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深杯酒满":每天把大酒杯倒满酒,
"朝朝小圃花开":终日在鲜花盛开的小花圃里喝醉。
# 开:盛开。,朝朝:天天;每天。
"自歌自舞自开怀":自己唱歌自己跳舞,自己乐得开怀大笑,
# 自:自己。
"且喜无拘无碍":最令人高兴的是没有牵挂没有羁绊。
# 且喜无拘无碍:一作“无拘无束无碍”。
"青史几番春梦":一生中能有几回短暂的美丽的梦,
# 几番:几回。
"黄泉多少奇才":多少奇人异士都不免归到黄泉。
# 黄泉:一作红尘。
"不须计较与安排":人生不用计较太多,
# 不须:不用。
"领取而今现在":只要把现在的欢乐时光过好就行了。
两宋之交词人,“词俊”
朱敦儒(1081~1159),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希真,号岩壑老人,又称伊水老人、洛川先生、洛阳遗民等,洛阳(今属河南)人。早年隐居不仕,绍兴进士,曾任两浙东路提点刑狱。朱敦儒少有词名,获“词俊”之名,早年为“洛中八俊”之一。其词多写隐逸之趣,词风豪放旷逸,清新晓畅;南渡后作品又融入家国之感,慷慨悲歌,风格沉郁苍凉。代表作品有《鹧鸪天·西都作》《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念奴娇·插天翠柳》等。今存词集《樵歌》。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西江月·日日深杯酒满》是一首描写闲适生活和超脱世事的人生感悟的词。此词描绘了作者晚年以吟诗、品酒、赏花为生活乐趣的恬淡场景,用词质朴却蕴含深远意境,透露出一种悠然自得、心境宽广的情愫。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上片以“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开篇,通过描写饮酒的畅快与居所的清幽雅致。通过“酒满”这一细节,侧面暗示人物饮酒的畅快淋漓;“小圃花开”则点染出居所环境的清幽雅致。借所描绘的饮酒之景、居所之景抒发人物内心的闲适。情景交融:下片“人类历史如春梦交织”“英才终归尘土”等句,将历史兴衰的宏大视角与个人命运的渺小感交织。春梦的短暂与尘土的永恒形成对比,既是对历史虚无的哀叹,也是对南宋时局的隐喻。
3. 分段赏析
上片以“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起笔,前者描绘出饮酒之畅快淋漓,后者则点染出居所之清幽雅致。虽未直接言及人物,但人物的精神风貌已悄然浮现,这正是借物喻人的巧妙之处。随后,“自歌自舞自开怀,且喜无拘无碍”一句,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跃然纸上,三个“自”字的巧妙重叠,强烈凸显了其自由自在、自得其乐的神态,自然而然地引出“无拘无碍”的心境。下片则转而抒发诗人的深沉感慨。在他看来,人类的历史仿佛只是几场短暂春梦的杂乱交织,无论多么杰出的英才,最终都将归于尘土。这是历经世事沧桑、饱尝人生忧患后的深刻体悟,其中不乏消极的虚无之感。此词创作之时,正值忠良受屈、奸佞得势之际,“红尘”之句实则蕴含着诗人深深的悲愤。此时的朱敦儒,曾经的壮志豪情已被岁月消磨殆尽,字里行间仍能感受到他内心的苦楚与无奈。他自以为已看透红尘,不再奢望有所作为,将一切交给变幻莫测的命运去主宰,只求“不须计较与安排”,只需“领取而今现在”,享受片刻的欢愉便心满意足。末句不仅是对上片所描绘的闲适自得生活的深刻总结,也是全词在结构上的有力收束。
4. 作品点评
这首词的结构巧妙,上片通过描绘景象与叙述事件来铺陈情境,下片则转入议论与抒发感慨,两者相辅相成,实现了以景寓情、借景抒怀的艺术效果。
# 辞浅意深,可以言世之役役于非望之福者。
宋黄玉林
上一篇:宋·陈与义《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