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欹枕深轩":斜倚在深轩的枕畔,
"散帙虚堂":随意翻开书卷,独坐空堂,
"畏景屡移":暑热光影渐渐转移。
"渐披襟临水":渐渐解开衣襟临水而坐,
"支床就月":支起床榻揽月入怀,
"莲香拂面":莲香轻拂面颊,
"竹色侵衣":竹影漫染衣衫。
"压玉为醪":将美玉捣碎酿成醇酒,
"折荷当盏":折取荷叶当作酒杯,
"卧看银潢星四垂":躺卧着看银河星辰垂落天际。
"人归后":人散后,
"伴饥蝉自语":唯有饥蝉独自鸣叫,
"宿鸟相依":栖鸟在枝头相依低语。
"痴儿":痴儿啊。
"莫蹈危机":莫要踏入红尘的险途。
"悟四十九年都尽非":醒悟四十九年过往皆错。
"任纡朱拖紫":任凭地位如何显贵,
"围金佩玉":佩戴金玉,
"青钱流地":青钱铺地,
"白璧如坻":白璧堆积成山。
"富贵浮云":富贵如同浮云,
"身名零露":声名似朝露,
"事事无心归便归":事事不挂心间,想归乡便归乡。
"秋风动":秋风乍起,
"正吴淞月冷":正见吴淞江上月色清冷,
"莼长鲈肥":莼菜鲜嫩,鲈鱼肥美。
南宋词人
张元幹(1091~1160?),南宋词人。字仲宗,自号真隐山人、芦川居士、芦川老隐,福州永福(今福建永泰)人。曾官至将作少监,秦桧当权时致仕南归,后因作词赠送主战派胡铨,触怒秦桧,削除官籍。张元幹与张孝祥合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尤以词著称,早期多为流连光景、离别相思之作,风格清丽妩媚;北宋灭亡后,词风一变,内容多感慨国家兴亡,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风格激越高昂,豪迈奔放。其诗“清新而有法度,蔚然出尘”,受苏轼、黄庭坚影响颇深。著有《芦川归来集》《芦川词》。
1. 分段赏析
上片,“欹枕深轩,散帙虚堂,畏景屡移”开篇描绘了词人在深轩中欹枕而卧,在虚堂里摊开书卷阅读的情景,“畏景屡移”点明时间的推移,也流露出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营造出一种静谧、闲适的氛围,为下文的描写做铺垫。“渐披襟临水,支床就月,莲香拂面,竹色侵衣”,词人逐渐展开胸怀,来到水边,支起床榻,就着月光,享受着莲花的芬芳扑面而来,竹叶的翠色仿佛浸染了衣裳。这几句通过描写词人的行为和周围的环境,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以及词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陶醉。“压玉为醪,折荷当盏,卧看银潢星四垂”,词人将玉压制成酒,折下荷叶当作酒杯,卧躺着欣赏银河星辰垂落的美景。此句进一步渲染了闲适惬意的生活氛围,体现出词人的雅趣和对生活的热爱。“人归后,伴饥蝉自语,宿鸟相依”,在人们离去之后,词人独自伴着饥饿的蝉儿的鸣叫和相互依偎的宿鸟。这里以动衬静,用蝉鸣和鸟的相依衬托出环境的寂静,同时也流露出词人在闲适生活中的一丝孤独感。下片,“痴儿。莫蹈危机。悟四十九年都尽非”,词人自称“痴儿”,告诫自己和他人不要踏入仕途的危机,并且领悟到自己四十九年来的人生经历都存在错误。这里表达了词人对过去追求功名利禄生活的反思和悔悟。“任纡朱拖紫,围金佩玉,青钱流地,白璧如坻。富贵浮云,身名零露,事事无心归便归”,无论拥有怎样的高官厚禄、荣华富贵,都如同浮云和朝露一般虚幻不实。词人表示事事都不放在心上,想归乡就归乡,体现出他对名利的看淡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秋风动,正吴淞月冷,莼长鲈肥”,秋风起时,吴淞江上月色清冷,莼菜生长,鲈鱼肥美。这几句以景结情,描绘出一幅清幽的秋景图,同时“莼长鲈肥”用了张翰思念家乡莼羹鲈脍而辞官归乡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词人想要归隐田园、享受闲适生活的愿望。
上一篇:宋·宝月《惜双双》
下一篇:宋·史浩《如梦令·粉脸霞生一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