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芒北邙山":茫茫无际的北邙山,
# 北邙山:在河南洛阳东北。汉魏以来王侯公卿多葬此。
"高坟尽无主":那些高大的坟墓如今都已无人掌管。
"惟有石麒麟":只有成对的石麒麟,
# 石麒麟:古代帝王陵前的石雕麒麟。
"相向立秋雨":在秋雨中相对伫立,默默无言。
# 相向:相对。
南宋诗人、词人
汪元量(1241?~1304?),南宋诗人、词人。字大有,号水云,晚号楚狂,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原是宋宫廷琴师,蒙元灭宋被掳北去,以亲身经历而形诸歌诗,颇能反映宋亡前后实况。汪元量的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部分作品有“诗史”之称。其诗风初为江湖体,自经离乱,转师杜甫,眷恋故国,诗风一变而为苍凉悲愤;也有一些山水诗,格调明快。其词多写宫庭生活,善于写景状物,以清丽见长;德祐之难后,词风眷怀故国,情深语直。代表作品有《醉歌》10首、《越州歌》20首、《湖州歌》98首。著有《湖山类稿》《水云集》。
1. 分段赏析
“芒芒北邙山,高坟尽无主”:“芒芒北邙山”,开篇用“芒芒”描绘出北邙山广阔无垠、荒草漫漫的景象,给人以空旷、寂寥之感,奠定全诗的凄凉基调。“高坟尽无主”,北邙山多高坟大冢,这里说“尽无主”,意味着曾经那些有主的坟墓,历经岁月变迁,如今主人的踪迹已无处可寻,曾经的繁华与尊贵皆成过眼云烟,直接点明了世事无常、兴衰更替的主题,引发读者对历史变迁和人生短暂的思考。“惟有石麒麟,相向立秋雨”:“惟有石麒麟”,“惟有”强调了石麒麟是北邙山如今仅存的、具有代表性的事物,突出其孤独与永恒。石麒麟本是守护坟墓的神兽,如今却在无人的坟前独自伫立。“相向立秋雨”,在秋雨的笼罩下,石麒麟相对而立,秋雨增添了画面的清冷、萧瑟之感,营造出一种寂静、凄凉的氛围。这两句通过静态的景物描写,以物是人非的强烈对比,进一步烘托出岁月的无情和历史的沧桑,让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繁华逝去后的落寞与无奈,余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