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水痕收":深秋霜降时节,水位下降。
# 水痕收:指水位降低。
"浅碧鳞鳞露远洲":远处江心的沙洲都露出来了。
# 鳞鳞:形容水波如鱼鳞一般。,浅碧:水浅而绿。
"酒力渐消风力软":酒力减退了,才觉察到微风吹过,
"飕飕":让人觉得凉飕飕的。
"破帽多情却恋头":破帽却多情留恋,不肯被风吹落。
"佳节若为酬":重阳节如何度过。
# 若为酬:怎样应付过去。
"但把清尊断送秋":只借酒消忧,打发时光而已。
# 尊:同“樽”,酒杯。
"万事到头都是梦":世间万事都是转眼成空的梦境,
"休休":因而不要再提往事。
# 休休:不要,此处意思是不要再提往事。
"明日黄花蝶也愁":重阳节后菊花色香均会大减,连迷恋菊花的蝴蝶,也会感叹发愁了。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阕描绘了词人登高远望时所见的景色及内心的感慨,通过对眼前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词人渴望摆脱世俗束缚却又难以真正解脱的无奈之情。下阕则通过描写登楼宴饮的情景,展现了词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并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词运用诙谐的笔法,生动地呈现了词人的人生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其在逆境中随遇而安、豁达开朗却又略带忧愁与感伤的复杂心境。
2. 写作手法
拟人:“破帽多情却恋头”这里将破帽拟人化,赋予其情感,说它“多情”且“恋头”,这明显是拟人手法,用来表达词人自身的感慨或者自嘲。直抒胸臆:“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这里直接表达了人生如梦的感慨,属于直抒胸臆,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没有借助其他修辞,直白地传达哲理。用典:“明日黄花蝶也愁”,这里的“明日黄花”本身是一个成语,包含了用典,暗示过时的事物,表达对时光流逝的哀愁。自然环境描写:“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开头的自然景物描写,“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这些都是在描绘秋天的景象。借景抒情:“明日黄花蝶也愁”中的黄花和蝶是景物,用凋零的菊花和愁蝶来抒发时光流逝的哀愁。
3. 分段赏析
上片描绘了重阳节登楼远眺的景象与酒后感受。开篇“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两句,勾勒出深秋时节江水退去、沙洲露出的开阔景象,展现出秋高气爽、明丽雄阔的晚秋景色。接下来,“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三句,通过酒力消退、风力渐起的描写,反用晋代孟嘉落帽的典故,以“破帽多情恋头”表达自己对世事纷扰的无奈与豁达,戏谑中透露出渴望超脱的复杂心境。下片则借重阳节宴饮抒发感慨。“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两句,化用杜牧的诗句,表达出词人以酒消愁、打发时光的心境,反映出他在政治失意后旷达从容的人生态度。最后,“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以“万事皆梦”和“明日黄花”的意象,表达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惆怅。
4. 作品点评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这首词通过对重阳节登楼远眺和宴饮场景的描写,展现了苏轼在逆境中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惆怅和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全词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展现了苏轼在黄州时期的心境与追求。
# 皆绝去笔墨蹊径间,直造古人不到处,真可使人一唱而三叹。
现代薛瑞生《东坡词编年笺证》
上一篇:宋·释普济《偈颂六十五首其一》
下一篇:宋·胡宏《云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