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íng

朝代:宋作者:文同浏览量:3
huáng
rén
dùn
jià
liú
tiān
zhōng
jīn
huǒ
shāo
kōng
yán
guāng
rǎn
yún
sǒng
hàn
shuò
fēi
péng
péng
lóng
yáo
qián
zuò
liè
wěn
shēng
fēng
ān
yǒu
shù
hǎi
shuǐ
kòu
jiāo
rén
gōng

译文

太阳停驻在天空中不肯离去,金乌喷吐烈焰,将蓝天烧得通红。灼热的日光浸染高高耸起的云层,摇摇欲坠,干旱的热气灼烤大地,尘土被烤得纷纷扬起,漫天乱飞。龙在天空翻腾,为何却不肯降下甘霖,连猛虎也因干渴而撕裂嘴唇,干燥的风里没有一丝凉意。怎样才能拥有劈开海水的法术,直入海底去敲响鲛人宫殿的大门。

逐句剖析

"黄人顿驾留天中":太阳停驻在天空中不肯离去,

"金鸦吐火烧碧空":金乌喷吐烈焰,将蓝天烧得通红。

"炎光染云耸岌岌":灼热的日光浸染高高耸起的云层,摇摇欲坠,

"旱气烁土飞蓬蓬":干旱的热气灼烤大地,尘土被烤得纷纷扬起,漫天乱飞。

"龙摇乾胡不作雨":龙在天空翻腾,为何却不肯降下甘霖,

"虎裂渴吻无生风":连猛虎也因干渴而撕裂嘴唇,干燥的风里没有一丝凉意。

# :一作燕。

"安得有术擘海水":怎样才能拥有劈开海水的法术,

# 得:一作和。

"入底一扣鲛人宫":直入海底去敲响鲛人宫殿的大门。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苦热行》是北宋文同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歌以夏日酷热景象为题材,紧扣“苦热”展开描写:开篇以“金鸦吐火”喻烈日灼烧天空,接着描绘暑气染红云层、土地干裂飞沙的干旱之景,连传说中的龙、虎都因无雨无风而难耐酷热。结尾以“擘海水”“扣鲛人宫”的奇绝想象收束,抒发对清凉的迫切渴望。全诗运用比喻、夸张的艺术手法,语言生动凝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层层刻画,将酷热难耐的感受具象化,既展现了诗人细致的观察力,又以强烈的情感表达让读者感同身受。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画家、诗人

文同(1018~1079),北宋画家、诗人。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锦江道人,世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属四川)人。曾至邛州、洋州等任知州,元丰初出知湖州,未到任而卒,人称文湖州。文同善诗文书画,被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其受苏轼敬重。其诗歌创作推崇梅尧臣,重视反映民间疾苦。他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尤擅墨竹,画竹叶创“以墨深为面、淡为背”之法,主张“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对苏轼画竹有影响,形成“湖州竹派”。亦喜作古木老槎、山水。著有《丹渊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黄人顿驾留天中,金鸦吐火烧碧空”以“黄人”拟人化太阳,首句点题“苦热”——烈日久悬,热势难消。“顿驾”二字强化太阳“滞留”的反常,奠定全诗燥热基调。次句“金鸦”呼应“黄人”,以神话意象强化太阳的炽热;“吐火”“烧”二字动态感极强,画面如烈焰灼目,凸显炎势之猛。颔联“炎光染云耸岌岌,旱气烁土飞蓬蓬”“染”字妙喻烈日对云的“炙烤上色”,“耸岌岌”状云因热而膨胀欲散,侧面烘托空气的燥热与压抑。次句中“烁”字写旱气如火焰舔舐土地,“飞蓬蓬”以尘土纷飞的细节,具象化干旱的破坏力,暗含对农时的担忧。颈联“龙摇乾胡不作雨,虎裂渴吻无生风”中“龙”为神话中司雨之神,“摇乾”写其腾云却无雨,以诘问表达对旱情的焦急;“胡不作”强化失望与无奈。“虎裂渴吻”以兽类的痛苦侧面写旱情之重;“无生风”呼应前文“金鸦吐火”,强调空气凝滞、热浪滚滚的窒息感。尾联“安得有术擘海水,入底一扣鲛人宫”“安得”转折,从现实困境转向奇思妙想;“擘海水”以夸张手法,表达对降雨的强烈渴望,情感炽烈。“鲛人宫”引神话收束,借“扣宫”祈求鲛人降雨(或化用“鲛人泣珠”典故,暗盼甘霖),想象奇绝,余韵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陆游《南窗》

下一篇:宋·释文珦《梦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