李煜“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深化物是人非的悲慨。对比:“青山虽好,朱颜难驻”以青山永恒与人颜易老对比,深化人生短暂的哲思。
3. 分段赏析
上片诗人站在高楼上,眺望着丹壑和空江,用“临丹壑,凭高阁”来描绘自己的位置,展现了一种远离尘世的情怀。接着,他吹起玉笛,希望能召唤黄鹤,但只有空旷的江面和夕阳的映照,形成了一种空灵的画面。然后,诗人回望满目的烟草和云树,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一洲烟草,满川云树”这句描写,以景物烟草和云树来象征时光的流转,表现出岁月的无情和变迁的不可挽回。接下来,诗人用“住住住”来形容江风的作用,泛指岁月流转、时光不停。下片“江风作,波涛恶”以动态描写打破上片的静谧,江风怒号、波涛汹涌的险恶环境,隐喻人生际遇的颠沛流离。“汀兰寂寞岸花落”借兰凋花谢的衰败意象,暗喻青春易逝、知己难逢的悲凉。“长亭路,尘如雾”以长亭点明送别主题,尘土如雾的迷蒙画面,暗示未来不可预知的艰险。“青山虽好,朱颜难驻”通过青山永恒与容颜易老的对比,凸显生命短暂的哲思。“去去去”三叠字与上片“住住住”形成强烈反差,以决绝之语终结全词,既呼应开篇的“招黄鹤”未果,又深化了“虽眷恋而不得不去”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