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àn

朝代:宋作者:欧阳修浏览量:3
lái
shí
shā
bīng
shuāng
fēi
guò
jiāng
nán
huáng
shuǐ
kuò
tiān
yún
àn
dàn
shuò
fēng
chuī
chéng
háng

译文

当大雁飞来的时候,那沙漠之地早已是冰霜覆盖,大雁飞过江南的时候,江南的树叶已经变得枯黄。水面辽阔,天空显得低沉,云彩颜色暗淡无光,在凛冽的北风的吹拂下,大雁自然地排成整齐的行列飞行。

逐句剖析

"来时沙碛已冰霜":当大雁飞来的时候,那沙漠之地早已是冰霜覆盖,

"飞过江南木叶黄":大雁飞过江南的时候,江南的树叶已经变得枯黄。

"水阔天低云暗澹":水面辽阔,天空显得低沉,云彩颜色暗淡无光,

"朔风吹起自成行":在凛冽的北风的吹拂下,大雁自然地排成整齐的行列飞行。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雁》是北宋欧阳修创作的七言绝句,诗开篇描绘大雁出发时,北方沙碛已是冰霜满地,接着写其飞过江南,彼时木叶枯黄。继而刻画大雁飞行时水阔天低、云色暗淡的环境,最后展现大雁在朔风中仍能整齐成行飞行的画面。通过这些描写,呈现出大雁迁徙的过程和坚毅的形象。借描写大雁迁徙,表达了对大雁在艰苦环境中仍保持秩序与坚韧的赞美,也蕴含着诗人对自然生命顽强精神的感怀,以及对时光流转、生命旅途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章“明道”“致用”,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与曾巩并称“欧曾”。其诗颇受李白、韩愈影响,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与梅尧臣并称“欧梅”。其词婉丽,与晏殊并称“晏欧”。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编有《集古录》,著有《六一诗话》。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朋党论》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来时沙碛已冰霜”:点明大雁出发的环境,它们来时,沙漠地带早已是冰霜覆盖,一片寒冷萧瑟之景。“沙碛”和“冰霜”描绘出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暗示了大雁迁徙路途的艰辛,为后文展现大雁的坚韧做铺垫。“飞过江南木叶黄”:描绘大雁飞行的过程和到达江南时的景象。大雁飞过江南,此时江南树叶枯黄,既交代了季节为秋季,也与前句的北方沙漠景象形成地域和景色的对比,展现出大雁跨越不同地域的迁徙之旅。“水阔天低云暗澹”:进一步渲染大雁飞行时的环境氛围。水面辽阔,天空低沉,云层灰暗,营造出一种压抑、苍茫的氛围,衬托出大雁在广阔天地中飞行的渺小与孤独,同时也暗示了它们飞行途中可能面临的未知与挑战。“朔风吹起自成行”:在凛冽的北风中,大雁依然能够自然地排成整齐的行列飞行。“朔风”强调环境的恶劣,而“自成行”则突出大雁在艰难环境下依然保持秩序和团队协作,展现出它们的坚韧和适应能力,也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生物的奇妙与顽强。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陈师道《晦日》

下一篇:宋·许尚《华亭百咏·石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