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霁风光":春雨过后,天空放晴,
# 雨霁:霁(jì),雨过天晴。
"春分天气":春分天气,一派好风光。
# 春分: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在公历月或日。此日,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长短平分,故称。
"千花百卉争明媚":百花盛开,万紫千红,争奇斗艳。
"画梁新燕一双双":画梁之上,刚归来的燕子,出双入对,
# 画梁:有彩绘装饰的屋梁。
"玉笼鹦鹉愁孤睡":玉笼里的鹦鹉却在发愁自己孤独眠睡。
# 玉笼:玉饰的鸟笼。亦用为鸟笼的美称。
"薜荔依墙":薜荔香草爬上了墙面,
# 薜荔:(bì lì)常绿藤本植物。又称木莲。
"莓苔满地":莓新绿藓铺满了地面。
# 莓苔:青苔。
"青楼几处歌声丽":远处的青楼断断续续地传过来清丽的歌声。
# 青楼:妓院。
"蓦然旧事上心来":想起过去的事情,
"无言敛皱眉山翠":沉默无言,眉头紧皱,远山眉色变成了青绿。
# 眉山:形容女子秀丽的双眉。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章“明道”“致用”,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与曾巩并称“欧曾”。其诗颇受李白、韩愈影响,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与梅尧臣并称“欧梅”。其词婉丽,与晏殊并称“晏欧”。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编有《集古录》,著有《六一诗话》。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朋党论》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闺怨题材的作品。通过描写歌女观赏春景时的所见所感,借春日风光、居住环境以及歌声等景象,表达了歌女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以及当下孤独愁苦却无从诉说的心境。
2. 写作手法
情景交融:全词描绘了“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等春景,又融入主人公因青楼歌声勾起的愁绪,将明媚春光与内心愁思相结合,使情与景相互渗透,自然流畅地表达出春愁。对比:上阕中明媚的春景与下阕“薜荔依墙,莓苔满地”的荒芜景象形成对比,展现出环境的差异,也暗示主人公心境的变化,同时成为其思旧的契机。借景抒情:上片“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描绘了春分时节的美丽景色和动物状态,借这些景象抒发主人公内心的孤寂。
3. 分段赏析
上片,描绘春分时节的明媚春景,“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雨后初晴、百花争艳的画面,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通过新燕和鹦鹉状态的对比,以乐景衬哀情,暗示主人公的孤独。下片,“薜荔依墙,莓苔满地”描绘出居所周围荒芜的景象,与上片的明丽春景形成反差,营造出一种落寞的氛围;“青楼几处歌声丽。蓦然旧事上心来,无言敛皱眉山翠”,写歌声引发主人公对旧事的回忆,生动地刻画出其内心的愁苦和无奈,将春愁之情推向高潮。
# 调遣抑扬、擒纵变化之工,加强抒情力度,形成作品的翻转顿宕之势。
现代吉安师专中文系教授刘文源《全国首届欧阳修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下一篇:宋·谢翱《铁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