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bīn
zhōu

朝代:宋作者:文同浏览量:2
nián
róng
jìn
nán
bīn
jīn
fēng
guāng
tài
wén
chuī
xuān
jīn
yuè
jìng
zhuāng
chūn
yàn
fēng
yún
quán
tíng
liǔ
nóng
jiāng
shuǐ
zhài
xiāng
yuǎn
gèng
xūn
luó
hòu
jīng
fēng
suì
gāo
yuán
xián
liè
jiù
jiāng
jūn

译文

往昔战马齐聚豳州南境,如今豳州的风光,已变得温文尔雅、安宁祥和。月下金府夜宴乐声喧闹,春妆美人艳如玉峰云霞。泉边亭畔柳色浓翠欲滴,水寨中荷花的香气远远地飘来更让人陶醉。巡逻的岗哨没有惊扰,烽火也已熄灭,高原上旧将悠闲狩猎。

逐句剖析

"昔年戎马尽南豳":往昔战马齐聚豳州南境,

# 南豳:即指翻州。,戎马:兵马,军事,指战争。翻地自周代祖先与犬戎族相争,自占就是争战之地。

"今日风光已太文":如今豳州的风光,已变得温文尔雅、安宁祥和。

# 太文:犹言尽善尽美。此喻太平盛世之景象。,风光:这里指当时景象。

"雅吹夜喧金府月":月下金府夜宴乐声喧闹,

# 雅吹:优扬的音乐。雅是一种吹奏的乐器。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祖先及朝贺宴享等大典所用的乐舞称雅乐。此喻鼓吹泰乐的盛况。

"靓妆春艳玉峰云":春妆美人艳如玉峰云霞。

# 玉峰:豳州城南的玉柱峰。

"泉亭柳色浓将滴":泉边亭畔柳色浓翠欲滴,

"水寨荷香远更薰":水寨中荷花的香气远远地飘来更让人陶醉。

"逻候不惊烽燧息":巡逻的岗哨没有惊扰,烽火也已熄灭,

# 烽燧:烽火,古时边关报警的信号,常置于边疆戍兵建筑的高土台上。,逻候:逻候,即斥侯。斥,远也。逻:巡察;巡逻。《晋书戴洋传》“官远侦逻”。侯:侦察,也指侦察的人。

"高原闲猎旧将军":高原上旧将悠闲狩猎。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豳州》为北宋诗人文同所作七言律诗。此诗聚焦豳州(今陕西彬县一带)风物,通过“昔年戎马”与“今日风光”的今昔对照,描绘了豳州从军事要地转型为太平盛世的景象。雅乐绕月、靓妆映云、柳色含露、荷香远播,更有老将闲猎的从容。全诗语言清雅,画面鲜活,既展现地方风物的灵秀,更暗含对战争止息、民生安乐的赞美。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画家、诗人

文同(1018~1079),北宋画家、诗人。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锦江道人,世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属四川)人。曾至邛州、洋州等任知州,元丰初出知湖州,未到任而卒,人称文湖州。文同善诗文书画,被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其受苏轼敬重。其诗歌创作推崇梅尧臣,重视反映民间疾苦。他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尤擅墨竹,画竹叶创“以墨深为面、淡为背”之法,主张“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对苏轼画竹有影响,形成“湖州竹派”。亦喜作古木老槎、山水。著有《丹渊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诗大概创作于至和三年(1056)春夏间。当时唐开元十三年(725)改邠州,辖境相当今陕西彬县、长武、旬邑、永寿四县地。宋置邠州新平郡,静难军节度。作者于至和二年(1055)冬到此,担任静难军节度判官(是协理军务的官职),到嘉祐四年(1059)还朝。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昔年戎马尽南豳,今日风光已太文”以“昔年”“今日”对比,直述豳州从军事要冲到太平之地的转变,“戎马”点出边防战乱史,突出军事重镇的过往;“尽南豳”“已太文”暗含对和平的珍视。​​颔联“雅吹夜喧金府月,靓妆春艳玉峰云”视听交融,“雅吹夜喧”写听觉之雅,“靓妆春艳”绘视觉之美,展现百姓生活的安闲富足。贵族夜宴笙歌,以“雅吹”衬太平盛景,暗藏奢靡之叹。​​颈联​​“泉亭柳色浓将滴,水寨荷香远更薰”工笔刻画自然景物,“浓将滴”的柳色、“远更薰”的荷香,以细腻笔触渲染豳州的生机与诗意。​​尾联“逻候不惊烽燧息,高原闲猎旧将军”中“逻候不惊”“闲猎旧将”呼应首联,通过军人的松弛状态,侧面印证战争消弭、盛世来临的现实。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曾纡《上林春》

下一篇:宋·晁端礼《上林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