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píng
jiàn
zhāo
wǎng
èr

朝代:宋作者:姜夔浏览量:3
lóu
wàn
chóng
qiū
fēng
luán
cháo
biān
fèng
chéng
jīn
liáng
shuǐ
duō
shǎo
rén
jiā
shì
guǎn
xián

译文

重重叠叠的楼阁笼罩在萧瑟的秋雨中,群山环抱之处,暮色与潮水悄然相接。繁华的京都今夜寒凉如水波漫溢,多少人家传来调弄丝竹之声。

逐句剖析

"楼阁万重秋雨里":重重叠叠的楼阁笼罩在萧瑟的秋雨中,

"峰峦四合暮潮边":群山环抱之处,暮色与潮水悄然相接。

"凤城今夕凉如水":繁华的京都今夜寒凉如水波漫溢,

"多少人家试管弦":多少人家传来调弄丝竹之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平甫见招不欲往(其二)》是南宋词人姜夔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以宏阔笔触勾勒秋雨暮潮中的都城景象,展现沉郁苍茫的意境;后两句笔锋转至“凉如水”的凤城夜色,以“试管弦”的世俗喧闹反衬诗人内心的孤寂疏离。全诗通过自然气象与人间风物的冷暖对照,以凝练含蓄的笔法,婉转表达诗人谢绝友人邀约时清冷孤寂的心境,传递出对繁华表象的冷静审视与超然物外的隐逸情怀,体现了姜夔清空冷隽的艺术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词人、音乐家

姜夔(1155?~1208),南宋词人、音乐家。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一生未仕,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客交游,卒于杭州。姜夔精通音律,能自度曲。词喜自创新调,重格律,音节谐美,多为写景咏物及记述客游之作,感时伤事,情调较为低沉。代表作品有《扬州慢》《暗香》《疏影》等。有《白石道人歌曲》《白石道人诗集》《诗说》《绛帖平》《续书谱》等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楼阁万重秋雨里”描绘了秋雨之中的楼阁景象。“楼阁万重”并非单纯指数量众多,而是形容楼阁重叠错落,形成一种层次丰富的视觉效果。“秋雨里”不仅点明了时节和天气,还营造出湿润凄清的氛围。一个“里”字巧妙地将观察者融入雨景之中,使读者感受到楼阁在雨中若隐若现的朦胧美。这种景象既有视觉上的美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沉思,为全诗奠定了基调。“峰峦四合暮潮边”继续描绘自然景观,展现傍晚时分的山水景色。“峰峦四合”准确地描述了山势环绕、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暮潮边”则点明时间和地点,潮水在日落时分拍打岸边,增强了空间的纵深感和时间的流逝感。诗人通过“合”与“暮”二字,营造出一种幽深静谧的氛围,与前文的秋雨相呼应,共同构建了一个凄清而美丽的自然画卷,表达了超然物外的情怀。“凤城今夕凉如水”转向对城市气候的感受,“凤城”通常指京城或繁华都市,“凉如水”既是对初秋气候的客观描写,也是内心情感的主观投射,诗人用“水”作比,既形象生动,又与前面的“暮潮”形成自然呼应。整句表达了在一个凉爽的夜晚,面对繁华都市的复杂感受。“多少人家试管弦”末句形成了外界的热闹与诗人内心的宁静之间的鲜明对比。“多少人家”指城市中无数人家,“试管弦”描绘了音乐演奏的场景。"试"字表明这些人家正在进行音乐演奏,诗人通过环境描写间接传达不愿赴宴的心境,通过对比展现了外界的喧嚣与诗人内心对平静的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叶梦得《临江仙·次韵答幼安、思诚、存之席上梅花》

下一篇:宋·萧元之《偶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