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舟转山曲":小船转过山势弯曲之处,
# 曲:弯曲,转弯。山中弯曲的路。,山:山麓、山脚。
"豁尔见平川":一片开阔的平川便出现在眼前。
# 平川:地势平坦的地方,平原。,豁尔:豁然,开阔的样子,形容开阔和通达。
"树杪帆初落":抬头看见船帆好似落于树巅,
# 帆初落:船上的帆布刚刚从桅杆之上降落下来,所以言“树杪”。,树杪:即树梢。是说水位高,帆如落于树巅。
"峰头月正圆":山峰上圆月当空。
"荒烟几家聚":几家相聚居的人家升起荒野的炊烟,
# 荒烟几家聚:指长江三峡西陵峡口高山上几户相聚居的人家。荒烟:即荒野而无人烟之地。
"瘦野一刀田":贫瘠的山田,像刀刃一样窄小,挂在高高的山野上。
# 一刀田:田形如刀,极言田面之小。像刀刃一样窄小,挂在高高的山野上的山田。,瘦野:贫瘠的山野。
"行客愁明发":我这个漂泊在外的旅人,发愁明天一早又要出发上路,
"惊滩鸟道前":前面还有那令人惊恐的险滩和狭窄险峻如同飞鸟经过的小道在等着我。
# 鸟道:小道。言山高而险,只有山鸟才能飞过的山口小道。,惊滩:险滩。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章“明道”“致用”,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与曾巩并称“欧曾”。其诗颇受李白、韩愈影响,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与梅尧臣并称“欧梅”。其词婉丽,与晏殊并称“晏欧”。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编有《集古录》,著有《六一诗话》。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朋党论》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行旅贬谪诗。描绘了诗人在被贬途中,从舟行到泊舟的所见之景,如孤舟、平川、帆落、月圆、荒村、瘦田等,表达了诗人旅途的忧愁、孤独、怅惘,对前路艰难的担忧,以及被贬的失意和对民生的同情,借行旅见闻抒发复杂情感。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如“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借荒烟笼罩的村落、贫瘠狭小的田地之景,抒发对民生凋敝的同情和自身被贬的失意。
3. 分段赏析
诗的首联“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描绘了诗人乘坐孤舟,在山弯中绕行,突然眼前开阔出现平川的画面,展现出旅途的变化,“孤舟”体现诗人的孤独。颔联“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此时已至夜晚,帆落在树梢,月亮高悬峰头,勾勒出宁静又清冷的峡江晚泊图。颈联“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荒烟笼罩着仅有几家的村落,田野狭窄贫瘠,“荒”“瘦”二字生动展现出环境的恶劣和民生的困苦,透露出诗人的怜悯与关切。尾联“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诗人直言忧愁明天又要踏上惊险如鸟道般的滩涂之路,将对前路的忧虑直白道出。全诗层层递进,借景抒情,把诗人的复杂心境展现得淋漓尽致。
4. 作品点评
《劳停驿》是欧阳修描绘旅途见闻、抒发内心感触的佳作。诗风孤静寂寥,以细腻笔触勾勒峡江晚泊、荒村瘦田之景,“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意境独特,堪称写景名句。诗中尽显旅途忧虑,更流露出对民生疾苦的关怀,在其诗作中别具一格,展现出欧阳修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人文情怀。
上一篇:宋·范成大《车遥遥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