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uǐ
diào
tóu
·
·
guò
yuè
yáng
lóu
zuò

朝代:宋作者:张孝祥浏览量:3
hǎi
juàn
yóu
jiāng
hàn
yǒu
guī
zhōu
西
fēng
qiān
sòng
jīn
yuè
yáng
lóu
luò
jūn
shān
yún
chūn
dào
yuán
xiāng
cǎo
yuǎn
miǎo
nán
shōu
lán
gān
jiǔ
quē
yuè
guà
lián
gōu
xióng
sān
chǔ
tūn
ài
jiǔ
zhōu
rén
jiān
hǎo
chù
chù
gèng
lóu
tóu
diào
chén
lěi
suǒ
dàn
yǒu
ér
qiáo
āi
xiě
yōu
huí
shǒu
jiào
shùn
ruò
mǎn
fāng
zhōu

译文

疲倦于湖海飘泊的生活,离开江陵乘舟沿江东归。西风正盛,一日千里一般,今夜把我送到岳阳楼。那湖中君山的暮霭云雾,四周萦绕,沅水、湘水相汇处的两岸草木,呈现出一片葱绿的春色,思绪翻腾,颇难平静。独自倚栏凝思,天上的月亮好似帘钩。三楚,七泽,九州雄伟险要。人间美景,哪里比得上岳阳楼上所见呢?想祭奠屈原而不得,只能借登山临水,效渔儿樵子,抒发离忧之情。回过头去呼唤一代英主虞舜大帝,只见杜若花开满了水中沙洲。

逐句剖析

"湖海倦游客":疲倦于湖海飘泊的生活,

"江汉有归舟":离开江陵乘舟沿江东归。

"西风千里":西风正盛,一日千里一般,

"送我今夜岳阳楼":今夜把我送到岳阳楼。

"日落君山云气":那湖中君山的暮霭云雾,四周萦绕,

"春到沅湘草木":沅水、湘水相汇处的两岸草木,呈现出一片葱绿的春色,

"远思渺难收":思绪翻腾,颇难平静。

"徙倚栏杆久":独自倚栏凝思,

# 杆:一作干。,徙倚:犹低回,有留连不舍的意思。

"缺月挂帘钩":天上的月亮好似帘钩。

# 帘钩:门窗上挂帘子所用的钩子。

"雄三楚":三楚,

# 三楚:指西楚、东楚、南楚,包括湖南、湖北、河南、江苏、安徽、江西等地。

"吞七泽":七泽,

# 七泽:古来相传楚地有七泽(七个大湖泊)。

"隘九州":九州雄伟险要。

# 九州:指整个中国。

"人间好处":人间美景,

"何处更似此楼头":哪里比得上岳阳楼上所见呢?

"欲吊沉累无所":想祭奠屈原而不得,

# 沉累:指屈原。沉,一作“沈”。

"但有渔儿樵子":只能借登山临水,效渔儿樵子,

"哀此写离忧":抒发离忧之情。

"回首叫虞舜":回过头去呼唤一代英主虞舜大帝,

# 虞舜:上古的一位帝王,相传南巡时死于苍梧之野,葬在九嶷山下(在今湖南宁远县)。

"杜若满芳洲":只见杜若花开满了水中沙洲。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是南宋词人张孝祥所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点明倦游归来的身份,借西风送舟烘托出悠然心境。描绘出洞庭湖君山日暮云涌、沅湘两岸春草萌发的壮阔景象,触发词人悠远情思,倚栏凝望间,缺月映帘,更添孤寂之感。​下片用反问赞叹岳阳楼气势磅礴,凸显其壮美绝伦。继而笔锋一转,词人欲凭吊屈原却无处可寻,唯有渔夫樵子传唱离忧,暗含自己壮志难酬的怅惘。结尾直抒胸臆呼唤贤君,以烂漫美景反衬出词人无人赏识的悲凉心境,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与对清明政治的向往。全词将岳阳楼的雄浑之景与个人身世之感、家国情怀交织,在豪放的笔触中寄寓深沉愁绪,情感跌宕起伏,意蕴深厚。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豪放派词人

张孝祥(1132~1169?),南宋词人。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历阳(今安徽和县)人。唐代诗人张籍的七世孙,绍兴进士。张孝祥的诗歌多赠答、题咏和纪行之作,不少篇章都能于写景叙事之中表达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如“艰难念时事,留滞岂身谋”“只今斗米钱数百,更说流民心欲折”等。其词风格豪迈,内容多反映社会现实,爱国情感浓厚。代表作品有《黄州》《和沈教授子寿赋雪》《六州歌头》《水调歌头·和庞佑父》《木兰花》《念奴娇·过洞庭》等。著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词》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乾道五年(1169年)三月,张孝祥获允请祠侍亲,踏上归乡之途。行至岳阳楼附近,因天气阻滞,舟楫暂泊。他趁此间隙登上岳阳楼,极目远眺,湖海壮阔尽收眼底。俯仰之间,历史沧桑与眼前胜景交融,吊古之情油然而生,遂提笔写下这首词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是一首登楼词。作者词中赞赏岳阳楼的美景,由此联想到屈原的离忧来抒发自己心中的哀愁,体现了词人对自身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怀,表达了自己渴求一展抱负的心声。

2. 写作手法

直抒胸臆:“回首叫虞舜”词人直抒胸臆希望有贤明的君主可以发现并重用自己,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悲愤与对清明政治的向往。反问:“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此句用反问的手法表达对岳阳楼景色的由衷赞叹,盛赞此地风光冠绝人间。​反衬:以乐景衬哀情,“杜若满芳洲”,前文“回首叫虞舜”,词人呼唤贤君虞舜,渴望得到明君赏识与重用,然而,回应他的唯有满山盛开的杜若花。词人用花开烂漫的美景反衬出无人赏识的悲凉心境,将怀才不遇的孤寂与无奈推向高潮。承上启下:“徙倚栏干久,缺月挂帘钩”,从傍晚至月夜,通过时空转换,细腻刻画词人倚栏沉思的形象。“徙倚”二字,生动展现其徘徊不定、心神不宁之态。上片尾句承上启下,既收束上片写景,又自然开启下片抒情,营造出富有韵味的过渡情境。​

3. 分段赏析

上片写词人登楼背景和楼上初见时的景致。“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二句,从自身境遇起笔,破空而来。“湖海倦游客”直抒词人长期漂泊江湖、怀才不遇的疲惫与无奈,其在《请说归休好》中“请说归休好,从今自在闲”“田间四时景,何处不开颜”的诗句,恰是这种渴望脱离官场、向往闲适生活心境的写照。此句奠定全篇基调,使宏阔壮丽的词境中始终萦绕着沉郁气息;“江汉有归舟”则点明归乡途中的行迹,为后文登楼所见埋下伏笔。​“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紧承上文,描绘历经江面长途漂泊后,终于抵达岳阳楼的情景。“西风”点明时令,渲染萧瑟氛围。​“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三句,词人纵笔描绘登楼远眺之景。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洞庭湖上,君山被云雾缭绕,朦胧而壮美;沅水、湘水交汇处,草木葱郁,春意盎然。这些绚丽景色触发词人内心深处复杂情感,思绪如潮水般翻涌,难以平息,展现出其对人生、岁月的深沉思考。​“徙倚栏干久,缺月挂帘钩”,从傍晚至月夜,通过时空转换,细腻刻画词人倚栏沉思的形象。“徙倚”二字,生动展现其徘徊不定、心神不宁之态。上片尾句承上启下,既收束上片写景,又自然开启下片抒情,营造出富有韵味的过渡情境。​下片首句“雄三楚,吞七泽,隘九州”,以夸张笔法极写岳阳楼的雄伟气势。“吞”字生动展现岳阳楼视野辽阔,仿佛能将七泽纳入眼底;“隘九州”则强调其地势险要,凸显岳阳楼在三楚之地的雄踞地位。面对如此壮美景色,词人不禁反问:“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以疑问语气表达对岳阳楼景色的由衷赞叹,盛赞此地风光冠绝人间。​“欲吊沉累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写词人对曾流放此地的屈原的凭吊之情。想凭吊屈原,却不知其沉水之处,心中满是遗憾与惭愧。但看到“渔儿樵子”,又联想到屈原与渔夫的对话,猜想他们或许懂得屈原的“离忧”。这既是对屈原的追思,也暗含词人对自身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怀。​“回首叫虞舜,杜若满芳洲”,词人呼唤贤君虞舜,渴望得到明君赏识与重用,一展抱负。然而,回应他的唯有满山盛开的杜若花。以烂漫美景反衬出词人无人赏识的悲凉心境,将怀才不遇的孤寂与无奈推向高潮,余韵悠长,耐人寻味。​

4. 作品点评

整首词豪迈大气的景色描写中,暗藏着无人理解的悲怆与无奈,多种情感相互交织,让词的意境跌宕起伏,韵味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这首词写途中登临的感受,语意悲切。上片写登楼所见之景象,下片抒发吊古伤今的情怀。吊古是明写,伤感则见于言外。作者不是空泛地抒写古今人事兴衰的感慨,而是从眼前“日落君山”的景物铺写,联想到屈原的政治遭遇和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勾引起敬吊之情。“哀此写离忧”,表现出作者怀才见弃的幽怨,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不详河北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高玉春《宋词鉴赏大典》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陈亮《点绛唇·咏梅月》

下一篇:宋·柳永《卜算子慢·江枫渐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