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ì

朝代:宋作者:陈师道浏览量:3
rén
lǎo
shí
qíng
chūn
shēn
huā
wēi
xuān
hán
nán
běi
fēng
jīn
wéi
shì
tóng
páng
guān
yǒu
shì
fēi
shí
shū
shòu
bǎo
ròu
wèi
féi

译文

人年纪大了,世态人情也变得淡薄,春天进入了深浓的阶段,花朵的生机与意态变得微弱。南方温暖北方寒冷,气候各不相同,古代和现代的风俗习惯有所不同。就眼前正在发生的事情而言,没有特别的相同或不同之分,旁观者却会有各种是非评判。吃蔬菜就会像这样(显得)消瘦,可吃了足够的肉也未必就能变得肥胖。

逐句剖析

"人老时情薄":人年纪大了,世态人情也变得淡薄,

"春深花意微":春天进入了深浓的阶段,花朵的生机与意态变得微弱。

"暄寒南北异":南方温暖北方寒冷,气候各不相同,

"风俗古今违":古代和现代的风俗习惯有所不同。

"即事无同异":就眼前正在发生的事情而言,没有特别的相同或不同之分,

"旁观有是非":旁观者却会有各种是非评判。

"食蔬如许瘦":吃蔬菜就会像这样(显得)消瘦,

"饱肉未须肥":可吃了足够的肉也未必就能变得肥胖。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晦日》是北宋诗人陈师道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以人老情感淡薄和春深花意微弱起兴,引出下文。颔联从气候和风俗的角度,展现了世间的差异和变化。颈联则深入探讨了人们对事物的不同看法和评判。尾联以饮食为切入点,表达了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人,江西诗派代表人物

陈师道(1052~1101),北宋诗人。字履常、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时因苏轼等人推荐,为徐州教授,后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等职。家境困窘,爱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是“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的代表之一,被元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一。他主张诗歌“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宁粗毋弱,宁僻毋俗。陈师道为文师法曾巩,诗歌语言平淡质朴,风格奇峭清新,内容主要围绕个人生活经历和人生感慨展开。代表作品有《送内》《别三子》《示三子》《怀远》等。著有《后山居士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人老时情薄,春深花意微”:诗人以自身感受起笔,感叹随着年龄的增长,世态人情逐渐淡薄,就像春天进入尾声,花朵的生机与活力也渐渐微弱。这两句将人生命运的变化与自然景象的更迭相联系,借景抒情。颔联“暄寒南北异,风俗古今违”:从个人感慨转向对地域和时间差异的描述。南方与北方气候不同,冷暖有别;古代与现代的风俗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这种鲜明的对比,展现出时空的广阔和世事的变迁,引发诗人对历史与现实、地域与文化差异的深沉思考。颈联“即事无同异,旁观有是非”:此联深入探讨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对于正在发生的事情,当事人往往觉得并无特别的不同之处,但旁观者却可能会有各种是非评判。这一观点揭示了人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差异。尾联“食蔬如许瘦,饱肉未须肥”:诗人以饮食为喻,表面上说吃蔬菜会使人消瘦,而吃了肉也不一定要追求肥胖,实则借饮食来表达对人生境遇的态度。无论是处于清苦还是优裕的生活状态,都无需刻意改变或执着追求,体现出一种超脱、豁达的人生哲学。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轼《荆州十首(其一)》

下一篇:宋·欧阳修《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