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ā
ào
·
·
xuán
zhēn

朝代:宋作者:张元干浏览量:2
diào
yún
qīng
zhàng
rào
绿
suō
chūn
jiāng
miǎo
bái
niǎo
fēi
lái
fēng
mǎn
zhào
shōu
lún
liǎo
tóng
pāi
shǒu
qiáo
qīng
xiào
míng
yuè
tài
tóng
zhào
jiā
fàn
zhái
wàng
hūn
xiǎo
zuì
yǎn
lěng
kàn
chéng
shì
nào
yān
lǎo
shuí
néng
xián
fán
nǎo

译文

钓鱼的玄真子头戴斗笠,顶着天上正在下雨的云,周围青山环绕,细雨洒落在青绿色的蓑衣上,春江江面上辽阔苍茫。白鹭飞来的时候风吹得满船都是。收钓线了,站在旁边的渔童和樵青都高兴地拍着手笑。天光和月色一同映照着小船,在船上居住的时候是不去分辨早晨还是傍晚的。喝醉了酒,面对着城市的繁华和喧闹冷眼相看。我若在烟波浩瀚的江湖中终老一生,怎么还能招惹世俗社会上的无聊烦恼呢。

逐句剖析

"钓笠披云青嶂绕":钓鱼的玄真子头戴斗笠,顶着天上正在下雨的云,

# 嶂:高险如屏障的山峰。,笠:用竹或草编成的帽子,亦称斗笠。

"绿蓑细雨春江渺":周围青山环绕,细雨洒落在青绿色的蓑衣上,春江江面上辽阔苍茫。

# 渺:形容水面辽阔浩瀚。,蓑:蓑衣,用草或棕制成,遮雨所用。

"白鸟飞来风满棹":白鹭飞来的时候风吹得满船都是。

# 棹:指船。

"收纶了":收钓线了,

# 纶:钓鱼线。

"渔童拍手樵青笑":站在旁边的渔童和樵青都高兴地拍着手笑。

# 渔童:张志和的奴婢。

"明月太虚同一照":天光和月色一同映照着小船,

# 太虚:天空,天光。

"浮家泛宅忘昏晓":在船上居住的时候是不去分辨早晨还是傍晚的。

# 昏晓:黄昏与拂晓。,浮家泛宅:指以船为家。

"醉眼冷看城市闹":喝醉了酒,面对着城市的繁华和喧闹冷眼相看。

"烟波老":我若在烟波浩瀚的江湖中终老一生,

"谁能惹得闲烦恼":怎么还能招惹世俗社会上的无聊烦恼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渔家傲·题玄真子图》是宋代词人张元干的一首题画词。这首词上阕以写景起兴,通过山水意象的自然铺陈引出情感脉络;下阕则将抒情内核融入景物描写,形成情景交融的艺术结构。全篇以质朴自然的笔触勾勒出超然物外的渔父形象,既展现了江南山水特有的诗意韵致,又寄托着作者对渔樵闲居生活的倾心向往,在清逸脱俗的意境中构建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审美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词人

张元幹(1091~1160?),南宋词人。字仲宗,自号真隐山人、芦川居士、芦川老隐,福州永福(今福建永泰)人。曾官至将作少监,秦桧当权时致仕南归,后因作词赠送主战派胡铨,触怒秦桧,削除官籍。张元幹与张孝祥合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尤以词著称,早期多为流连光景、离别相思之作,风格清丽妩媚;北宋灭亡后,词风一变,内容多感慨国家兴亡,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风格激越高昂,豪迈奔放。其诗“清新而有法度,蔚然出尘”,受苏轼、黄庭坚影响颇深。著有《芦川归来集》《芦川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张元干此词创作植根于宋代题画文学传统,以玄真子图卷为艺术载体完成题画赋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题画词。通过描绘画中不求功名利禄,流连山水的渔翁,表现出词人对江南景色的喜爱以及对渔樵闲居生活的倾心向往。

2. 写作手法

直抒胸臆:“醉眼”三句直接抒发了词人不慕功名利禄、摆脱世俗烦恼的超然物外的旷达情怀,让词人的情感得以直接表露,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动静结合:上片在描写景色时,既勾勒出“远山环绕春江、烟雾迷茫、渔翁独钓”的静态画面,又通过“白鸟飞来”等动态描写,使画面静中有动,生动地展现出渔家生活的乐趣。下片“明月”二句则由动入静,通过这种动静的转变,营造出清幽的氛围,反映词人的心境变化。情景交融:“钓笠披云青嶂绕,绿蓑细雨春江渺”一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与渔者形象的融合,将隐逸之趣、自然之爱渗透于画面中。既展现了玄真子笔下的山水之美,也暗含了诗人张元干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3. 分段赏析

上片首句勾勒出春江被远山环绕,烟雾弥漫中渔翁独钓的优美画面。“白鸟飞来”两句,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渔家生活的无穷乐趣。张志和的《渔父》词是一幅斜风细雨的垂钓图,体现了词人沉浸在江南春色中的愉悦心情。与之相比,此处所写动静结合,仿佛能听到喧闹之声却不见其出处,恰似一幅细雨迷蒙的春江垂钓有声画卷,表达出词人对充满诗情画意的江南景色的喜爱,以及对自由自在渔家生活的向往。下片“明月”两句,境界从动态转为静态,清幽而悠远,展现出词人不愿随波逐流、举世皆醉我独醒的心境。“醉眼”三句,直接抒发了词人不慕功名利禄,超脱世俗烦恼的旷达情怀。“闲烦恼”指那些无需认真对待的烦忧,流露出词人终身浪迹江湖的飘逸情致。“烟波老”三字,不仅体现了词人对“城市闹”繁华景象的蔑视,更是词人忘却世俗烦恼的归处。全词以情收尾,自然真切,与开头的垂钓之景相呼应,营造出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

4. 作品点评

这首词在艺术构思上独具匠心,打破传统窠臼,另辟创作蹊径。它以细腻笔触勾勒出一位超脱世俗、醉心山水的渔翁形象。这位渔翁不汲汲于功名利禄,悠然自在于天地之间。词作不仅诠释了玄真子的内心世界,更成为词人寄托自身情志的载体,借渔翁之态,将词人的真实情感倾泻而出,韵味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语意尤飘逸。仲宗年逾四十即挂冠,后因作词送胡澹庵(铨)贬新州,忤秦桧,亦得罪。其标志如此,宜其能道玄真子心事。

宋文学家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二

# 洒然出尘。

明戏曲理论家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欧阳修《圣无忧》

下一篇:宋·王之道《鹊桥仙·七夕》

猜你喜欢