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外轻雷池上雨":柳林外传来轻轻的雷鸣,
# 轻雷:雷声不大。
"雨声滴碎荷声":池上细雨蒙蒙,
"小楼西角断虹明":不久小雨即停,小楼西角显现出被遮断的彩虹。
"阑干倚处":我们靠倚栏杆旁,
# 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
"待得月华生":直等到月亮东升。
# 月华:月光、月色之美丽。这里指月亮。
"燕子飞来窥画栋":燕子飞回门前,
# 画栋:彩绘装饰了的梁栋。
"玉钩垂下帘旌":窥伺着飞到画梁间,
# 帘旌:旌(jīng),帘端下垂用以装饰的布帛,此代指帘幕。,玉钩:精美的帘钩。
"凉波不动簟纹平":床上竹席纹路平展,好像清凉的水波,却无波纹涌动。
# 簟:(diàn)竹席。,凉波:指竹子做的凉席平整如不动的波纹。
"水精双枕":床头放着水晶双枕,
# 水精:即水晶。
"傍有堕钗横":她的金钗从发上坠下。
# 堕:(duò)脱落。,傍有:化用李商隐《偶题》:“水文簟上琥珀枕,旁有堕钗双翠翘”。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章“明道”“致用”,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与曾巩并称“欧曾”。其诗颇受李白、韩愈影响,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与梅尧臣并称“欧梅”。其词婉丽,与晏殊并称“晏欧”。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编有《集古录》,著有《六一诗话》。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朋党论》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是北宋欧阳修创作的一首婉约词,通过对夏日傍晚雨景及雨后闺阁场景的描写,委婉地展现出女子的孤独寂寞与对爱情的向往。上阕描绘了柳外轻雷、池上骤雨,雨声与荷声交织营造出空灵氛围,雨后断虹出现,女子独倚阑干等待月华升起,尽显孤单与期待。下阕视角转入室内,燕子飞窥画栋、帘旌低垂,屋内凉席平整,水精双枕旁堕钗横陈,以细腻的环境描写含蓄烘托出女子的情思与寂寥,全词情景交融,韵味悠长。
2. 写作手法
自然环境描写:开篇“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从听觉角度描绘了轻雷、雨声与荷声交织的独特音效,让读者似闻其声;“小楼西角断虹明”则从视觉角度展现了雨后断虹明艳的画面,使读者似见其景。通过视听的综合运用,全方位营造出夏日傍晚雨后的独特氛围。以动衬静:词中对轻雷、雨声、荷声的描写,看似是喧闹之声,但在整体环境中,这些声音反而衬托出环境的清幽寂静。“雨声滴碎荷声”,在这细微的声音里,更显周围环境的静谧,同时也衬托出女子内心的孤寂。借景抒情:上阕中,女子独倚阑干,从断虹出现一直等到月华升起,通过描绘这一过程中的自然景色,委婉地表达出女子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情感的期待。下阕通过对闺阁内凉席、双枕、堕钗等景物的描写,含蓄地展现出女子独守空闺的寂寞情思,将情感融入到景物之中。细节描写:“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这一细节,通过对水精双枕旁堕钗的描写,生动地描绘出女子夏日昼寝后的场景,不仅暗示了女子的身份与生活环境,更从侧面反映出她的孤独,以小见大地深化了主题。烘托:“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一句,通过燕子飞来窥视画栋的动态,以及玉钩垂下帘旌的静态描写,侧面烘托出闺阁的静谧氛围,进一步渲染出女子所处环境的清幽孤寂。
3. 分段赏析
上阕写的夏日雨景中的孤独守望。“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开篇词人便将我们带入一个夏日傍晚的独特场景。柳的位置虽未明确交待,却巧妙暗示雷自柳那边传来,被柳阻隔后音量减弱,才有了这轻柔的雷声,隐隐约约,别具一番韵味,与震天霹雳截然不同。雨落池中,分不清池水与雨水的界限。此时,雷声渐止,耳边唯有沙沙作响的声音,原是雨滴敲打荷叶,那声音清脆而细碎。“碎”字堪称绝妙,它精准捕捉到轻雷疏雨下,雨打荷叶时,声声清晰可辨的独特效果,不仅突出了雨的轻柔,还将荷叶在雨中的动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雨势渐小,转瞬放晴,小楼西角天边出现一弯断虹,那一抹明艳瞬间点亮了整个画面。“明”字用得极为精妙,它不仅描绘出断虹自身的绚丽,更将雨后斜阳的余晖、碧空如洗的澄澈之美一并囊括,展现出丰富的光线与色彩变化,营造出深远的境界。而在此美妙景致中,一位女子独倚画阑,静静欣赏着这一切,从断虹乍现一直等到新月缓缓升起。“月华生”三字紧承“断虹明”,让美景层层递进,进一步烘托出女子的孤独与她对美好事物的长久期待,其笔调温婉秀丽,意境美妙非凡。整个上阕看似纯在写景,实则借景抒情,将女子内心的孤寂与期盼巧妙融入夏日傍晚的雨景变化之中。下阕写了闺阁静谧中的情思暗涌。“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视角一转,由室外转入室内。燕子好奇地飞至画栋,似乎也被屋内的静谧所吸引,想要一探究竟。玉钩上垂下的帘旌静静低垂,纹丝不动,愈发凸显出屋内的安静氛围。这两句通过对燕子和帘旌的描写,侧面烘托出闺阁的清幽。“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词人继续描绘屋内陈设,凉席平整如波,没有丝毫褶皱,暗示着女子长时间安睡未动。水精双枕旁,一支堕钗横陈,这一细节看似随意,实则暗藏深意。精美的水精枕加倍渲染出屋内的华美,而孤单的堕钗则委婉暗示出女子独守空闺的寂寞。词人巧妙地从燕子的视角,将女子夏日昼寝的画面细腻勾勒出来,绣阁的静谧与精美跃然纸上。如果不考虑背后的故事,这便是一幅精美的闺阁图;若深入探究,便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清雅又自然的闺情,虽涉及艳情,却毫无低俗之感,反而让人对女子的情思与境遇心生怜惜。整个下阕通过对闺阁场景的细致描绘,含蓄地展现出女子内心深处的孤独与落寞,余味悠长。
4. 作品点评
这首词尽显婉约之韵,以精妙笔触绘景。先借自然之声营造空灵氛围,后用色彩变化勾勒美景,上阕写景层层递进,悄藏女子的孤独与期盼。下阕转至室内,借燕子、帘旌衬静谧,借凉席、双枕、堕钗暗喻女子独眠的寂寞。全词从室外到室内,景中含情,艳而不俗,将闺情抒发得细腻且深沉,尽显欧词含蓄蕴藉之魅力。
# 此词甚奇,奇在所取时节、景色、人物、生活,都不是一般作品中常见重复或类似的内容。千古独此一篇,此即是奇,而不待挟山超海、揽月驱星,方是奇也。所写是夏景,傍晚阵雨旋睛,一时之情状,画所难到,得未曾有……而结以钗横。
现代周汝昌《唐宋词鉴赏辞典》
上一篇:宋·苏泂《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