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uì
lóu
yín
·
·
chún
bǐng
dōng

朝代:宋作者:姜夔浏览量:3
chún
bǐng
dōng
chāng
ān
yuǎn
lóu
chéng
liú
fēi
zhū
yǒu
luò
zhī
jiàn
zhì
chāng
shí
nián
rén
yǒu
zhōu
yīng
zhōu
zhě
wén
xiǎo
wèn
zhī
néng
dào
shì
huán
wèi
yán
zhī
xīng
huái
怀
yóu
qiě
shāng
jīn
zhī
suǒ
yuè
lěng
lóng
shā
chén
qīng
luò
jīn
nián
hàn
chū
xīn
fān
tīng
zhān
yuán
róng
chuī
céng
lóu
gāo
zhì
kàn
jiàn
yíng
hóng
yán
fēi
cuì
rén
shū
fěn
xiāng
chuī
xià
hán
fēng
yǒu
xiān
yōng
yún
huáng
jūn
yóu
níng
wàng
jiǔ
tàn
fāng
cǎo
qiān
tiān
qíng
wèi
zhàng
jiǔ
qīng
chóu
huā
xiāo
yīng
西
shān
wài
wǎn
lái
hái
juǎn
lián
qiū

译文

淳熙丙午年冬,武昌安远楼建成。我和刘去非等几位朋友去参加落成典礼,因此创作此首词。我离开武昌十年,有老朋友在鹦鹉洲泊舟住宿,听到年轻的歌女演唱这首词。我向她询问,她还能详细地讲述旧事。友人回到吴地,向我讲述了这件事;我听后怀念起昔日曾经同游的好友,更加为今日的孤单而感伤。明月的冷光映照着边塞的风沙,围护城保四周的竹篱一片寂静,今年朝廷开始赏赐尘民饮酒欢聚。弹奏起塞北新曲,听到元帅的军帐歌声清越。安远楼耸立入云霄,看它那红色栏杆萦绕楼檐,飞展一片翠碧。那位佳人美丽动人,从她身体上飘散一股幽香,寒夜里风儿轻轻地吹。就在此地,正该有潇洒的词友,像仙人一样,同登楼观蟾的朋友尽兴游戏。我一个人登上高楼久久地凝神望远,却只见芳草萋萋,绵绵不尽。飘泊天涯的游子,心中的孤苦有何人知道。只好借酒消愁,借着赏花忘记豪情。此刻西山之外,黄昏时又卷起,一帘秋雨过后的晴丽。

逐句剖析

"淳熙丙午冬":淳熙丙午年冬,

"武昌安远楼成":武昌安远楼建成。

# 安远楼:即武昌南楼,在黄鹤楼上。

"与刘去非诸友落之":我和刘去非等几位朋友去参加落成典礼,

# 刘去非:作者友人,生平未详。

"度曲见志":因此创作此首词。

"予去武昌十年":我离开武昌十年,

"故人有泊舟鹦鹉洲者":有老朋友在鹦鹉洲泊舟住宿,

# 鹦鹉洲:在今湖北汉阳西南长江中,东汉末,黄祖为江夏(今武昌)太守,祖长子射,大会宾客,有人献鹦鹉,祢衡作《鹦鹉赋》洲因此得名。

"闻小姬歌此词":听到年轻的歌女演唱这首词。

# 小姬:指年轻女子。

"问之":我向她询问,

"颇能道其事":她还能详细地讲述旧事。

"还吴为余言之":友人回到吴地,向我讲述了这件事;

"兴怀昔游":我听后怀念起昔日曾经同游的好友,

# 兴怀:引起感触。

"且伤今之离索也":更加为今日的孤单而感伤。

# 离索:离群索居。

"月冷龙沙":明月的冷光映照着边塞的风沙,

# 龙沙:后世泛指塞外之地为龙沙。

"尘清虎落":围护城保四周的竹篱一片寂静,

# 虎落:遮护城堡或营寨的竹篱。

"今年汉酺初赐":今年朝廷开始赏赐尘民饮酒欢聚。

# 汉酺初赐:汉律,三人以上无故不得聚饮,违者罚金四两。朝廷有庆祝之事,特许¹臣民会聚欢饮,称赐酺。酺:合聚饮食。此处所指事见题解。

"新翻胡部曲":弹奏起塞北新曲,

# 胡部曲:一种以琵琶为主的音乐。唐时西凉地方乐曲。此处泛指异族音乐。

"听毡幕元戎歌吹":听到元帅的军帐歌声清越。

# 元戎:主将,军事长官。,毡幕:指用毛毡制作的帐篷。

"层楼高峙":安远楼耸立入云霄,

# 高峙:高高耸立。

"看槛曲萦红":看它那红色栏杆萦绕楼檐,

"檐牙飞翠":飞展一片翠碧。

"人姝丽":那位佳人美丽动人,

# 人姝丽:容貌美丽指漂亮的人。

"粉香吹下":从她身体上飘散一股幽香,

"夜寒风细":寒夜里风儿轻轻地吹。

"此地":就在此地,

"宜有词仙":正该有潇洒的词友,

"拥素云黄鹤":像仙人一样,

# 素云:指白云楼。

"与君游戏":同登楼观蟾的朋友尽兴游戏。

"玉梯凝望久":我一个人登上高楼久久地凝神望远,

# 玉梯:指玉楼。

"叹芳草萋萋千里":却只见芳草萋萋,绵绵不尽。

"天涯情味":飘泊天涯的游子,心中的孤苦有何人知道。

"仗酒祓清愁":只好借酒消愁,

# 祓:原指古代为除灾去邪而举行仪式的习俗。此处指消除。

"花销英气":借着赏花忘记豪情。

"西山外":此刻西山之外,

"晚来还卷":黄昏时又卷起,

"一帘秋霁":一帘秋雨过后的晴丽。

# 霁:雨后天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翠楼吟·月冷龙沙》是南宋词人姜夔的词作。上片聚焦武昌安远楼,以“月冷龙沙”的苍凉起笔,继而铺陈楼宇落成时的庆贺盛景——军帐中胡乐新奏、元戎歌吹嘹亮,搭配“槛曲萦红,檐牙飞翠”的楼阁华彩,在宏大叙事中暗藏气象。下片转以登楼者视角切入,借“仗酒祓清愁,花销英气”的喟叹,将个人身世飘零之感与历史盛衰之思熔铸一炉,字里行间流淌着“花消英气”的沉郁悲情。全词以“由大及小、由外及内”的笔法展开:先绘塞外清冷之境,再写楼阙壮丽之姿,最终落于楼中客子的情志抒怀。其情致凄婉而格调悲壮,尤其“天涯情味”的怅惘与崔颢《黄鹤楼》中“日暮乡关”的苍茫意境遥相呼应,于表面的承平气象下,深蕴南宋时局衰飒的时代隐痛,堪称以景写史、以情叩世的词中佳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词人、音乐家

姜夔(1155?~1208),南宋词人、音乐家。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一生未仕,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客交游,卒于杭州。姜夔精通音律,能自度曲。词喜自创新调,重格律,音节谐美,多为写景咏物及记述客游之作,感时伤事,情调较为低沉。代表作品有《扬州慢》《暗香》《疏影》等。有《白石道人歌曲》《白石道人诗集》《诗说》《绛帖平》《续书谱》等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淳熙十三年丙午(1186年)秋,姜夔寄居汉阳府汉川县的姐姐家中。入冬后,武昌黄鹤山落成安远楼,他携友人刘去非赴落成典礼,自度此曲记游。十年后,友人在汉阳江边听闻歌女咏唱此词,往昔情景历历在目,遂追述创作本事。姜夔得知此事深受触动,为该曲补写词序。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登楼的词。全词铺陈庆贺落成的盛景与楼阁的堂皇气象,借“花消英气”的愁绪,表达了对历史兴衰与人生更迭的深沉慨叹。

2. 写作手法

虚实相生:上片前五句围绕“安远”虚构“月冷龙沙,尘清虎落”的和平景象,既扣合楼名,又以“虚”写“实”——表面是庆贺边境安定,实则隐含对和议后短暂太平的客观描述,为后文情感转折埋下伏笔。乐景衬哀情:上片以“新翻胡部曲”的盛大乐舞、“萦红飞翠”的楼宇形制、“粉香歌吹”的宴会场景,极力铺陈承平气象,色彩富丽、节奏明快;下片却以“芳草萋萋”“仗酒祓愁”的愁绪转入沉郁,乐景越盛,越反衬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与时代的隐忧,如“秋霁”的清朗暮色中仍藏“冷清索寞”,以景结情,余味深长。

3. 分段赏析

前五句紧扣“安远”之意虚构境界,亦暗显筑楼时代背景。“龙沙”典出《后汉书》,代指金邦;“虎落”指护城笆篱。宋室南渡后,武昌为抗金要地,和议达成后渐趋安定,故有“月冷龙沙,尘清虎落”的和平景象,此即“安远”题中之义。“今年汉酺初赐”化用汉代典制,言朝廷特许聚饮庆贺。据《宋史》载,当时军中宴乐耗费甚巨,故有“新翻胡部曲,听毡幕元戎歌吹”之景——胡部本为唐代西凉乐曲,经改编后入乐,以七十二人乐队伴奏,边地之曲融入中原,亦合“安远”主题。继而正面刻画楼宇:红漆栏杆曲折环绕,琉璃檐角飞挑欲翠,“萦红飞翠”之笔状尽富丽堂皇。“人姝丽”三句复写楼中宴会,夜寒风细中粉香与歌吹相逐,一派承平气象。过片以黄鹤山传说发端,谓此等形胜之地“宜有词仙乘云来贺”,然“宜有”二字暗藏遗憾,笔锋遂转。下片多化用崔颢《黄鹤楼》诗意,写登楼怅惘。“玉梯凝望久”后,“芳草萋萋千里”翻用崔诗“芳草萋萋鹦鹉洲”,引发“天涯情味”之叹;“仗酒祓清愁,花销英气”则直抒客居愁绪与岁月虚掷之憾。结句“西山外,晚来还卷,一帘秋霁”化用王勃“朱帘暮卷西山雨”,以雨后暮色收束,虽见清朗,却仍透冷清之意——盖“安远”之景难掩时局隐忧,词情遂在盛世表象下暗藏沉郁之思。

4. 作品点评

这首词虽为庆贺安远楼落成而作,欲围绕“安远”二字铺陈喜庆之意;却在不经意间融入作者身世飘零之慨,于表面承平景象中透出时代衰飒之气,使词意更显沉郁深厚。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轼《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

下一篇:宋·晏殊《喜迁莺·花不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