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持蟹螯":左手捏着蟹螯,
"举觞属云汉":高举酒杯向银河敬酒。
"天生此神物":天生这美酒佳肴,
"为我洗忧患":专为涤荡我的忧愁烦恼。
"山川同恍惚":山川仿佛也与我一同迷醉,
"鱼鸟共萧散":鱼鸟好似随我飘然闲散。
"客至壶自倾":客人来了酒壶自动斟满,
"欲去不容间":想离开时却被醉意绊住脚步。
北宋婉约派词人
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视为元祐党人,绍圣后累遭贬谪。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文辞为苏轼所赏识。他擅长各种文体,而以政论、游记为出色。主要文学成就在词,陈师道《后山诗话》誉其为“今代词手”,后世视其为正宗的婉约派第一流词人。他善于把男女恋情与自己的不幸遭遇结合起来,以含蓄的手法,幽冷的意境,淡雅的语言,抒发感伤的情绪。〔千秋岁〕“水边沙外”、〔踏莎行〕“雾失楼台”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著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1. 分段赏析
前两句:“左手持蟹螯,举觞属云汉。”诗人描绘了自己左手持蟹螯、举杯向天的豪放姿态。“蟹螯”象征着美食,“举觞属云汉”则有向天敬酒之意,展现出诗人豁达不羁的性格。第三、四句:“天生此神物,为我洗忧患。”诗人认为酒是天生的“神物”,能够帮助自己洗去忧愁。这里的“忧患”可能指生活中的烦恼或仕途上的不如意,而酒则成为了诗人排解忧愁的寄托。第五、六句:“山川同恍惚,鱼鸟共萧散。”诗人描绘了饮酒后的感受,仿佛山川都变得模糊不清,鱼鸟也显得格外闲适。这里的“恍惚”和“萧散”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尾句:“客至壶自倾,欲去不容间。”诗人以“客至壶自倾”表达了对客人的热情款待,而“欲去不容间”则表明诗人与客人相处融洽,不愿轻易分别。这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