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nán
xiāng
·
·
chóng
jiǔ
hán
huī
lóu
chéng
jūn
yóu

朝代:宋作者:苏轼浏览量:3
shuāng
jiàng
shuǐ
hén
shōu
qiǎn
lín
lín
yuǎn
zhōu
jiǔ
jiàn
xiāo
fēng
ruǎn
sōu
sōu
mào
duō
qíng
què
liàn
tóu
jiā
jié
ruò
wéi
chóu
dàn
qīng
zūn
duàn
sòng
qiū
wàn
shì
dào
tóu
dōu
shì
mèng
xiū
xiū
míng
huáng
huā
dié
chóu

译文

深秋霜降时节,水位下降。远处江心的沙洲都露出来了。酒力减退了,才觉察到微风吹过,让人觉得凉飕飕的。破帽却多情留恋,不肯被风吹落。重阳节如何度过。只借酒消忧,打发时光而已。世间万事都是转眼成空的梦境,因而不要再提往事。重阳节后菊花色香均会大减,连迷恋菊花的蝴蝶,也会感叹发愁了。

逐句剖析

"霜降水痕收":深秋霜降时节,水位下降。

# 水痕收:指水位降低。

"浅碧鳞鳞露远洲":远处江心的沙洲都露出来了。

# 鳞鳞:形容水波如鱼鳞一般。,浅碧:水浅而绿。

"酒力渐消风力软":酒力减退了,才觉察到微风吹过,

"飕飕":让人觉得凉飕飕的。

"破帽多情却恋头":破帽却多情留恋,不肯被风吹落。

"佳节若为酬":重阳节如何度过。

# 若为酬:怎样应付过去。

"但把清尊断送秋":只借酒消忧,打发时光而已。

# 尊:同“樽”,酒杯。

"万事到头都是梦":世间万事都是转眼成空的梦境,

"休休":因而不要再提往事。

# 休休:不要,此处意思是不要再提往事。

"明日黄花蝶也愁":重阳节后菊花色香均会大减,连迷恋菊花的蝴蝶,也会感叹发愁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全词分为上下两片。上片写登楼远眺的景象与感受,描绘了霜降时节江水退去、沙洲露出的秋日景色,同时通过“破帽多情却恋头”的描写,表达了词人对自身漂泊命运的无奈与豁达。下片则借重阳节宴饮抒发感慨,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达观态度。全词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年)重阳节,当时苏轼被贬谪黄州,而徐君猷是黄州的知州。苏轼与徐君猷的交情深厚。据《黄州府志》记载,徐君猷任黄州知州时“崇儒重道,下士爱民”,对苏轼十分关照,从未因苏轼被贬而有所怠慢。苏轼在黄州期间,生活困苦,但徐君猷多次前来探望,二人关系日益亲密。在重阳节的宴会上,苏轼写下这首词,赠予徐君猷,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阕描绘了词人登高远望时所见的景色及内心的感慨,通过对眼前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词人渴望摆脱世俗束缚却又难以真正解脱的无奈之情。下阕则通过描写登楼宴饮的情景,展现了词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并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词运用诙谐的笔法,生动地呈现了词人的人生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其在逆境中随遇而安、豁达开朗却又略带忧愁与感伤的复杂心境。

2. 写作手法

拟人:“破帽多情却恋头”这里将破帽拟人化,赋予其情感,说它“多情”且“恋头”,这明显是拟人手法,用来表达词人自身的感慨或者自嘲。直抒胸臆:“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这里直接表达了人生如梦的感慨,属于直抒胸臆,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没有借助其他修辞,直白地传达哲理。用典:“明日黄花蝶也愁”,这里的“明日黄花”本身是一个成语,包含了用典,暗示过时的事物,表达对时光流逝的哀愁。自然环境描写:“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开头的自然景物描写,“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这些都是在描绘秋天的景象。借景抒情:“明日黄花蝶也愁”中的黄花和蝶是景物,用凋零的菊花和愁蝶来抒发时光流逝的哀愁。

3. 分段赏析

上片描绘了重阳节登楼远眺的景象与酒后感受。开篇“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两句,勾勒出深秋时节江水退去、沙洲露出的开阔景象,展现出秋高气爽、明丽雄阔的晚秋景色。接下来,“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三句,通过酒力消退、风力渐起的描写,反用晋代孟嘉落帽的典故,以“破帽多情恋头”表达自己对世事纷扰的无奈与豁达,戏谑中透露出渴望超脱的复杂心境。下片则借重阳节宴饮抒发感慨。“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两句,化用杜牧的诗句,表达出词人以酒消愁、打发时光的心境,反映出他在政治失意后旷达从容的人生态度。最后,“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以“万事皆梦”和“明日黄花”的意象,表达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惆怅。

4. 作品点评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这首词通过对重阳节登楼远眺和宴饮场景的描写,展现了苏轼在逆境中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惆怅和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全词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展现了苏轼在黄州时期的心境与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皆绝去笔墨蹊径间,直造古人不到处,真可使人一唱而三叹。

现代薛瑞生《东坡词编年笺证》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释普济《偈颂六十五首其一》

下一篇:宋·胡宏《云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